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续蜀汉的浪漫 > 第343章 枭雄临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合带着千余残兵,狼狈不堪地退至曹操大营。旌旗招展的曹军大营连绵十里,与这支败军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张合卸甲弃枪,单衣赤足,径直走向中军大帐请罪。

曹操正在与诸将商议军机,见张合如此模样入帐,心中已猜得七八分。当他听闻万先锋大军竟被黄忠老卒杀得只剩千余人,顿时勃然变色。

“黄忠老卒,竟敢如此!”曹操拍案而起,案上军报震落一地,“张合!你随我征战多年,竟败于一老卒之手,还有何面目来见?”

张合伏地请罪:“末将轻敌,愿受军法处置。”

曹操怒极反笑:“轻敌?好个轻敌!万大军损失殆尽,岂是一句轻敌可掩?”他猛地抽出佩剑,“今日若不以你之首级整肃军纪,何以服众?”

帐中诸将见状,纷纷跪地求情。贾诩拱手道:“魏公息怒!张将军虽败,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大战在即,斩将恐伤士气。”

徐晃也劝道:“阳平关险要,非战之罪。愿魏公许张将军戴罪立功。”

曹操本意也非真欲杀张合,见众人相劝,便顺水推舟:“既然诸将为你求情,暂留你项上人头。命你率本部残兵为先锋,三日内攻下阳平关,将功折罪!”

张合叩首谢恩,冷汗已湿透重衣。

次日,曹操亲率大军进抵阳平关外。十万大军依山扎营,营寨连绵,旌旗蔽空,远望令人心悸。

曹操在众将簇拥下登高远眺,阳平关的险峻形势尽收眼底。但见关城如铁锁般扼守于两山之间,关墙高耸入云,垛口密布如齿,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曹操凝目细观,发现守军竟沿着山势横向筑城数里,层层设防,形成了一道道相互呼应的壁垒体系。

关前遍布鹿角障碍,错综复杂,足以迟滞任何进攻部队的推进。更令人心悸的是,阳平关依托秦岭山脉天然险阻而建,褒斜道等山路本就狭窄难行,如今更是被守军巧妙利用,设置了数重关卡。每一条可能通往关后的小径都已被彻底封死,或设伏兵,或布陷阱,可谓步步杀机。

曹操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依山势而建的防御工事。城墙上弩台林立,滚木礌石堆积如山,每隔百步便设有烽火台,一旦有警,顷刻间便可传遍全线。关墙之上,守军旗帜鲜明,甲胄精良,显然早已严阵以待。

横山筑城十余里,多重壁垒相守……曹操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征战半生,见过无数关隘,却少见如此防御体系完备的雄关。每一处山势的起伏都被巧妙利用,每一段城墙都与其他防御设施形成犄角之势,可谓将地利运用到了极致。

群山环抱中的阳平关,就像一头盘踞在秦岭深处的巨兽,静候着来犯之敌。曹操深知,要攻克如此险关,恐怕要付出远超预期的代价。

曹操远眺雄关,不禁感叹:“若得此关,汉中便在掌中矣。”继而摇头,“可惜刘备麾下竟有如此能人据守。”

贾诩在一旁应声道:“霍峻长于守御,黄忠善于冲锋,二人相辅相成,实乃心腹大患。”

曹操默然片刻,忽然转头发问:“听闻前日交战,那黄忠以老迈之躯,竟能在阵前击败张合将军?”

张合面露惭色,出列禀报:“黄忠虽年事已高,然刀法精湛绝伦,力道刚猛异常。末将确实力不能敌,甘愿受罚。”

曹操眼中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缓缓道:“蜀中有如此人物,实乃刘备之幸。”他的目光再度投向远方关隘,语气中既有赞叹,又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忌惮。

在场众将闻言,皆默然不语。一阵山风吹过,卷起帐前旌旗猎猎作响,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与此同时,黄忠屹立关墙之上,远眺曹军大营。只见十里连营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各营寨间互为犄角,防守严密有序,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城池。老将军不禁抚须长叹:“观其布阵之法,攻守兼备,曹操用兵,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面色渐渐凝重,沉声道:“曹军十倍于我,若不惜代价强攻,纵然关险,恐怕也难以久守。”

霍峻立在身侧,闻言朗声笑道:“黄老将军多虑了!阳平关险据天堑,粮草充足,滚木礌石堆积如山。纵有百万敌军,又能奈我何?”他抬手遥指关外曹营,语气坚定,“我等只需坚守士日,主公大军必至。到时里应外合,必教曹贼有来无回!”

然而放眼望去,关外曹营如乌云压城,旌旗遮天蔽日。虽然众将谈笑自若,但见那连绵不绝的营寨和如林的刀枪,守军将士们仍不免心生寒意。一阵山风吹过,卷起城头战旗,猎猎作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大战将至的紧张。

黄忠默然不语,手按刀柄,目光如炬。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十万大军在曹操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开至阳平关下五里处,依令列阵。旌旗蔽空,刀枪如林,肃杀的寒意随着晨风弥漫开来,连关上的守军都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阵势列定,曹操遣一嗓门洪亮的使者策马至关前一箭之地。那使者勒马仰头,向关上高声喊话,声音在群山间回荡:“魏公有令:尔等若识时务,早开关门投降,必保尔等荣华富贵;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破关之日,定叫尔等鸡犬不留!”

关上守军闻此狂言,无不面露愤慨,握紧了手中兵刃。老将军黄忠闻言更是纵声大笑,笑声豪迈而充满不屑:“曹贼欺人太甚!诸君稍待,待老夫回他几句!”

只见黄忠大步登临垛口,身形挺拔如松。他目光如电,望向关下浩荡的曹军,深吸一口气,声若洪钟,竟压过了十万大军的肃杀之气:“曹操!你且听好了!吾主刘皇叔,仁德布于四海,乃汉室宗亲,天下归心!尔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我汉中将士,上下一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本事便放马过来攻关,休要在此徒逞口舌之快,聒噪不休!”

早有快马将黄忠之言报与中军的曹操。曹操听罢,不怒反笑,对左右道:“黄忠老儿,倒是硬气。”言毕,他竟一抖缰绳,在许褚及一众持盾亲兵的紧张护卫下,亲自策马至关前。

“黄老将军!”曹操于马上昂首,声音清晰地传上关墙,“卿乃当世之英雄,宝刀未老,何苦明珠暗投,追随那织席贩履之辈,困守于此孤关?若能幡然来归,我必奏明天子,封侯拜将,赐以千金,断不相负!”

黄忠见曹操竟亲自前来招降,须发皆张,怒极而喝:“曹贼!休得妄言!吾虽年迈,尚知‘忠义’二字重于泰山!岂似你欺君罔上,专权跋扈,狼子野心!今日便让你这汉贼见识见识,老夫手中宝刀利也不利!”

话音未落,黄忠已取过身旁亲兵递来的铁胎硬弓,搭上一支雕翎箭,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那支利箭撕裂空气,带着尖啸,直取曹操面门!

电光火石之间,护卫在侧的虎侯许褚眼疾手快,暴喝一声,挥动长刀奋力格挡!只听“铛”的一声脆响,箭镞擦着曹操的头盔飞过,最终没入其后不远处的地面,箭羽仍在微微颤动。

这惊险一幕让所有曹军将领都惊出一身冷汗,纷纷策马上前护卫。曹操却面色如常,仿佛方才那致命一箭并非射向自己。他抬手止住骚动的护卫,目光深沉地望了关上的黄忠片刻,方才淡淡说道:“既然如此,休怪操不留情面了。”

遂拨转马头,在重重护卫下从容回归本阵。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拉开血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