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80章 汉军攻克雅克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月下旬的东北,寒意已深。雅克萨城外的原野上,草木枯黄,一片肃杀。

周大勇和赵猛率领的五万汉军,已经将这座沙俄在远东最后的堡垒,围得水泄不通。

城内的戈洛文,正经历着他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汉军切断了他所有的补给线,城内的粮食,在六万多张嘴的消耗下,已经见了底。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到后来,连马肉都成了奢侈品。饥饿和寒冷,像两条毒蛇,啃噬着俄军的身体和意志。

城外,汉军的营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百门黑洞洞的后装炮一字排开,炮口直指雅克萨的城墙。工兵部队在神枪手的掩护下,日夜不停地清理着被俄军炸毁的黑龙江航道。

终于,在围城的第五天,航道被清理干净。

周大勇的蒸汽炮船舰队,冒着滚滚黑烟,缓缓驶抵雅克萨城下。

“陆、水夹击的态势,已经形成。”周大勇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头的动静,冷冷地说道,“戈洛文的末日,到了。”

他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轰!轰!轰!”

陆地和水面上的上百门火炮,同时发出了震天的怒吼。炮弹带着死亡的呼啸,冰雹般地砸向雅克萨城。

雅克萨的城墙虽然坚固,但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也开始不住地颤抖。城墙上的俄军士兵,在炮火的轰炸下,死伤惨重。他们那些劣质的仿制火炮,还没来得及开几炮,就被汉军精准的炮火一一点名,炸成了碎片。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当炮声停歇时,雅克萨的北门和东门附近的城墙,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多处出现了巨大的豁口。

“铁甲车,突击!步兵跟上!”

赵猛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铁甲车,咆哮着冲向北门的豁口。

周大勇则亲自率领步兵主力,乘坐小船,在蒸汽炮船的火力掩护下,从东门方向发起抢滩登陆。

城内的巷战,比想象中结束得更快。

俄军士兵早已被饥饿、寒冷和炮击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连举起枪的力气都没有了。当他们看到那些如同魔神般冲进来的汉军士兵时,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他们扔掉武器,跪在地上,用冻得发紫的嘴唇,重复着一个词:“投降!”

戈洛文集结了身边最后的两千名哥萨克亲兵,退守在总督府,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

汉军的铁甲车直接撞开了总督府的大门,无数的汉军士兵端着汉式燧发枪冲了进来。

激烈的枪声在总督府内响起,但很快就平息了。

当赵猛和周大勇并肩走进烟雾弥漫的总督府大厅时,看到的是满地的尸体,和被几名汉军士兵死死按在地上的戈洛文。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沙俄远东总督,此刻头发散乱,军服上沾满了血污和尘土,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戈洛文,”周大勇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输了。”

戈洛文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周大勇,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不是输给了你,我是输给了你们的钢铁和火焰!”

周大勇笑了笑:“随便你怎么说。带下去!”

雅克萨光复。

此战,汉军伤亡一千五百余人,而俄军阵亡超过四万,被俘两万余人。沙俄在远东经营百年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整个东北,全境光复!

捷报传回西安,全城欢腾。

李信在王宫前,举行了盛大的“东北光复仪式”。

他站在高台上,面对着万千臣民,声音洪亮地宣布:“东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故土!今日,它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李信在此向天下宣告,汉军所至,皆为汉土!我们不仅要收复故土,更要守住故土!任何敢于觊觎我华夏领土者,虽远必诛!”

“汉王万岁!华夏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直冲云霄。

仪式上,李信正式任命赵猛为东北总督,总管东北军政要务。同时,他命令王砚亲自赶赴东北,推行均田政策,安抚当地的索伦族等土着部落。

在呼伦贝尔草原一战中英勇牺牲的索伦族首领达尔罕的儿子巴图,被任命为“索伦族安抚使”,继承其父的遗志,协助汉军治理和守护这片广袤的土地。

巴图跪在李信面前,激动地表示,索伦族愿永远效忠汉王,为汉王看守好东北的门户。

汉军彻底收复东北,并俘虏了沙俄远公总督戈洛文的消息,像一阵飓风,迅速传遍了世界。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彼得一世在得到消息后,暴跳如雷,但他面对西方的战事,根本无力东顾,只能咽下这枚苦果。

而在欧洲,这个消息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伦敦,白金汉宫。

大英女王玛丽二世在内阁会议上,脸色铁青地说道:“各位,我们必须正视这个来自东方的威胁!他们的扩张速度,他们的武器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再不加以遏制,总有一天,他们的舰队会出现在泰晤士河口!”

“华夏威胁论”的论调,在欧洲各国的宫廷里,愈演愈烈。

玛丽二世下令,皇家机械院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加速仿制汉军的后装炮和蒸汽机。一场针对华夏的军备竞赛,在欧洲悄然拉开了序幕。

李信对此早有预料。他知道,收复东北,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站在西安的城楼上,眺望着东方的天空,那里,还有一个麻烦没有解决。

是时候,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寇,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