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水城格物院的院子里,鼎沸的人声与钢铁的轰鸣交织成一片。

数十名赤膊的工匠喊着号子,协力将一根巨大的锅炉部件推上铺设好的枕木滑道,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闪闪发光。

不远处,几台小型的蒸汽机正在运作,尖锐的泄压嘶鸣不时响起,伴随着铁锤敲击金属的清脆回响。

这里的一切,都在拆解,打包,准备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李信在一片喧嚣中走进了院子。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安静地看着眼前这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画面。

王希第一个发现了他,连忙擦了擦额头的汗,快步迎了上来。

“主公。”

他的声音在巨大的噪音背景下,显得有些发紧。

跟在他身后的王二,也是一脸紧张,手里还攥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设备的编号。

李信的视线从一个刚刚被封装好的巨大木箱上移开,那箱子上用红漆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核心。

“都还顺利?”

他开口问道。

“回主公,一切顺利。”

王希赶紧回答,他指着场中被分门别类堆放的设备。

“按照您的吩咐,所有设备都分成了三类。后装炮生产线、蒸汽机车样机这些最关键的,是‘核心’。各种精密机床、测量工具,是‘精密’。其余的,划为‘普通’。”

“运输上,沈明局长已经调来了专门的列车,所有‘核心’与‘精密’设备,都会用棉花、软木层层包裹,放置在带有减震弹簧的专用车厢里。”

沈明此时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他身上还穿着铁路局的制服,沾了不少灰尘。

“主公放心,我还派了两辆铁甲车全程护送,一前一后,确保万无一失。”

李信微微点头,这份谨慎让他很满意。

格物院就是他手中最锋利的矛,是汉军能够碾压八旗骑兵的根本,容不得半点差错。

“孙匠师呢?他的新东西弄得怎么样了?”

李信忽然问道。

王希连忙朝着一个正在指挥吊装的干瘦老者招了招手。

“老孙,主公找你!”

那位被称为孙匠师的老者,闻言立刻小跑过来,脸上带着无法掩饰的兴奋。

他叫孙有福,是格物院最早的一批蒸汽机工匠,一辈子都痴迷于鼓捣这些喷着白气的铁疙瘩。

“主公,您看!”

孙匠师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卷有些油污的图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按照您上次提的点子,我跟几个徒弟琢磨了快两个月,把蒸汽机车的锅炉管道重新设计了。增加了受热的面积,还改了燃料的添加方式。”

他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结构,唾沫横飞地解释着。

“理论上,新的锅炉,热效率能比现在高出三成!这意味着,以后咱们的火车,跑起来能再快上两成不止!”

李信接过图纸,仔细地看着。

上面的线条和标注,他并非完全能看懂,但他能从孙匠师那发亮的眼神里,看到一种纯粹的热情。

这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很好。”

李信将图纸交还给孙匠师。

“这个项目不能停。”

他转向王希。

“格物院搬迁,事务繁杂,但核心的研发不能中断。特别是铁甲车的动力系统升级,还有后装炮的精度改良,这两项是重中之重。”

“主公说的是。”

王希躬身应道。

“孙匠师。”

李信再次看向那个兴奋的老工匠。

“你不用等大部队了。明天,你带着你的核心图纸和几个得力助手,先去西安。我已经让人在城西原陕西火药局的旧址,给你们腾出了一间临时的工坊。人到,就立刻开工。”

孙匠师愣了一下,随即胸膛一挺。

“遵命!保证不耽误事!”

一道简单的命令,让一个技术狂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走向院子另一侧。

那里,一个沉默的汉子正带着几个人,将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矿石标本和植物种子装箱。

他叫刘铁匠,原本是跟着流民潮来到黑水城的,一手打铁的绝活,后来被王希看中,吸收进了格物院。

李信停下脚步。

“刘师傅。”

刘铁匠转过身,看到是李信,显得有些局促,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

“汉王。”

“格物院要搬去西安,成立总院。这件事,你知道了。”

李信的开场白很直接。

刘铁匠点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异的失落。

对于他这样半路出家的工匠,能进入格物院,是他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荣耀。如今总院要走,他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但黑水城,不能没有格物院。”

李信的下一句话,让刘铁匠猛地抬起了头。

“西安的总院,未来要负责最顶尖、最核心的技术研发。而这里,我要成立一个分院。”

李信伸手指了指西边,那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与荒漠。

“黑水城分院,不搞那些复杂的。就两个任务。”

“第一,组建一支西域资源勘探组。我要你们走出城墙,去西边的山里,沙漠里,给我找铁矿,找煤矿,找一切有用的东西。大汉矿业公司会全力配合你们。”

“第二,组建一个耐旱作物改良组。你们手里的土豆,是个好东西。我要你们想办法,让它能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长得更多,长得更大。为我们以后治理西域,打下粮食基础。”

李信看着刘铁匠,一字一句地说道。

“黑水城分院院正的位子,我打算交给你。你,敢不敢接?”

刘铁匠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只是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流民,一个铁匠。

院正?

那可是和王希大人一样的官。

“主公……我……我只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

他的声音在颤抖。

“我不要你识字,我要你认识石头,认识土地。”

李信打断了他。

“我要你的那股钻研劲,和你那双能辨别好坏铁料的眼睛。至于文书记录,我会派专门的文吏给你。你只管带着人,去做事。”

“你,敢,还是不敢?”

李信又问了一遍。

刘铁匠的嘴唇哆嗦了几下,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重重地磕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

“承蒙主公不弃!刘石头这条命,就是您的!我敢!”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承诺。

李信扶起了他。

“记住,西安总院搞核心,黑水分院抓应用。以后,你们和西安那边,每月互通一次进展。我希望,下一次我再来黑水城,能看到你的勘探队,拉回来成车的铁矿石。”

十日后,西安,西郊。

原陕西火药局的旧址,已经彻底换了模样。

破败的院墙被修葺一新,几座巨大的新建厂房拔地而起,厂房的屋顶上,还架设着一根根崭新的避雷针。

这里,就是大汉格物院总院的新家。

王希和王二两人,正站在一间被命名为“蒸汽动力厅”的巨大厂房里。

厂房内,从黑水城运来的蒸汽机车样机,已经被重新组装起来,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宛如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大哥,地方是大了,可这心里,怎么反倒更没底了?”

王二看着空旷的厂房,忍不住说道。

“主公把摊子铺得太大了。火器研发、蒸汽动力、通讯技术、农业改良……四个大厅,每个都是吞金的无底洞啊。”

王希背着手,绕着机车走了一圈。

“有压力是好事。主公看得远,我们不能只盯着脚下。你看那边。”

他指向厂房的角落,苏明远正带着几个电信局的学徒,紧张地调试着一台崭新的发报机。

“苏督办这是在做什么?”

王二好奇地问。

“他在铺设专线。”

王希解释道。

“一条,从这里,连接到我们各个研发厅。另一条,直接连到城里的汉王行辕。主公的要求是,所有核心项目的研发进度,必须以日报的形式,直接呈报到他的案头。”

王二倒吸一口凉气。

日报?

这意味着,他们每天干了什么,取得了什么进展,遇到了什么困难,李信都会一清二楚。

这份压力,可比山还要重。

“还有,军方那边催得紧。”

王希继续说道。

“周大勇将军派人来了三次,询问铁甲车减重项目。我们今天,就得把这个项目重新启动起来。”

就在这时,苏明远调试完设备,走了过来。

“王院正,线路已经通了。刚刚收到黑水城分院的第一封电报。”

他将一份电报抄录递给王希。

王希接过来一看,上面是刘铁匠发来的简短报告。

“勘探一组已出发,前往贺兰山。作物组圈定试验田,开始优选土豆种。一切安好,勿念。”

王希看完,将电报递给王二。

一个全新的,以西安为核心,辐射四方的技术研发网络,在这一刻,正式开始运转。

王希抬头看着厂房高大的穹顶,心中豪情万丈。

“传令下去,铁甲车减重项目组,所有工匠,立刻到会议室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