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 第176章 凤阁疑云,星桥之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凤阁疑云,星桥之秘

绣春刀的震颤,如同心跳,一下下敲击在沈渊的掌心。刀尖所指,柔仪殿的方向,那股隐晦的星辰波动,仿佛深海中的灯塔,在浓雾中透出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芒。

太子妃常氏!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瞬间颠覆了沈渊之前的诸多推断。他一直以为,“妃约西山”中的“妃”,指的是后宫某位与太子有旧的嫔妃,却万万没想到,线索最终竟指向了太子正妃!太子要与自己的妻子,约见在偏僻的西山?这于情于理,都透着难以言喻的诡异。

更让他心惊的是,太子妃身上,或者说柔仪殿内,竟有能与这柄来自燕王府、疑似与朱棣关系匪浅的绣春刀产生共鸣之物?这背后牵扯的关联,细思极恐。难道太子妃与燕王朱棣之间,也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曹正淳阴冷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沈渊脸上,似乎在审视他听到云镜失踪消息后的每一丝反应。沈渊心念电转,知道自己绝不能在此刻流露出对太子妃的丝毫关注。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将绣春刀那异常的震颤归因于自身内息的微微波动,脸上适时地浮现出一抹凝重与忧虑。

“冷千户那边,就有劳曹公公多费心了。”沈渊将话题拉回云镜失踪案上,语气沉肃,“云总旗乃我北镇抚司干将,他的安危,沈某不能不顾。若东厂调查有何进展,还望公公及时告知。”

他这番表现,合情合理,完全符合一个得知得力手下出事的上官应有的反应。

曹正淳细长的眼睛眯了眯,未能从沈渊脸上看出更多破绽,便皮笑肉不笑地应道:“这是自然,咱家定当尽力。” 他话锋一转,环顾四周,“现场看来已无可查,沈钦差,不如随咱家回端本殿等候?陛下若有新的旨意,也好第一时间知晓。”

这是要将沈渊彻底置于监视之下。

沈渊知道无法拒绝,点头应允:“也好。”

回到端本殿,气氛愈发压抑。齐泰与黄子澄面色铁青,沉默不语。太子妃常氏已被人搀扶回内殿休息,隐约还能听到她压抑的啜泣声。曹正淳如同一个幽冷的影子,守在殿门附近,东厂番子则遍布内外,将这座东宫主殿围得水泄不通。

沈渊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闭目假寐,脑海中却在飞速盘算。

柔仪殿的线索必须查,但如何查?曹正淳盯得如此之紧,自己任何前往柔仪殿的举动,都会引来怀疑。必须找到一个合情合理、不会打草惊蛇的借口。

时间一点点流逝,殿外天色逐渐昏暗,夜幕即将降临。东宫内的灯火被逐一点亮,昏黄的光线在肃杀的气氛中摇曳,更添几分诡谲。

期间,有太监送来简单的饭食,但众人皆无心下咽。曹正淳倒是老神在在,慢条斯理地用着茶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沈渊注意到,怀中的绣春刀,对柔仪殿方向的共鸣感并未消失,反而随着夜幕降临,似乎更加清晰了一丝。这让他更加确信,柔仪殿内定然隐藏着重要的秘密。

就在他苦思破局之策时,机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一名身着女官服饰、神色惊慌的宫女匆匆从内殿跑出,来到曹正淳面前,福了一礼,急声道:“曹公公,不好了!太子妃娘娘忧思过甚,心口疼的旧疾又犯了,气息微弱,脸色煞白!娘娘惯常服用的是太医院李院判亲手调配的‘宁心丸’,平日里都是太子殿下亲自收着……如今殿下昏迷,奴婢们不知药在何处,也不敢擅自搜寻殿下寝殿,这可如何是好!”

太子妃突发急病!

曹正淳眉头一皱。太子妃若在东宫封锁期间出了什么事,他同样难辞其咎。他沉吟片刻,尖声道:“慌什么!立刻去请太医!至于药……”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了沈渊身上。

“沈钦差。”曹正淳开口道,“搜寻药物之事,关乎娘娘凤体,需得细心谨慎,不宜人多手杂。齐大人、黄大人皆是外臣,不便进入太子寝殿深处。你身为钦差,代表圣意,行事又有分寸,便由你带两名东厂的人,陪同这位女官,去太子寝殿寻药,务必尽快找到宁心丸,救治娘娘。”

沈渊心中一动,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太子寝殿与太子妃居住的柔仪殿虽不在一处,但同在东宫深处,机会总比困在这端本殿大得多!

他立刻起身,拱手道:“沈某责无旁贷。” 脸上适当地表现出对太子妃病情的关切。

齐泰与黄子澄对视一眼,虽觉有些不妥,但眼下救治太子妃要紧,也并未出言反对。

沈渊在那名名唤“芷荷”的女官引领下,带着两名面无表情的东厂番子,快步穿过东宫的回廊庭院,朝着深处行去。

一路上,沈渊看似目不斜视,专注寻药,实则全身感知提升到极致,仔细感应着怀中绣春刀的动静。越是靠近东宫深处,靠近柔仪殿的方向,刀的震颤便越是明显,那股星辰波动的感应也越发清晰。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芷荷。这名女官年纪不大,约莫二十上下,面容清秀,此刻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担忧,不似作伪。她似乎是太子妃身边颇为得用的人。

“芷荷姑娘,”沈渊放缓脚步,语气温和地询问道,“娘娘这心口疼的旧疾,是何时落下的?平日里可有什么征兆?”

芷荷不疑有他,一边疾走一边哽咽答道:“回钦差大人,娘娘这毛病有些年头了,是早年……早年思虑过甚落下的根子。平日里只要不过于忧心劳神便无大碍,谁知今日……今日殿下遭此大难,娘娘她……” 说着,眼圈又红了。

沈渊心中微动,早年思虑过甚?太子妃常氏出身开国功臣世家,养尊处优,早年有何事需要她“思虑过甚”?

他不再多问,以免引起怀疑。

很快,几人来到太子的寝殿。殿内陈设华贵而整洁,但因主人昏迷,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在芷荷的指引下,沈渊开始在一些可能存放药物的抽屉、匣盒中仔细翻找。那两名东厂番子则一左一右,如同门神般监视着沈渊的一举一动。

沈渊寻药是假,借机感应是真。他故意放慢动作,暗中将灵觉沿着绣春刀感应的方向延伸。他确认,那股星辰波动的源头,并非在太子寝殿,而是在不远处的柔仪殿!而且,波动传来的具体位置,似乎并非在殿内开阔处,而是在……某种密闭的,或者有特殊禁制的地方?

就在他假装在一个书架高处摸索,背对两名番子,视线扫过窗外柔仪殿的轮廓时,怀中的绣春刀竟再次产生了变化!刀柄上那颗一直黯淡无光的宝石,此刻竟微微泛起了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蓝色幽光!

与此同时,他清晰地“看”到——并非用眼睛,而是用灵觉——一道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湛蓝色星辉丝线,如同蛛丝般,从柔仪殿某个角落延伸而出,遥遥与自己怀中的绣春刀连接在一起!

这……这是?!

沈渊心头巨震,几乎要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这绣春刀,竟能与柔仪殿内的某物产生如此奇异的能量连接?这绝非普通的兵器!

必须想办法进入柔仪殿!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

“让开!咱家要见曹公公!有紧急军情禀报!” 一个尖利焦急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东厂番子的阻拦声。

寝殿内的两名番子也被门外的动静吸引,下意识地转头望去。

机会!

沈渊眼中精光一闪,当机立断。他假装被喧哗声惊扰,手中一滑,刚刚找到的那个装有“宁心丸”的玉瓶脱手而出,朝着地面摔去!

“哎呀!” 旁边的芷荷吓得惊呼出声。

就在玉瓶即将触地的瞬间,沈渊身形如电,俯身一抄,险之又险地将玉瓶接住。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合情合理。

然而,在他俯身的那一刻,他已用极快的手法,将一枚比指甲盖还小、薄如蝉翼的玉符塞入了芷荷因惊慌而微张的袖口之中。这枚玉符是云镜之前给他的小玩意儿,本身并无大用,但能产生极其微弱的灵力标记,方便在一定距离内追踪。此刻用来传递信息,再合适不过。

沈渊直起身,将玉瓶稳稳递给芷荷,面带歉意:“一时失手,幸好未曾损坏。芷荷姑娘,快将此药送去给娘娘服用。”

他说话的同时,目光与芷荷有了一瞬间的接触。沈渊的眼神深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暗示,嘴唇微动,以几乎不可闻的声音,凝聚内力传了一丝微音入到芷荷耳中:“殿下的伤,或与‘西山’、‘星辰’有关,留意娘娘身边异常之物,慎言。”

芷荷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瞬间闪过震惊、恐惧、茫然交织的复杂神色。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袖中的玉瓶(以及那枚悄然落入的玉符),看了沈渊一眼,随即飞快地低下头,颤声道:“多……多谢大人,奴婢这就去!”

说完,她像是受惊的兔子般,紧紧攥着药瓶,快步离开了太子寝殿,朝着柔仪殿方向跑去。

那两名东厂番子回过头,见药已找到,芷荷也已离开,并未察觉异常。

沈渊看着芷荷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定。这步棋很险,但他别无选择。芷荷是太子妃的近侍,只有她有可能在不受怀疑的情况下,接触到柔仪殿内的秘密,并留意到那可能与“星辰”相关的异常之物。那枚玉符,能让他大致感知芷荷的位置,若她遇到危险,或有所发现,或许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至于她是否会告发自己?沈渊赌的是她对太子和太子妃的忠诚,以及自己那句“殿下的伤”对她产生的冲击。从她最后的反应来看,她至少听进去了,并且产生了犹豫。

回到端本殿,曹正淳已经处理完所谓的“紧急军情”,脸色似乎比之前更加阴沉了几分。他看到沈渊回来,只是淡淡瞥了一眼,并未多问寻药细节。

沈渊依旧回到窗边坐下,闭目凝神。此刻,他的灵觉能隐约感受到那枚玉符正停留在柔仪殿内,位置……似乎正是之前星辰波动传来的方向!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缓慢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个时辰,或许更久。

突然!

沈渊怀中的绣春刀猛地一震,刀柄上那点微弱的蓝光骤然亮了一瞬,随即迅速黯淡下去。与此同时,他感应中那道连接柔仪殿的星辉丝线,也剧烈波动了一下,然后……戛然而断!

仿佛另一端的什么东西,被强行破坏或隐藏了起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柔仪殿方向,隐隐传来了一声极其短促、似被强行压抑下去的惊呼,随即恢复了死寂。

沈渊霍然睁开双眼,心脏猛地一沉。

芷荷出事了?还是……她发现了什么,被迫中断了联系?

而端坐在殿门处的曹正淳,似乎也心有所感,阴鸷的目光骤然投向柔仪殿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诡异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