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397章 高原砺兵剑指雪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东海之上暗流涌动之时,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另一支大华的精锐之师,也完成了他们的“成人礼”。

祁连山深处,一处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冰川下,西南军区司令李铁牛,正站在一块巨石上,检阅着他一手带出来的“雪狼突击队”。

三个月的魔鬼式高原适应性训练,结束了。

眼前的三千名士兵,与三个月前相比,判若两人。他们的皮肤被高原的紫外线晒得黝黑,嘴唇干裂,眼神却如雪山上的孤狼一般,充满了坚韧与野性。他们身上穿着格物院特制的鸭绒御寒服和防滑山地靴,背着轻便的汉式燧发枪,腰间挂着水壶、干肉和王希派人送来的“便携式氧气囊”。

“弟兄们!”李铁牛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我们在这里,跟天斗,跟地斗,跟自己这副不争气的肉身斗!有人倒下了,有人想退出,但你们,都站到了最后!”

他指着不远处一座新立的石碑,上面刻着几十个名字。

“那里的二十七个弟兄,没能跟我们一起下山。他们有的,是在负重登山时,失足掉下了悬崖;有的,是得了那要命的高原病,没能挺过来。他们是好样的!是我们西南军区的好兵!”

所有士兵都默默地转向那座石碑,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但是!”李铁牛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在这里吃的苦,受的罪,都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踏上那片叫‘吐蕃’的土地,告诉那里的所有人,那里,是我大华的疆土!告诉那些想从南边伸爪子进来的红毛夷,这里,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

士兵们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现在,我问你们,你们怕不怕那稀薄的空气?怕不怕那刺骨的寒风?怕不怕那些躲在喇嘛庙里,拿着大英枪的藏兵?”

“不怕!不怕!不怕!”三千人齐声怒吼,声震山谷,连山顶的积雪都簌簌落下。

“好!”李铁牛满意地点了点头,“全军休整三日,然后,下山!回西宁!”

回到西宁大营后,李铁牛立刻将一份详细的奏疏,连同他绘制的吐蕃地图,一起呈送往长安。

奏疏中,他详细汇报了高原训练的成果与损失,并附上了对吐蕃地区长达半年的侦察情报。

“……职部侦知,吐蕃现今之势,颇为复杂。其政权,由和硕特汗国之固始汗后裔掌管,然军政大权,实则分裂。前藏以拉萨为中心,由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桑结嘉措摄政,势力强大,且与盘踞在拉达克地区的准噶尔部暗通款曲。后藏日喀则,则以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为尊,与前藏素有矛盾……”

“……更为紧要者,乃英夷之渗透。大英东印度公司,已在尼泊尔、不丹等地设立商站,实为据点。其派遣之传教士、探险家,频繁出入吐蕃,一面绘制地图,勘探矿产,一面勾结部分贵族与寺庙,赠送火枪,许以重利,试图将吐蕃变为其后院。我军斥候,便曾在江孜一带,与英夷之雇佣兵发生过小规模冲突……”

“……鉴于此,职部以为,冒然大举进兵,并非上策。吐蕃地形复杂,补给艰难,且民风彪悍,若陷入长期战争,于我不利。当以政治分化为主,军事威慑为辅。可遣使联络后藏之班禅一系,承诺助其取代达赖,成为吐蕃唯一宗教领袖,换取其归附。同时,出兵占据拉达克,切断准噶尔与前藏之联系。再以大军陈兵川藏边境,形成威慑。待其内部分裂,英夷之阴谋败露,再一举定之……”

李铁牛的这份奏疏,写得有理有据,充满了战略远见。他已经从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猛将,成长为一名懂得运用谋略的方面大员。

长安,议政殿。

李信看着李铁牛的奏疏,频频点头。

“这个李铁牛,没让朕失望。”他对身边的陈敬之和王砚说道,“知道用脑子打仗了。他这个‘联班禅、断准噶尔、慑拉萨’的方略,很对朕的胃口。”

王砚也赞同道:“陛下,李将军所言极是。吐蕃问题,关键在于宗教和民心。我军若能扶持一个亲汉的宗教领袖,便能事半功倍。强行征服,反而会激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后患无穷。”

徐文良则从外交层面补充:“陛下,英夷在南亚次大陆的扩张,已成心腹之患。他们对吐蕃的觊觎,实际上是为了打开一条通往我大华腹地的通道,同时获取战略缓冲地。我们必须在他们站稳脚跟之前,将他们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去。李将军的计划,正好可以先剪除英夷在吐蕃的羽翼。”

李信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

“传旨李铁牛。”他开口道,“朕准其所奏。但,暂时不要对吐蕃本土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眼下,朝廷的重心,是解决东北的罗刹,和南边的云南。吐蕃,可以再放一放。”

“朕给他的任务是,继续练兵!将高原作战的经验,推广到整个西南军区。同时,派小股精锐部队,以勘探、测绘的名义,渗透到吐蕃各地,进一步摸清其内部情况,绘制更精确的地图。尤其要搞清楚,英夷到底在吐蕃发展了多少势力,他们的据点在哪里,兵力有多少。”

“告诉他,钱和装备,朕会足额拨付。格物院那边,会继续为他们研发更先进的高原装备。朕要他把西南军区,给朕练成一把插在雪域高原上的尖刀!现在,先磨好刀。等时机一到,朕一声令下,这把刀就要快、准、狠地插入敌人的心脏!”

“另外,”李信看向徐文良,“派遣使者联络班禅的事情,可以先做起来。告诉班禅,大华天子,尊重他们的信仰,无意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但,吐蕃是我大华自古以来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染指。如果他愿意归附朝廷,朝廷可以帮他解决来自拉萨的麻烦。”

“是,陛下。”徐文良领命。

李信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停留了许久。

他知道,征服这片世界屋脊,其难度,甚至比在平原上歼灭十万大军还要大。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征服,更是一场对后勤、科技、政治智慧和人类意志的终极考验。

但,他有信心。他有李铁牛和他的雪狼突击队,有王希和牛顿的格物院,有整个大华作为后盾。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李信对自己说,“先把云南这个西南最后的钉子拔掉,彻底稳定大后方。然后,再回过头来,专心致志地收拾吐蕃和那些不请自来的大英佬。”

他的手指,从青藏高原,缓缓滑向了南边的云南。那里,盘踞着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一个自称“大周后主”的跳梁小丑。

“吴应麒……”李信的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你的好日子,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