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77章 智脱江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雾笼罩着柴桑水寨,周瑜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江面上来往的战船出神。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鲁肃匆匆走来,披风上还带着晨露。

都督,诸葛瑾已到。鲁肃低声道。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让他进来。

诸葛瑾步入船舱,朝服上绣着的云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周瑜亲自斟茶,茶香在狭小的船舱内氤氲开来。

子瑜啊,周瑜将茶盏推到诸葛瑾面前,令弟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屈居刘备帐下实在可惜。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不如……

驿馆内,诸葛亮正在研读《孙子兵法》,忽闻兄长到访。他手中的竹简地合上,连忙起身相迎。

兄长!诸葛亮深深一揖,抬起头时眼中已泛起泪光。诸葛瑾上前扶住弟弟的手臂,发现他比上次相见时更加清瘦了。

两人执手相看,一时无言。窗外,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在窗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茶过三巡,诸葛瑾突然问道:弟可知伯夷、叔齐之事?

诸葛亮执壶的手微微一顿,茶水在杯中激起细微的涟漪。他抬眼看向兄长,发现对方眼中含着复杂的情绪。

夷、齐乃古之圣贤。诸葛亮不动声色地放下茶壶,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诸葛瑾叹息道:他们宁可饿死首阳山,也要兄弟相伴。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而今你我各事其主,难得一见……说到这里,他别过脸去,望向窗外的远山。

诸葛亮沉默片刻,突然起身走到窗前。秋风吹动他的衣袍,背影显得格外孤高。

兄长所言是情,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弟所守为义。转过身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你我皆为汉臣。刘皇叔乃汉室宗亲,兄长若能……

孔明!诸葛瑾猛地站起,案几上的茶盏被衣袖带翻,茶水在竹简上洇开一片深色的痕迹。

船舱内陷入长久的沉默。诸葛瑾怔怔地看着弟弟,突然发现这个从小跟在自己身后的少年,如今眼中已有了他看不懂的深邃。

我来说服你……诸葛瑾苦笑着摇头,反倒被你……他的话没有说完,只是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窗外传来战马的嘶鸣声,提醒着两人身处何方。诸葛瑾起身时,衣袖拂过案几,带起一阵微风。

周瑜听完诸葛瑾的汇报,手中的青铜酒樽的一声放在案上。酒液溅出,在案几上画出蜿蜒的痕迹。

好一个诸葛孔明!周瑜冷笑道,眼中寒光闪烁。他起身走到舷窗前,望着江对岸刘备军营的方向。

诸葛瑾垂首而立:瑾无能……

周瑜突然转身:子瑜忠心可鉴,不必自责。他拍了拍诸葛瑾的肩膀,我自有打算。

夜深人静,周瑜独自站在船头。江风凛冽,吹得他的披风猎猎作响。远处,一队巡夜的士兵举着火把经过,火光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倒影。

周瑜站在楼船甲板上,手中的青铜酒樽被捏得咯吱作响。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甲板上投下一道凌厉的阴影。他回想起诸葛瑾无奈的神情,眼中寒光更甚。

好一个诸葛孔明……周瑜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顺着下颌滑落,在铠甲上留下深色的痕迹。他猛地将酒樽掷入江中,惊起一群水鸟。

鲁肃匆匆走来,看到周瑜阴沉的脸色,欲言又止。周瑜却先开口:子敬,明日点兵出征,邀孔明同行。他的声音很轻,却让鲁肃心头一颤。

次日清晨,孙权亲自来到码头送行。晨雾中,战船如林,旌旗猎猎。

公瑾先行,孤随后便发援兵。孙权将一枚虎符交到周瑜手中,两人的手在符印上方紧紧相握。

周瑜单膝跪地:臣必不负主公所托。起身时,他的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诸葛亮,后者正轻摇羽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战船缓缓驶离码头,诸葛亮的小舟被安排在船队中央,四周都是东吴的战舰。程普站在船头,望着那叶孤舟,眉头紧锁。

都督何故邀他同行?程普低声问道。

周瑜笑而不答,只是轻轻摩挲着腰间的佩剑。江风乍起,吹动他的猩红披风,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

行至三江口五十里处,船队依令停驻。周瑜的中军大帐设在最大的楼船上,四周战舰环伺。岸上,东吴士兵正在西山脚下扎营,炊烟袅袅升起。

而诸葛亮的小舟,被孤零零地安排在船队边缘,随波轻晃。舟中只点着一盏孤灯,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微弱。

周瑜正在中军帐内研读兵书,忽听帐外传来鲁肃急促的脚步声。

都督,孔明先生求见。鲁肃掀帘而入,眉宇间带着几分困惑。

周瑜手中竹简一顿,眼中寒光乍现:哦?他倒主动来了。话音未落,诸葛亮已手持羽扇立于帐前,青色衣袂在江风中微微飘动。

亮特来辞行。诸葛亮拱手一礼,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夏口军务待理,需即刻启程布置防务。

周瑜指尖在剑鞘上轻轻摩挲,忽然笑道:先生何必着急?曹军未至……

正因曹军将至。诸葛亮羽扇轻点案上地图,襄阳水寨需改建箭楼,江夏粮道要重设烽燧。他忽然转向鲁肃,子敬可愿同往?刘皇叔久慕高义,欲当面请教联盟细则。

鲁肃眼前一亮:这……

且慢!周瑜拍案而起,案上茶盏应声而倒,茶水在赤壁布防图上洇开一片褐痕。他强压怒火道:子敬乃我东吴重臣,岂可轻离?

诸葛亮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军报:此乃曹营最新布防,亮昨夜方得密报。他将竹简徐徐展开,露出里面精细的兵力标注,若无子敬亲往解说,恐刘皇叔难以领会都督妙计。

帐内陷入死寂。周瑜盯着那卷确凿无疑的军情,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忽然瞥见鲁肃期待的眼神,又想起孙权联盟为重的叮嘱,胸口如压千钧。

……好。这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周瑜突然拔剑砍断案角,但十日内必须返还!剑锋擦过诸葛亮衣角,削下一片青布。

午时三刻,诸葛亮与鲁肃并肩立于船头。江风猎猎,吹得鲁肃衣袍鼓荡如帆。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夏口城墙,正要说些什么,却见诸葛亮羽扇轻摇:子敬可听见了?

什么?

东南风起的声音。诸葛亮遥指水天相接处,周都督的火攻之计,该派上用场了。

在他们身后三里外的芦苇荡中,凌统带着十名弓弩手悻悻收箭。年轻将领狠狠踢翻脚边箭囊:鲁大人怎么一直挡在那诸葛村夫身前!

而此时楼船上的周瑜,正将一封密信就着烛火点燃。火光映照下,他阴沉的面容忽明忽暗:便让你多活三日……待破曹之后……

信纸燃尽的灰烬飘落江面,恰如一场未遂的谋杀,转瞬被江水吞没。对岸夏口城头,已隐约亮起迎接的灯火。

诸葛亮回望江东灯火,嘴角微扬:三分天下,自此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