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44章 周大勇血战彰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月下旬,寒风如刀,刮在龙骧军团士兵们的脸上。

周大勇率领的东路军,在攻克洛阳后,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沿途的清军守将,要么闻风而逃,要么稍作抵抗便开城投降。这让军中上下,都弥漫着一股乐观甚至是轻敌的情绪。

然而,当大军兵临彰德府城下时,周大勇立刻感觉到了不同。

彰德府,是清廷京南防线的核心重镇。城墙高大,护城河宽阔。更重要的是,城楼上,密密麻麻的“清”字大旗和八旗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昭示着守军的身份。

“将军,情况不对。”副将催马来到周大勇身边,神情凝重,“城头的守军,看样子不是绿营的软脚虾,是正经的八旗兵。”

周大勇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防。他看到,城外已经被挖掘出了三道深深的壕沟,壕沟后方还设有鹿角和拒马,显然是经过精心布置的。城墙上,架设着至少十门旧式的红衣大炮,炮口黑洞洞地对着城外。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让斥候营再去探,我要知道守城的主将是谁,城里有多少兵力!”周大勇沉声下令。他骨子里那股百战老兵的警惕,让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很快,情报就送了回来,证实了他的预感。

彰德守将,是摄政王胤禔的亲信,镶白旗副都统,博尔济。此人是员悍将,作战勇猛,随康熙西征噶尔丹时立下过战功。他这次带来了五千名从京营抽调的八旗精锐,都是满蒙子弟,装备精良,而且对清廷忠心耿耿。

“五千八旗精锐……”周大勇看着情报,眉头紧锁。这绝对是一块硬骨头。

但他没有选择,彰德府是通往保定的必经之路,必须拿下。

次日清晨,汉军的进攻开始了。

按照惯例,周大勇派出了他最信赖的先锋——铁甲车营。

三辆铁甲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履带转动,如同三只钢铁巨兽,朝着彰德府的城墙碾压过去。步兵们跟在铁甲车后面,准备随时发起冲锋。

然而,博尔济显然对汉军的这种“怪物”早有防备。

当铁甲车冲过第一道壕沟时,城墙上的红衣大炮怒吼了。

“轰!轰!轰!”

沉重的实心弹呼啸而来,砸在铁甲车周围的地面上,激起冲天的泥土。虽然准头差了些,但密集的炮火还是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一辆铁甲车冲在最前面,凭借着强大的动力,成功越过了第二道壕沟。但就在这时,一颗炮弹,竟然侥幸地击中了它的左侧履带。

“哐当”一声巨响,履带连接处的销钉被砸断,整条履带瞬间松垮下来。这辆铁甲车挣扎着向前挪动了几米,便彻底趴窝,动弹不得。

车内的汉军士兵试图出来维修,但城墙上的清军弓箭手和火枪手立刻对他们进行了集火射击。几名士兵刚一露头,就被射倒在地。

“将军!一号车瘫痪了!”

消息传回指挥部,周大勇心中一沉。这是铁甲车投入战斗以来,第一次遭到如此重大的损失。

清军的顽强,超出了他的预料。城墙上的八旗兵,在博尔济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射击,完全没有之前那些绿营兵一打就跑的迹象。跟在铁甲车后面的步兵,在冲锋的路上,被壕沟和清军的火力阻挡,伤亡开始增加。

“撤!让铁甲车和步兵先撤回来!”周大勇果断下令。

第一次进攻,以汉军伤亡百余人,损失一辆铁甲车的代价,宣告失败。

军中的轻敌情绪,被这一盆冷水浇得一干二净。

周大勇召集了所有营级以上的军官,开了一个紧急作战会议。

“都说说吧,这块骨头,怎么啃?”周大勇的脸色很难看。

“将军,清妖的火炮虽然老旧,但数量不少,对我们的铁甲车还是有威胁。硬冲,伤亡太大了。”一名炮兵营长说道。

周大勇点了点头,看向他:“你的意思是?”

“以炮对炮!”炮兵营长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的后装线膛炮,无论射程还是精度,都远超他们的红衣炮。我们应该先用炮火,把城外那三道壕沟里的清妖给清理干净,再敲掉他们的炮台!”

周大勇同意了这个方案。他调整了战术,不再急于求成。

他命令炮兵营,对清军的城外阵地,实施“三段式炮击”。

第一轮,用实心弹。三十门后装线膛炮同时开火,对准了壕沟之间的防御工事。精准而猛烈的炮击,很快就将那些鹿角和拒马轰得支离破碎,为步兵开辟出了通道。

第二轮,换上开花弹。炮弹在壕沟上空爆炸,无数的弹片和钢珠如同死神的镰刀,呼啸着扫过壕沟。躲在里面的八旗兵顿时死伤惨重,惨叫声不绝于耳。

就在炮兵营压制清军阵地的时候,周大勇派出了另一支偏师,由一名副将率领,带着天地会的内应,悄悄从彰德府西侧的一座土山迂回,准备偷袭防守相对薄弱的西门。

城墙上,博尔济看着汉军那闻所未闻的炮击战术,脸色铁青。他引以为傲的八旗精锐,在对方那如同天雷般的炮火面前,就像是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他知道,光靠死守,城池必破。

就在这时,西门方向传来了急报:“将军!不好了!西门……西门被打开了!汉军冲进来了!”

博尔济大惊,他没想到对方还有这一手。他双目赤红,拔出佩刀,大吼道:“随我来!把汉狗赶出去!大清的勇士,没有一个孬种!”

他亲自率领着身边最后的一支预备队,足足有一千多名八旗兵,疯狂地朝着西门反扑过去。

两支军队,在狭窄的西门瓮城和街道里,展开了最原始、最血腥的白刃战。

刀砍,枪刺,血肉横飞。汉军士兵凭借着更精良的刺刀和更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凶悍的八旗兵杀作一团。双方的士兵,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博尔济身先士卒,连砍数名汉军士兵,但他自己也身中数刀,浑身是血,状若疯魔。

激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就在西门陷入惨烈拉锯战的时候,周大勇的主力炮兵营,终于完成了对东南角城墙的持续轰击。

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中,那段古老的城墙,再也无法承受,轰然倒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冲锋号!”周大勇拔出指挥刀,亲自带队,向着缺口发起了总攻。

“为了汉王!为了天下!杀!”

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成为了压垮清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博尔济听到城墙倒塌的巨响,回头望去,看到汉军的旗帜已经从缺口处涌了进来,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他惨然一笑,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喊了一声:“大清江山,完了!”

然后,他横刀一抹,自刎当场。

随着主将的死亡,残余的八旗兵彻底崩溃,一部分人选择了投降,另一部分则在绝望中战斗至死。

当太阳升起时,彰德府的城头,已经换上了“汉”字大旗。

周大勇站在血流成河的城墙上,看着满地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兵,心中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此战,汉军伤亡八百余人,是东路军北上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战。而清军,战死两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周大勇捡起一把八旗兵的佩刀,刀身上还沾着温热的血。他掂了掂,分量不轻。

这一战,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清廷的那些满蒙精锐,那些靠着祖宗余荫吃饭的铁杆庄稼,在被逼到绝境时,依然有一战之力。

前方的路,通往京城的路,绝不会是一片坦途。他握紧了手中的刀,眼神变得更加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