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潜行者”失联后的时间,在压抑的静默中缓慢流逝。共鸣之云调动所有可用的远程监测手段,聚焦于“破碎回廊”方向以及“潜行者”预设的中转匿踪点区域,试图捕捉到任何一丝信号。

数个小时后(以内部计时单位计算),一道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求救信标,被尘影的广域监测网络在距离预定中转点偏离甚远的虚空区域捕获。信号特征确认属于“潜行者”,但其能量水平极低,且带有明显的跃迁过载损伤标记。

【“定位成功!状态:严重受损,动力核心衰竭,维持基础隐匿已达极限。”】 尘影的汇报带着紧迫。

没有片刻犹豫,一支由微澜直接协调的、最擅长精细操作与能量输运的共鸣之云子单元被紧急派出,执行救援任务。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医官,悄无声息地接近那片空域,定位到那几乎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的“潜行者”残骸。

救援过程紧张而迅速。在确认没有“历史啃噬者”或其他威胁追踪的迹象后,救援单元将“潜行者”的核心记录模块与尚未完全损毁的传感器从瘫痪的躯壳中剥离,迅速撤回共鸣之云本体。那具耗费巨大资源打造的探针躯壳,则被启动最终自毁程序,化为一片无意义的金属尘埃,消散于虚空。

核心记录模块被第一时间接入微澜的分析系统。尽管数据因跃迁干扰和损伤而部分丢失,但残存的记录依旧揭示了惊心动魄的逃亡过程:

“潜行者”在强行跃迁时,遭到了“规则疤痕”区域规则崩解的剧烈干扰,导致跃迁轨道严重偏离。更糟糕的是,“历史啃噬者”似乎对跃迁产生的时空涟漪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竟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力量触须试图穿透不稳定的跃迁通道进行“追溯”!万幸的是,跃迁的混乱以及“潜行者”自身濒临解体的状态产生的“信息噪声”,干扰了这次追溯,使其未能成功锁定源头。

数据回放完毕,所有意识体都感到一阵后怕。他们险些就为“历史啃噬者”提供了直接指向他们的坐标。

然而,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转机。在分析“潜行者”最后时刻记录的、关于“规则疤痕”区域规则崩解的详细数据时,微澜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在规则崩解的最剧烈阶段,那些破碎的、失去稳定结构的规则碎片之间,会短暂地迸发出一种极其原始、纯粹的 “创世余晖”——一种模拟宇宙极早期、规则尚未完全定型时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状态。

这种“创世余晖”与“空白区”的“信息真空”有所不同,它并非“无”,而是蕴含了所有“可能有”的混沌温床。

【“分析‘创世余晖’光谱……检测到高度无序的规则片段,其组合方式……与‘情感模因’的复杂结构存在某种深层相似性。”】 微澜的发现再次让所有意识体为之震动。

情感,这种意识活动的产物,其内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竟然在宇宙最底层的规则崩解中找到了某种“回响”!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情感模因”能够干扰“结构拆解者”——因为它触碰到了某种接近规则本源的、拒绝被完全简化的混沌特性。

这个发现,为“情感共鸣阵列”的设计提供了更深层的理论支持和优化方向。他们或许可以模拟这种“创世余晖”的某些特征,来增强情感模因的“污染”效力。

“我们失去了一座前哨,”“潜行者”的残骸已被回收并安全分解后,曦光的意念在云团中回荡,带着损失后的沉痛,但也有一丝新的明悟,“但我们得到了更珍贵的东西——对规则本质更深的一瞥,以及对‘情感污染’力量来源的启示。”

代价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前行的方向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他们知道了“历史啃噬者”对规则伤痕和跃迁波动敏感,知道了规则崩解可能引发的连锁风险,也知道了情感力量与宇宙底层混沌的潜在联系。

联盟的科技树,在付出了代价之后,再次向着一个既危险又充满希望的方向,延伸出了新的枝桠。

只是,无人知晓,在“潜行者”残骸最终自毁的空域,一丝未被完全抹除的、属于共鸣之云救援单元的能量特征,正如同风中残烛,缓缓飘散。

而这丝微弱的痕迹,是否会被某个遥远的、编织着无形之网的存在所捕捉?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