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从村长到巅峰 > 第13章 暗流与獠牙,猎局已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暗流与獠牙,猎局已开**

那辆黑色桑塔纳的匆忙离去,在陈净心中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印记。

这不是试探,而是侦察。

藏在暗处的毒蛇,总比看不见的威胁要好处理。至少,它已经暴露了自己的存在。

陈净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冷厉。他没有丝毫慌乱,前世在宦海沉浮二十多年,他早已习惯了在刀光剑影中行走。这种级别的窥探,对他而言,不过是开胃小菜。

他回到村委会,立刻叫来了陈浩。

“浩子,交给你个任务。”陈净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从今天起,你挑几个脑子活、腿脚勤快、嘴巴严的兄弟,分成三班,二十四小时给我盯着村口和通往后山矿场的几条小路。不要惊动任何人,只需要记录所有进村的陌生车辆和人员,特别是那辆黑色的桑-塔纳。”

他特意将“桑塔纳”三个字说得又轻又慢。

“哥,是有人想对咱们不利?”陈浩的脸色瞬间严肃起来,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劲。

“有备无患。”陈净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只看不问,只记不动。你是我的眼睛,我需要知道,这只苍蝇到底想叮哪块肉。”

“我明白了!”陈浩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看着他干练的背影,陈净心中很是满意。这些在村里一起长大的年轻人,就是他最原始、也最可靠的班底。

仅仅布置村里的防御是不够的,被动挨打不是他的风格。想要破局,必须主动出击,搞清楚对手是谁。

第二天,陈净借口去县里采购雕刻工具,独自一人来到了湖洪县城。

他没有去光鲜的政府大楼或是百货商场,而是钻进了城西一处龙蛇混杂的老茶馆。这里是县城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也是消息最灵通的灰色地带。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花二十块钱,从一个外号叫“包打听”的茶客那里,买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黑色桑塔纳,车牌号是‘荆h·xxxxx’……哦,这车在咱们县可有点名气。”包打听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车主叫周盛,道上人称‘三爷’,是咱们县最大的沙石老板,手底下养着一帮人,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这人……心黑手狠,沾上他,可没什么好事。”

周盛?

陈净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前世的记忆片段。此人后来因为非法采矿、暴力垄断等罪名被判了重刑,但在2001年这个时间点,他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是湖洪县地下秩序的实际掌控者之一。

他盯上自己,目的不言而喻——雪花石。

一块能让大同村一个月就赚十几万的石头,足以让任何资本疯狂。周盛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头蛇,又怎么可能容许这块肥肉被别人安稳地吃下?

从茶馆出来,陈净的心中已经有了一盘清晰的棋局。

他正思索着,林涛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陈村长!好消息!县交通局的张局长亲自带队勘探回来了!他说我们那条路,完全可以按照二级公路的标准来修建!县里已经同意立项,他让我明天就去局里对接具体方案!”

“这是好事,辛苦林镇长了。”陈净的语气很平静。

“不辛苦,不辛苦!”林涛的声音顿了顿,又变得恭敬起来,“对了,陈村长,王副市长下周视察的行程已经定了,周三上午十点到。您看,我们是不是提前开个会,把接待细节再过一遍?”

“没问题,我明天去镇上找您。”

挂断电话,陈净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周盛的侦察,林涛的喜讯,王副市长的视察……所有线索在他脑中交织,形成了一张完整的图谱。

周盛绝不会甘心只看不动。王副市长来视察,正是他动手破坏的绝佳时机!

只要在市领导面前,让大同村和雪花石项目出一点“意外”,比如安全事故,比如村民闹事,项目就可能被叫停。到那时,他再通过自己的手段,或明或暗地将矿产的开采权夺过来,就顺理成章了。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响起,是胡知之的号码。

“你那边,是不是有位姓王的副市长要去视察?”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

“消息真灵通。”陈净笑了。

“我爸爸提醒我,这位王副市长是技术干部出身,抓工作特别看重两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胡知之的语气十分认真,“你们的矿虽然小,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在细节上出问题。这不仅是政绩,更是你未来道路上的护身符。”

来自更高层级的善意提醒,与陈净的判断不谋而合。

“放心,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安全、最绿色的示范矿山。”陈净的声音沉稳而自信。

这句充满雄心的话,让电话那头的胡知之,心中又是一阵莫名的悸动。

结束通话,陈净站在县城喧闹的街头,抬头望向大同村的方向,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

周盛,你想在市领导面前演一出戏?

很好。

舞台我已经给你搭好了,只是这剧本,得由我来写。

他拨通了陈浩的电话,声音冰冷而果断:

“浩子,通知下去,采矿队即刻停工,对外宣称,为了迎接市领导视察,我们进行为-期三天的安全生产大整顿。另外,让你挑的那几个机灵的兄弟,从今晚开始,带上干粮和水,去矿区周围的山林里……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