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82章 新收之地民生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中旬,秋收的季节。

西安汉王府内,李信正在听取行政总院院长王砚的工作汇报。

王砚手中拿着厚厚的一叠卷宗,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汉王,这是今年下半年,我们新收复的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两广、东北等省份的民生情况报告。”王砚将最上面的一份递给李信。

李信接过来,仔细地看了起来。

报告上的数字,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这些新收复的省份,均田政策得到了迅速而有力的推行。总计有超过五百万亩的无主荒地和从贪官污吏、豪强劣绅手中没收的土地,被重新分配给了数百万无地、少地的农民。

王砚的农牧厅,将土豆和红薯作为重点推广作物。第一批一百万斤的种薯被免费发放到了农户手中。如今,第一季的土豆已经迎来了丰收。

“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王砚抚着胡须,笑着说道,“今年新种的土豆,平均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五百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许多地方的百姓反映,光是这一季土豆的收成,就足够全家吃上一年,还能留下足够的种薯,明年继续扩大种植。”

李信点了点头。土豆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是他解决华夏千百年来粮食问题的最大底牌。现在看来,这张牌打对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正在得到初步的解决。

除了农业,报告上还提到了教育和医疗。

“目前,新省份已经有两百所蒙学正式开学,招收了一万五千名贫困家庭的学龄儿童免费入学。”王砚继续汇报道,“我们编写的《格物启蒙读本》,因为内容通俗易懂,包含了算术、自然和作物常识等实用知识,深受百姓们的欢迎。许多不识字的成年人,都跟着孩子一起旁听。”

“医疗方面,各省新设的医馆,已经累计救治了超过十万人次的百姓。过去常见的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因为我们推广的清洁饮水和及时的药物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王砚特别提到了一个人:“山西太原医馆的医生,张益。此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治愈了数百名重症百姓,当地百姓都称他为‘张神医’。”

“哦?有这样的人才?”李信很感兴趣,“这样的人,要大力表彰!传我的命令,通报嘉奖张益,并将其治疗经验整理成册,向全国医馆推广。”

“是。”王砚应下,又补充道,“另外,格物院医学院研发的天花疫苗,已经开始在新省份进行推广接种。百姓们听说是能预防天花的神药,都非常积极。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天花这种绝症,将会在我华夏绝迹。”

听着王砚的汇报,李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看到自己治下的土地,正在一天天变得更好,百姓的生活一天天更有盼头,这种满足感,是任何军事上的胜利都无法比拟的。

“做得好,王先生。”李信由衷地说道,“你和你的团队,辛苦了。”

“为汉王分忧,为百姓谋福,老臣万死不辞。”王砚躬身道。

为了亲眼看一看新政策的落实情况,几天后,李信在少数亲卫的陪同下,微服私访,来到了山东济南府附近的一个村庄。

正值秋收时节,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李信看到,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不像过去那样愁眉苦脸,而是有说有笑,干劲十足。

他走进一块正在收获土豆的田地。一个正在地里忙活的壮年农户,看到有陌生人走过来,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有些警惕地看着他们。

“老乡,收成怎么样啊?”李信笑着问道。

那农户名叫张二柱,他打量了一下李信,看他衣着虽然普通,但气度不凡,不像是一般人,便也客气地回答道:“好着呢!托汉王的福,今年的收成,是往年的好几倍!”

说着,他从地里刨出一个硕大的土豆,足有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献宝似的递到李信面前:“您瞧瞧,这叫土豆,是汉王派下来的农官教我们种的。这玩意儿,一亩地能收五百多斤呢!蒸着吃,煮着吃,管饱!”

张二柱咧着嘴,露出一口朴实的黄牙:“俺算过了,就俺家这三亩地,收的土豆,够俺们一家五口人吃上一年!明年,俺还能把收成的一半拿去卖钱,给俺家娃扯几尺新布做衣裳,再送他去村里的蒙学念书!”

他看着李信,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俺们庄稼人,盼了一辈子,不就盼着这么个好日子吗?是汉王,给了我们这个盼头。俺们都说,汉王就是天上下凡的星宿,是来救我们这些苦哈哈的。”

李信拿着那个沉甸甸的土豆,听着张二柱发自肺腑的话,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他拍了拍张二柱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只要大家好好干,我保证,往后家家都有余粮,人人都有衣穿,孩子们都有书念!”

离开村庄时,李信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民心如水,亦可载舟,亦可覆舟。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汇聚这股能够承载华夏这艘巨轮,乘风破浪的磅礴力量。

回到西安后,他立即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

“传令各省,明年要继续扩大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各地要大力兴修水利,确保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国库要钱给钱,地方要人给人,绝不含糊!”

根基,正在被一点点夯实。一个强大而富饶的华夏,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