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 第51章 什么道义能比开创文明的祖先更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什么道义能比开创文明的祖先更大?

大周,神都。

连日来的天幕异象、边境烽火、以及五大帝国如同乌云压城般的威胁,早已将这座昔日繁华的帝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恐慌和猜忌的漩涡。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街巷间蔓延,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明日是战是和,是生是死。

就在这人心极度浮动的时刻,一股新的舆论浪潮,开始悄然涌动,并迅速席卷了整个神都。

茶楼酒肆里,原本议论天幕、惊叹林世子与诸位帝王渊源的声音,渐渐被另一种论调所取代。一些看似忧国忧民的士子或有见识的老者,开始痛心疾首地分析:

“诸位细想,那林渊若真如天幕所示,与如此多的异国帝王有旧,他安国侯府在我大周,究竟是何立场?”

“是啊,若他心向大周,为何早年游历,结交的都是他国未来君主?这其中难道没有蹊跷?”

“如今五国大军压境,皆以救林渊为名!这哪里是救人?分明是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欲瓜分我大周江山!”

“安国侯府世受皇恩,却生出如此一个引来滔天大祸的世子,这不是叛国是什么?”

“陛下将侯府下狱,分明是洞悉其奸,为国除害!我等先前竟被天幕幻象所惑,错怪了陛下!”

这些言论起初还只是窃窃私语,但随着官方邸报有意的报道,以及说书人剧本、街头童谣的暗中推动,迅速变成了主流声音。恐慌的百姓在绝望中,急需找到一个可以解释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而掌握了话语权的朝廷,轻易地将这个靶子立了起来——那就是引来外敌的“叛国者”林渊及其家族!

“我就说嘛!哪有人能认识那么多皇帝?肯定是早就勾结好的!”

“侯府看着光鲜,原来包藏祸心!差点害了我们全城百姓!”

“陛下圣明!早就该把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抓起来!”

“打死叛国贼!”

愚昧容易被引导,恐惧更容易转化为仇恨。很快,聚集在皇城前请愿的人群,从最初的恳求陛下放人妥协以免战祸,变成了激愤的“声讨叛国逆贼,支持陛下严惩”的呐喊。甚至有人向天牢方向投掷石块污物,虽被守卫拦住,但那汹涌的恶意却清晰可辨。

皇宫,紫宸殿。

武明空听着心腹太监汇报着民间舆论的可喜转变,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近乎病态的红晕和冷笑。她需要凝聚人心,哪怕这人心是建立在谎言和煽动之上!她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她武明空才是大周正统,而林渊,是勾结外敌、意图覆灭宗庙的国贼!

“传朕旨意,”她声音冰冷,“将安国侯林擎天父子勾结敌国、引狼入室、意图颠覆大周之罪状,明发天下各州县!着各地官府,广为宣谕,使天下臣民,皆知此獠真面目,共讨之,共诛之!”

她要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在道义上将自己塑造成守护大周的悲情女帝,而将林渊彻底钉在耻辱柱上!她要让那些试图救他的人,在道义上也站不住脚!

天牢深处。

阴暗潮湿的空气里,似乎也渗入了外界那污浊的舆论浪潮。狱卒送饭时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或同情,而是夹杂了一丝难以言说的鄙夷和疏远。隔壁囚室,隐约传来侯府女眷压抑的、委屈的哭泣声和林擎天愤怒的低吼。

“渊儿,他们怎能如此颠倒黑白?!”林擎天的声音带着血丝,“我林家世代忠良,竟被污为叛国!苍天无眼啊!”

林渊靠坐在冰冷的墙角,沉默地听着父亲的悲愤和母亲的啜泣。外界的风向转变,他通过狱卒的只言片语和那种弥漫的氛围,早已了然于胸。

武明空这一手,并不高明,却足够毒辣。在信息闭塞、皇权至上的时代,掌控了舆论,几乎就掌控了“事实”。她试图用“忠君爱国”这把最沉重的枷锁锁住他的名声,锁住救援者的道义基础。

那面淡蓝色的光屏悄然浮现。

【人生编辑器】欢迎使用。

现有编辑记录:【秦:赵国为质时……】【唐:武德九年……】【明:……】【宋:……】【汉:……】(效果:均已投射)

【请编辑您的下一段人生履历(编辑内容将影响现实)。】

编辑器规则:编辑内容需逻辑自洽,不可与既定重大历史事实发生根本性冲突。

这些帝国,乃至大周,都有着更古老的根源。天下百姓,都传唱着共同的始祖传说。

“炎黄子孙”

“华夏文明”

“人文始祖”

武明空用国家和君臣的道义来压他。

那么,他就用比国家更古老,比君臣更根本的“道义”来回应。

有什么道义,能比开创文明、泽被万世的“祖先”更大?

这一次,他要编辑的不再是某一朝的际遇,而是直指血脉与文化源头的“前世”!

他需要等待一个更关键的时刻,一个武明空自以为胜券在握、将“叛国”罪名彻底扣死的时刻。那时,再以雷霆万钧之势,揭开这层身份,所带来的颠覆性效果,将足以瞬间逆转一切,将她赖以支撑的道义基础彻底击得粉碎!

就让这浊浪,再翻涌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