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 第420章 废除八旗重塑国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平,紫禁城,太和殿。

这座曾经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宫殿,今日的气氛却格外压抑。殿内没有设御座,李信身着一身简便的常服,站在丹陛之上,与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台下站着的,是数百名来自前清八旗的代表。有须发皆白的王公贝勒,有正当壮年的都统佐领,也有一些看起来还很稚嫩的年轻旗人。他们神情各异,有的惶恐不安,有的故作镇定,有的则满眼怨毒。

自从大华定都长安,北平便成了北方的行政中心。这些失去权势的八旗子弟,大多还聚集在这里,靠着变卖祖产和那点可怜的“钱粮”,苟延残喘。他们一直在等待,等待新皇帝对他们的最终发落。

今天,这个时刻终于来了。

李信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他没有说话,但那平静的目光,却比任何刀剑都更加锐利,让所有与之对视的人,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行政总院院长陈敬之,手持一道圣旨,走上前。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陈敬之的声音,清晰而又冷漠,回荡在殿宇的每一个角落。

“前清以异族入主中华,圈地占田,豢养八旗,使之脱离生产,世代寄生,视我汉民为牛马,此乃国之巨蠹,民之大贼!八旗子弟,武备松弛,骄奢淫逸,早已失其祖辈开创之勇,徒留欺压同胞之性。今我大华光复,重整山河,岂能容此等前朝弊政,遗毒于世!”

听到这里,台下的八旗代表们,脸色已经变得煞白。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似乎就要发生了。

陈敬之顿了顿,提高了声调:

“兹朕下旨:自今日起,于大华全境,废除前清八旗制度!”

“轰!”

一言既出,如平地惊雷。整个太和殿,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废除八旗?”

“这……这怎么可以!我们是太祖子孙,是龙兴之臣啊!”

“没了旗籍,没了钱粮,我们怎么活啊!”

一名年纪老迈的宗室亲王,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陛下!开恩啊!我等八旗,虽无功于社稷,亦无大过于百姓。废除旗籍,是要将我等数十万旗人,赶上绝路啊!求陛下念在祖上之情,给条活路吧!”

“活路?”

李信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他走下丹陛,来到那名老亲王的面前,并没有扶他,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你跟朕要活路?那过去二百年,被你们圈占土地,逼为奴隶,流离失所的千万汉人,他们向谁去要活路?”

“你们的祖先,入关之时,屠戮我同胞,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你们可曾想过给他们一条活路?”

“你们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不事生产,不纳赋税,如吸血的蛆虫一般,趴在国家和百姓的身上,吸食了二百年!现在,朕只是让你们和所有大华的子民一样,站起来,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你们就说朕不给你们活路?”

李信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鞭,抽在所有八旗子弟的脸上,也抽在他们的心里。

老亲王被问得哑口无言,瘫在地上,不住地发抖。

李信不再理他,转身面对众人,朗声说道:“朕今日废除八旗,不是要将你们赶尽杀绝。恰恰相反,朕是要给你们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他示意王砚,继续宣读圣旨。

王砚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废除八旗制度具体条例如下:”

“一,即日起,废除所有八旗旗籍,收缴旗印。所有旗人,无论满、蒙、汉,一律重新登记户籍,改为民籍,与大华万民同等,享同等权利,亦尽同等义务。”

“二,废除八旗钱粮、俸禄等一切特权待遇。所有前清所封王、公、贝勒、贝子等爵位,一律作废。”

“三,所有八旗名下的‘旗地’,全部收归国有,纳入国家均田体系,重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百姓。原旗人,可按大华《均田法》,与其他百姓一样,按人头申领田地,自食其力。”

“四,愿从军者,可报考我大华各军区,择优录取,凭战功晋升,不得因出身而有任何优待。愿为工者,可进入官营或民营工坊做工。愿为商者,一体纳税。愿为农者,分田自耕。朝廷将开设专门的‘旗人再就业司’,提供必要的农耕、做工技能培训。”

圣旨宣读完毕,殿内一片死寂。

这道圣旨,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彻底摧毁了八旗制度赖以生存的一切根基。但同时,它又并非赶尽杀绝,而是给了他们一条融入新生国家,自力更生的出路。

大部分旗人,虽然心有不甘,但面对大势,也只能默默接受。他们知道,那个可以躺着吃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人,被二百年的特权思想,侵蚀了骨髓,无法接受现实。

“我不服!”

一个身材高大,面容桀骜的年轻宗室子弟,猛地站了出来。他叫觉罗·乌尔泰,是前清一个亲王的嫡子,从小锦衣玉食,横行霸道惯了。

他指着李信,狂妄地大叫道:“李信!你这个汉人泥腿子!你凭什么废我大清的八旗!我告诉你,我宁可站着死,也绝不给你当顺民!我们满洲人的江山,迟早会夺回来的!”

他身边的几个顽固分子,也跟着叫嚣起来。

“对!跟他们拼了!”

“大清还没亡!”

李信冷冷地看着他,就像看一个跳梁小丑。

“看来,有些人思想上的辫子,比头上的辫子,更难剪断。”他淡淡地说道。

“来人,”李信挥了挥手,“将这些妄图复辟前朝的逆贼,拿下!判流放东北,去雅克萨,和罗刹国的俘虏一起,修一辈子地球去!”

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冲了上去。

乌尔泰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厉色。他猛地从靴子里,拔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嘶吼着,向李信冲了过去!

“狗皇帝!我跟你同归于尽!”

变故突生,所有人都惊呆了。王砚和周围的文官吓得连连后退。

李信站在原地,纹丝不动。他身边的侍卫正要拔枪,却听“砰”的一声枪响,比他们的动作更快!

只见乌尔泰的前冲之势,戛然而止。他的胸口,爆出一团血雾,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胸膛,然后,缓缓地,倒了下去。

所有人,都循着枪声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八旗代表的人群中,一个同样年轻的旗人,正举着一把小巧的燧发手枪,枪口还冒着青烟。

他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前来,对着李信,单膝跪地。

他没有自称“奴才”,而是用一种略显生涩,但却十分认真的语气说道:“陛下,罪臣……不,草民富察·阿克敦,愿为大华效力!愿为陛下效死!”

李信看着这个年轻人,他的眼神清澈,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李信走上前,亲手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很好。你不是罪人,你是大华的公民。从今天起,你们所有人的过去,都一笔勾销。你们的未来,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朕,和所有大华的百姓,都会看着你们。”

阿克敦激动得热泪盈眶,重重地点了点头。

殿内,那些原本还心存幻想的八旗代表们,看着乌尔泰冰冷的尸体,和被李信亲手扶起的阿克敦,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了。

他们知道,大清,是真的亡了。

一个寄生了几十年的阶层,在这一天,被彻底埋葬。而一个新的,更加平等的社会结构,正在废墟之上,缓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