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177章 兴学立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微熹,襄阳州牧府的屋檐上还挂着露珠。刘封站在廊下,手中紧紧捧着几册新编的书本,墨香混合着竹简的清香在晨风中飘散。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惊起檐下栖鸟,振翅飞向初升的朝阳,仿佛在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议事厅内,刘备正与诸葛亮等人正在议事,见刘封进来,刘备放下手中文书,笑道:封儿这一大早的,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刘封郑重地将《三字经》《千字文》《初等算经》三册书卷呈上:父亲、军师,请看。这是我这段时间编撰的启蒙教材。

刘备翻开《三字经》,目光在人之初,性本善上停留片刻,眉头渐渐舒展:这倒比当年县中教师教我的《急就篇》有趣得多。这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倒是适合孩童启蒙。他眼角细纹舒展开来,仿佛看见幼时在涿县简陋学舍习字的自己。

诸葛亮的目光却黏在《初等算经》上,羽扇不知不觉停在胸前。他忽然以扇柄在案上划出几道算式:子瞻此术,将算学之道化繁为简,若能推广,必使我荆州吏治清明,商贸兴盛。他边说边指着其中一页,眼中精光闪烁:“按这几个算式,必能简化田亩赋税计算,效率提高数倍不此!”

正是如此。刘封眼中燃起灼人的光亮,如今天下学问尽归世家豪族,寒门贫民无书可读,军中将士目不识丁,地方官吏不通算数。长此以往,如何治国强军?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册,展开后露出密密麻麻的表格:这是孩儿统计的荆州各县识字率,最高不过一成。

刘备的眉头渐渐拧紧。他想起上月巡视军营时,有个曲长因看不懂变更的驻防图,险些误了军机。

刘封指着桌案上的荆州地图,手指在上面划出一个个圆点:我建议在各县甚至村落设立初等学堂,凡六岁以上孩童皆可免费入学。先习《三字经》《千字文》以开蒙,再学《初等算经》锻炼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现在掌握了纸张、印刷之术,推广教育之事可行矣!

刘备眉头微蹙,手指轻叩案几:习《三字经》《千字文》可以启民智,但这《算经》……有如此重要?

刘封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在案上徐徐展开:父亲请看,上月江陵送来军报,说粮仓存粟三千斛,可支三月。但孩儿用数学一算……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出几道算式,实际只够两月零七天。

诸葛亮羽扇一顿,眼中精光乍现:子瞻是的说,以往粮官都是根据经验估算,而且费时、耗力。

正是。刘封又抽出几张纸,这是孩儿整理的三大用途:其一,田亩赋税——他指尖点过简上图表,若用新式丈量法,仅襄阳周边就清查出隐田两千亩。

刘备猛地直起身,茶盏被碰翻也浑然不觉。诸葛亮已会意接道:其二可是军用?昔日光武皇帝昆阳之战,就是算准了粮道……

军师明鉴。刘封在沙盘上划出宛城至新野的路线,若五千兵日行四十里,每人日耗粟米三升,辎重车……沙粒随着他的手指跳跃,渐渐形成清晰的数字阵列。

张飞不知何时凑了过来,铜铃眼瞪得滚圆:俺老张打仗半辈子,今日才知运粮可以算到这般精细!

还有第三桩。刘封突然取来弓箭,在百步外立起箭靶,请三叔射十箭。待箭矢钉满靶心,他指着散布的箭痕道:数学能算出最佳射角,若全军弓手都掌握……

黄忠突然从席间站起,白须颤动:老朽射术冠绝荆州,却从未想过能这般传授!

刘备望着满靶箭矢,突然长叹:不想这算经,竟关乎治国安邦。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子瞻此举,确实深远。若能普及教育,使百姓启民智、明算数,则我荆州根基,将稳如泰山。”

刘备面露忧色:此策虽好,但世家大族恐怕……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勿忧。可先在军中试行,待成效显着,再推及民间。届时百姓称颂,世家纵有不满,也难阻大势。“届时,荆州人才辈出,国力之盛,恐曹操、孙权皆不能及。

刘备大笑:“有封儿与孔明在,何愁大业不成?”

三日后,襄阳大营。

校场上,千余名将士整齐列队。与往日不同,他们手中握的不是刀枪,而是削尖的木棍。高台上竖起一块涂满黑漆的木板,上面用白垩写着《千字文》的开篇。

刘封立于台前,声如洪钟:自今日起,每日操练完毕,习字半个时辰!三月之内,我要你们人人都能写下自己的名字,读懂简单军令!

台下顿时哗然。一名满脸风霜的老兵挠头道:少将军,俺这拿惯了刀把子的手,怕是握不住笔杆子啊!

刘封大笑,举起一块写满数字的木牌:不识字,如何算清军饷?不认数,怎么看懂地图?他日解甲归田,难道还要做睁眼瞎不成?他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传我军令:今后军中擢升,同等军功者,识字者优先!

此言一出,校场顿时沸腾。将士们纷纷挺直腰板,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块黑板。

军中教习多由伤退的识字老兵担任。他们虽然肢体残缺,却因识字算数获得新生。一名失去右臂的老卒颤抖着用左手在沙盘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热泪盈眶:都督给了俺们第二条命啊!

朗朗读书声渐渐取代了往日的喊杀声,在军营上空回荡。刘备与诸葛亮站在校场边缘,望着这前所未有的景象。

父亲你看,刘封指着正在习字的士兵们,以往军令全靠口耳相传,错漏百出。如今让他们每日学十字,半年后至少能读懂简单军报。

诸葛亮羽扇轻点:妙哉!若能推广全军,不仅军令传达更加精准,还可让士卒自行记录战况,减少误传。

不仅如此,刘封继续道,我建议让退役军人优先担任里正、亭长等基层官吏。他们熟悉军纪,又识字明理,最是合适。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至于伤残将士,凡因战致残者,官府供养终身,其子女可免费入高等学府就读。

刘备闻言,虎目含泪,重重拍了拍刘封的肩膀:此乃仁政!将士们若知此事,必誓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