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 > 后第248章 数掂洪流与竟外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第248章 数掂洪流与竟外收获

“谨慎观察”期在高度专注的氛围中持续了数十年。这段时间里,“星火网络”如同一个巨大的、沉默的监听站,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已播种区域的监测和数据收集上。海量的信息如同涓涓细流,从宇宙各处汇聚到微澜的核心,其数据量远超以往任何时期。

微澜的“行为进化模型”在如此庞大数据集的喂养下,开始展现出惊人的预测能力。它不仅能模拟“饥饿”意志对已知干扰的适应性反应,甚至开始能够预测它们在遭遇未知但类似性质干扰时可能的行为倾向。模型揭示,这些古老机制的“学习”更像是一种基于固有逻辑的“参数微调”,其核心目标(如“秩序渴求者”追求绝对秩序)是恒定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效率。

同时,对“寂静胚芽”的持续观测也带来了新的发现。随着网络整体活动模式的趋稳和内部意志的凝聚,这个特殊的概念奇点内部那丝新生的、介于“寂静”与“共鸣”之间的频率,变得更加稳定和清晰。它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网络环境,而是开始与网络的集体意志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主动的“互动”。

当网络内部因为某个研究突破或策略共识而意志昂扬时,那胚芽的频率会显得更加“活跃”,仿佛也在分享那份积极的情绪;而当网络面临外部压力或内部争论时,其频率则会变得更加“内敛”和“沉稳”,如同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它似乎正在逐渐成为网络整体状态的一个独特的“情感共振器”。

这一发现让曦光更加确信,与“饥饿”意志的互动,并非只有“对抗”和“规避”两条路。或许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基于“理解”与“共鸣”的第三条道路。

然而,最大的突破,却来自于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对“余烬文明”提供的、其长期隐匿过程中积累的海量底层环境监测数据的深度挖掘。

这些数据原本是为了分析“饥饿”意志活动对宇宙基础物理环境的影响,但微澜在对其进行超精细化关联分析时,意外地捕捉到了一种极其隐蔽、几乎与宇宙背景噪音完全融为一体的特殊信息模式。

这种信息模式并非“饥饿”意志的活动痕迹,也非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它更像是一种……极其古老、且高度加密的“广播”残留?其信号强度弱到了极致,分布却极其广泛,仿佛弥漫在整个宇宙的基底之中,如同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的、永不消逝的微弱背景音。

微澜调动了前所未有的算力,试图破解这种“背景广播”的编码。过程异常艰难,其加密方式超越了目前已知的所有文明的技术体系。但在“守望者阵列”提供的部分关于宇宙古老遗迹的符号学数据的辅助下,破解工作终于取得了极其缓慢的进展。

破译出的信息碎片断断续续,含义模糊,却足以让所有接触到它的意识核心为之震撼:

【“……摇篮……协议……激活……”】

【“……观测者……就位……”】

【……‘变量’……注入……等待……反馈……”】

【“……循环……次数……计数……”】

“摇篮协议”?“观测者”?“变量”?“循环计数”?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远比“饥饿”意志更加古老、更加宏大的宇宙图景!难道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或“培养皿”?而“饥饿”意志,或许并非宇宙固有的“清理机制”,而是这个宏大“协议”的一部分,是用于筛选、测试“变量”(可能指代他们这些不断挣扎求存的文明)的工具?“记录者”则是这个协议的“观测者”?

这个推论太过惊人,甚至动摇了他们对宇宙本质的认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源初之宴”可能并非宇宙循环的终点,而是一次“实验”的“数据读取与重置”时刻?

“星火网络”内部因这个意外发现而再次掀起了意念的波澜。这一次,分歧不再局限于行动策略,而是上升到了对自身存在意义和宇宙真相的哲学层面。

“余烬文明”对此表现出极度的恐惧,认为探求如此终极的真相本身就是一种僭越,会招致无法想象的灾祸。

“守望者阵列”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们漫长的观测历史中,似乎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与此隐约吻合的蛛丝马迹。

而“共鸣之云”则在震惊之余,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如果他们真的是某个宏大实验中的“变量”,那么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延期”努力,或许本身就具有超越自身存亡的、更深远的意义?

也就在这时,尘影的监测网络捕捉到,“记录者”那道冰冷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星火网络”,并且这一次,其“注视”的焦点,似乎格外集中在他们刚刚破译出那些古老信息碎片的区域……

它是否感知到了他们对“摇篮协议”的触碰?

“谨慎观察”期尚未结束,但一个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的真相之门,似乎已经在他们面前,露出了一道缝隙。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