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418章 新枪问世名曰启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南,格物院兵器研究所的靶场上,响起了一声与众不同的枪声。

“砰!”

那声音清脆、短促,完全不同于五雷神机那种沉闷的“轰”然巨响。枪声过后,空气中弥漫的也不是呛人的黑火药硫磺味,而是一种带着些许甜味的、奇特的化学气息。

靶场尽头,五百米外的一个人形木靶的眉心处,多了一个精准的弹孔。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一个满脸油污,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扔下手中那支造型奇特的步枪,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叫孙有福,是格物院里最年轻,也是最有天赋的枪械工匠。

他身边,格物院总院正王希,和已经头发花白的牛顿爵士,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为了这一声枪响,他们这个团队,已经熬了整整半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李信在平定天下后,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五雷神机虽然先进,但毕竟还是滑膛枪,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强大的敌人,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他给格物院下达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发一种全新的步枪。

要求有三:一,后装填,射速要快;二,使用金属定装弹,方便携带和装填;三,最关键的,要使用无烟火药,以提高射程和精度,并解决黑火药烟雾遮蔽战场的问题。

这个任务,几乎把王希和整个兵器研究所逼疯了。

后装填和金属定装弹还好说,在李信的提点和无数次试验后,孙有福设计出了一种旋转后拉式的枪机结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栓动步枪”。这个结构巧妙地解决了闭锁和击发的问题。

但最大的难题,是无烟火药。

黑火药,是颗粒混合物,燃烧速度慢,能量释放不充分,且会产生大量固体残渣和浓烟。而无烟火药,本质上是硝化纤维,是一种高能化学品,燃烧速度极快,几乎不产生残渣和烟雾。

理论,是由牛顿提供的。他根据李信给出的一些“模糊概念”,推导出了硝化纤维的化学原理。但是,从理论到实践,却隔着一道天堑。

最初,他们制造出的“无烟药”,性能极不稳定。有时候像个闷屁,连弹头都推不出枪管。有时候,又像一包炸药,直接把昂贵的试验步枪炸成了零件,好几次都差点伤到人。

孙有福更是为此着了魔。他吃住都在实验室,整天蓬头垢面,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一次又一次地调整硝化纤维的配方,改变棉花的硝化程度,尝试加入各种稳定剂。他的手上,满是被酸液腐蚀的伤疤。

“不行,还是不行!燃烧速度太快了,膛压瞬间就超过了枪管的承受极限!”一次剧烈的炸膛后,孙有福看着一地碎片,懊恼地捶着自己的脑袋。

“也许,我们不应该让它烧得那么快?”一旁,一直在帮忙记录数据的宋珩之,突然开口说道。他虽然是搞经济的,但被李信派来协助推广“流水线”生产模式,也经常泡在实验室里。

“不快怎么产生足够的推力?”孙有福没好气地说道。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控制它燃烧的速度?比如,改变它的物理形态?”宋珩之从地上捡起一块烧了一半的木炭,“你看,同样是木炭,粉末状的就比块状的烧得快。我们能不能把药,做成特定的形状,比如,细长的管状,或者带孔的片状,让它从内到外,或者从一个面,稳定地燃烧?”

宋珩之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在场的所有人。

对啊!他们一直纠结于化学配方,却忽略了最简单的物理形态!

牛顿更是激动地站了起来,在黑板上快速地写画起来:“没错!根据几何原理,一个有内孔的圆柱体,在燃烧时,其燃烧表面积会不断增大,从而产生一个持续稳定且不断增强的推力!这太完美了!这简直就是……上帝的几何学!”

思路一打开,问题迎刃而解。

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他们最终确定了将硝化纤维制成细小的单孔管状颗粒。这种形态的火药,在燃烧时,能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将膛压平稳地推到峰值,然后稳定地将弹头加速推出枪管。

而步枪本身,也采纳了宋珩之的“流水线”和“标准化零件”理念。枪管、枪机、枪托等所有部件,都在不同的工坊,按照统一的图纸制造,最后再进行组装。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每一支枪的质量和零件的互换性。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声完美的枪响。

“让我试试!”

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李信带着周大勇和几名侍卫,大步走进了靶场。他刚才一直在旁边的观察室里,通过千里镜,看完了整个试验过程。

孙有福连忙将那支还带着余温的步枪,恭敬地递了过去。

李信接过枪,入手感觉比五雷神机要沉重一些,但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匀称。他熟练地拉开枪栓,一枚黄澄澄的金属子弹从抛壳窗弹出。他又从弹药盒里取出一排五发子弹,压入弹仓,然后“咔哒”一声,推弹上膛。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机械的美感。

他没有用支架,而是直接站姿抵肩,瞄准了五百米外的另一个靶子。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砰!”

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李信的肩膀只是微微一震。

靶子那边,负责报靶的士兵,挥舞着小旗,大声喊道:“命中!十环!”

“好!”周大勇忍不住大声喝彩。他是个老行伍了,一眼就看出了这支新枪的厉害之处。射速快,后坐力小,精度高,还没有那该死的烟雾!这要是装备到全军,那战斗力,简直不敢想象!

李信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没有停下,而是快速地拉动枪栓,上膛,击发。

“砰!砰!砰!砰!”

连续四声枪响,几乎在几秒钟内完成。

报靶士兵的声音都变了调:“十环!十环!九环!十环!”

五发子弹,几乎都打在了同一个地方!

周大勇冲过去,一把抢过李信手中的步枪,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冰冷的枪身,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陛下!这……这枪……给我!给我龙骧军团先换装!不!给我北太平洋舰队!有了这玩意儿,跳帮作战,谁他娘的是我们的对手!”

李信笑着从他手里拿回步枪,对王希和孙有福等人说道:“你们,都是大华的功臣!朕要重重地赏你们!”

他举起手中的步枪,对着众人,也对着自己,郑重地说道:“此枪,乃是我大华开明革新,格物致知之成果。它将伴随我大华将士,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扫清一切腐朽与黑暗,迎来一个光明的时代!”

“朕,赐名此枪为——‘启明’!启明元年式步枪!”

“从今天起,它将是我大华陆海军的制式步枪!王希,宋珩之,朕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给朕造出第一批一万支!优先装备……即将远征吐蕃的西南军区!”李信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他知道,当“启明”的枪声,响彻雪域高原,响彻南洋诸岛,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一个新的时代,就将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