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67章 周大勇水师解汉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月下旬的朝鲜,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硝烟和血腥味。汉城南郊,数万名头戴阵笠、身穿具足的倭国武士,如同黑色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城墙。

“放!给我狠狠地放!”

倭军阵地后方,一个身材不高但异常壮硕的将领,正挥舞着武士刀,声嘶力竭地咆哮着。他便是这次侵朝大军的总指挥,佐藤。

在他的命令下,十几门从欧洲购得的旧式火炮,不断喷出火舌,沉重的炮弹砸在汉城的城墙上,撞得城砖碎裂,烟尘弥漫。城墙上的朝鲜士兵,虽然拼死抵抗,但在倭军凶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城楼上,朝鲜国王李焞面如死灰,双手死死地抓住城垛,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看着城下那些如同疯魔般的倭寇,心中充满了绝望。

“援军……大汉的援军,到底在哪里啊?”他喃喃自语,声音都在颤抖。

就在此时,一名将领连滚带爬地跑上城楼,声音里带着哭腔:“殿下!南门……南门快要守不住了!倭寇的炮火太猛了!”

李焞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几乎要栽倒在地。难道天要亡我朝鲜吗?

“轰——!!”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一声与倭军火炮截然不同的巨响,从遥远的海面上传来。这声音沉闷而有力,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怒吼,让整个战场都为之一静。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汉江入海口的方向,海天相接之处,出现了八个冒着滚滚黑烟的黑点。这些黑点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正在靠近,船身不是木质,而是一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黑色,船上没有风帆,只有一根高耸的烟囱,正不知疲倦地吞吐着黑色的浓烟。

“那……那是什么?”一名倭军将领指着海面,声音里充满了惊疑。

佐藤也眯起了眼睛,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船。但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的心头。

“是汉军!是大汉的援军到了!”城楼上,一名眼尖的朝鲜官员,看清了船上飘扬的赤色龙旗,激动地大喊起来。

“援军!援军来了!”

绝望中的朝鲜君臣和士兵,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李焞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冲着海面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周大勇站在旗舰“镇远号”的舰桥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战场。汉城南郊的惨烈景象,尽收眼底。倭军的炮兵阵地、密集的冲锋队列,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娘的,还真当我们不存在了!”周大勇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一丝冷酷的笑容,“传我命令!目标,倭军炮兵阵地!给老子狠狠地打!让他们尝尝咱们后装线膛炮的厉害!”

“是!将军!”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八艘蒸汽炮船在距离海岸大约五里的地方一字排开,调整炮口。船上的水兵们熟练地操作着一门门崭新的七十五毫米后装舰炮,将开花弹填入炮膛。

“全舰队,三轮急速射!放!”

随着周大勇一声令下,八艘炮船的侧舷,瞬间喷射出长长的火龙。数十枚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长空,如同一群复仇的苍鹰,精准地扑向倭军的炮兵阵地。

佐藤还在惊疑不定,炮弹就已经到了。

轰!轰!轰隆!

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在倭军的炮兵阵地上响起。泥土、碎石、火炮的零件和人的残肢断臂被巨大的气浪掀到几十米的高空,再如同雨点般落下。那些被倭军寄予厚望的旧式火炮,在汉军的开花弹面前,脆弱得如同玩具。一轮炮击过后,整个炮兵阵地就化为了一片火海和修罗场。

倭军的炮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打懵了。他们从未见过射程如此之远、威力如此之大的火炮。恐惧像瘟疫一样在他们中间蔓延开来。

“八嘎!怎么回事?敌人的炮火是从哪里来的?”佐藤愤怒地咆哮着,但无人能够回答他。

没等他弄明白情况,汉军的第二轮、第三轮炮击接踵而至。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不断地在倭军阵地中炸开,每一次爆炸都带走数十条生命。原本严整的军阵,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稳住!都给我稳住!武士的荣耀不容玷污!”佐藤拔出武士刀,亲自斩杀了几名试图后退的士兵,试图稳住阵脚。

然而,来自海上的炮击,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伤亡,更是心理上的巨大震撼。这是一种完全不对等的打击,他们连敌人的面都见不到,就被成片成片地消灭。

周大勇在望远镜里看到倭军阵脚大乱,满意地点了点头。“干得不错!传令下去,停止炮击!陆战队准备登陆!咱们去会会这帮小鬼子!”

蒸汽炮船的轰击,摧毁了倭军十多门火炮,彻底瓦解了他们对汉城的炮火压制。汉城的压力骤然一轻。

趁此机会,汉军的登陆艇如同下饺子一般,从炮船上放下,五千名身穿土黄色军服,手持五雷神机的汉军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迅速在汉城西侧的一片滩涂登陆。

他们没有像倭军那样排成密集阵型,而是在登陆后迅速散开,以班组为单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构筑临时的散兵线。

“他娘的,终于轮到老子们上场了!”一名老兵一边检查着自己的五雷神机,一边对身边紧张得满头是汗的新兵蛋子说道,“小子,别怕!跟紧我!记住排长教的,三点一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小鬼子人再多,也是活靶子!”

周大勇登陆后,立刻派人与城内的朝鲜军取得了联系。他没有急于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采用了他最擅长的“散兵战术”。他将五千人分成了数十个小队,如同数十把锋利的匕首,从四面八方袭扰倭军的侧翼和后方。

汉军士兵依托着丘陵和树林,不断地对倭军进行精准的冷枪射击。倭军的火绳枪射程和精度都远不如五雷神机,往往还没看到汉军的人影,自己这边就倒下了一片。他们试图冲锋,但汉军士兵打完一枪就跑,绝不恋战,让他们有力无处使,憋屈到了极点。

与此同时,周大勇命令四艘蒸汽炮船沿着汉江逆流而上,迂回到了倭军的后方。船上的火炮再次开火,目标直指倭军的粮草囤积地。几轮炮击下来,倭军好不容易从釜山运来的粮草辎重,燃起了熊熊大火。

“八嘎呀路!”佐藤看着后方升起的滚滚浓烟,气得双目赤红,肺都要炸了。粮道被断,侧翼被袭,这仗还怎么打?

他彻底被激怒了。他认为汉军是在用一种卑鄙的、不符合武士道精神的方式在作战。

“传我命令!集结一万名勇士!随我冲锋!我要把这些懦弱的汉人,全部撕成碎片!”佐藤决定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正面冲锋,来摧毁汉军的意志。

一万名倭军,在各级武士的带领下,排着密集的阵型,呐喊着“万岁”,朝着汉军一处较为集中的阵地发起了决死冲锋。

周大勇在阵地后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不知死活的东西!告诉弟兄们,把吃奶的劲都给老子使出来!五雷神机,三段击!给老子狠狠地打!”

“预备——!”

“第一排!放!”

随着军官的号令,蹲在最前方的汉军士兵同时扣动了扳机。密集的铅弹出膛,瞬间在倭军的冲锋队列中扫出了一片血肉胡同。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后方的士兵依次上前,射击,后退,装填。五雷神机的射速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镰刀,疯狂地收割着倭军的生命。冲在最前面的倭军一排排地倒下,后面的还没来得及补上,又被下一轮弹雨扫倒。

战场上,只有汉军五雷神机清脆的射击声,和倭军士兵中弹后凄厉的惨叫声。

佐藤在后方看得目眦欲裂。他引以为傲的勇士们,在汉军的火器面前,就像是扑向烈火的飞蛾。他们甚至无法冲到汉军阵前三十步的距离。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一万人的冲锋部队,就在阵亡了三千多人后,彻底崩溃了。剩下的倭军士兵,再也无法承受这种屠杀式的打击,丢下武器,哭喊着向后逃窜。

佐藤呆立在原地,手中的武士刀无力地垂下。他败了,败得如此彻底,如此干脆。

“撤退……撤退至仁川……”他用嘶哑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汉城保卫战,以汉军的完胜而告终。

当晚,汉城王宫灯火通明。李焞为周大勇和汉军将士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周将军,请受寡人一拜!”李焞亲自为周大勇斟满酒,激动地说道,“若非将军和天朝大军及时赶到,我汉城百万生灵,今日已遭涂炭!此等大恩,我朝鲜永世不忘!”

周大勇哈哈一笑,将酒一饮而尽:“国王陛下言重了!我等奉汉王之命前来,抗击倭寇,乃是分内之事。”

酒过三巡,李焞郑重地表示:“自今日起,我朝鲜愿永为大汉藩属,岁岁来朝,永不背叛!只求大汉能助我朝鲜,彻底驱逐倭寇!”

周大勇点了点头,这正是李信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与李焞约定:汉军主力驻守汉城及仁川港,负责正面防务;朝鲜军队则负责后勤补给和清剿小股倭寇。

宴会后,周大勇派出大量斥候,侦查倭军动向。很快,消息传来,佐藤虽然退守仁川,但并未死心,正通过海路,不断从倭国本土增兵。

周大勇意识到,光靠他这五千人,要想彻底击败倭寇,恐怕力有不逮。他立刻写了一封详细的战报和求援信,派人加急送往西安。

李信收到战报后,对周大勇首战告捷大加赞赏。对于周大勇的求援,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

他立刻传令给远在呼和浩特的宁夏军团长赵猛:“立即抽调一万精锐骑兵,携带足够补给,火速从陆路进入朝鲜,增援周大勇。告诉赵猛,到了朝鲜,一切听周大勇指挥,陆海协同,务必将倭寇彻底赶出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