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综武:从锦衣卫开始 > 第205章 陋巷藏锋,凤舞九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陋巷藏锋,凤舞九天

视线模糊,意识如同风中残烛,脖颈处的剧痛和失血带来的冰冷感不断侵蚀着沈渊的意志。他凭着最后一丝本能,朝着那点黑暗中唯一的、微弱的灯火指引蹒跚前行。每一步都重若千钧,仿佛踏在棉花上,随时都会彻底倒下。

终于,他踉跄着冲到了那处废弃宅院的门口,灯火旁的人影清晰起来——竟是一个身着粗布衣衫、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妪。她提着一盏昏黄的灯笼,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浑浊,看起来与这贫民区的任何一位老妇并无不同。

然而,就在沈渊靠近的刹那,老妪那浑浊的眼睛里,却骤然闪过一丝与年龄绝不相符的精光!她出手如电,干枯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沈渊脖颈伤口周围的几处穴道上,那喷涌的鲜血竟瞬间被止住大半!

“跟我来。”老妪的声音沙哑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她一把搀扶住几乎虚脱的沈渊,脚步看似蹒跚,实则极快,迅速将他拖入了废弃宅院深处,一间勉强能遮风挡雨的破屋内。

屋内陈设简陋,却打扫得颇为干净。老妪将沈渊安置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动作麻利地取出金疮药和干净的布条,为他清洗、包扎脖颈处那道恐怖的伤口。她的手法专业而老道,绝非普通老妇所能及。

“多谢……前辈……”沈渊强撑着意识,艰难开口。他能感觉到,这老妪绝非寻常人,其点穴止血的手法,蕴含着精纯的内力。

老妪没有回答,只是专注地处理着伤口。包扎完毕后,她又取出一个瓷瓶,倒出两粒散发着清香的丹药,塞入沈渊口中。“固本培元,凝神静气。你神魂受创不轻,魔音余毒未清,需好生调养。”

丹药入腹,化作一股温和却磅礴的药力,迅速滋养着他近乎干涸的经脉和受损的识海。沈渊顿感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精神为之一振,虽然伤势依旧沉重,但至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前辈是……‘星隐’的人?”沈渊靠在土炕上,喘息着问道。他能想到的,唯有太子交给他的那支隐秘力量。

老妪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缓缓道:“老身不过是个看房子的孤老婆子,受人之托,在此等候有缘人罢了。” 她并未承认,却也未完全否认。

受人之托?有缘人?

沈渊心中疑惑更深,但见对方不愿多说,也不再追问,此刻保住性命、恢复实力才是第一要务。他闭目凝神,全力运转“万流归宗”,引导药力,炼化识海中残余的魔音戾气,修复受损的神魂。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沈渊苍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一丝血色,虽然伤势依旧严重,但总算稳定下来,不再有性命之虞。脖颈处的伤口也开始传来麻痒的感觉,是丹药在促进愈合。

他睁开眼,发现那老妪正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看似打盹,但沈渊能感觉到,她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网,覆盖着整个院落乃至外面的巷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感知。

“外面情况如何?”沈渊轻声问道。

老妪眼睛未睁,淡淡道:“东厂的番狗和‘天尊’的耗子,都在满城找你,动静不小。不过暂时还搜不到这里。”

果然!刺杀失败,对方立刻发动了全城搜捕!曹正淳和“天尊”果然勾结甚深,或者说,至少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默契!

“前辈可知,隐月楼……”沈渊想起方才援手的隐月楼首领。

“隐月楼的人,自有其行事准则,神出鬼没,不必多问。”老妪打断了他,似乎对隐月楼也颇为了解,却不愿多谈。

沈渊沉默下来,心中念头飞转。京城已成龙潭虎穴,自己重伤在身,北镇抚司衙门恐怕也已不安全,曹正淳定然会借搜捕之名,安插眼线,甚至可能直接对自己不利。如今能依靠的,似乎只有手中这支尚未完全熟悉的“星隐”,以及……眼前这位神秘的老妪。

就在沈渊思索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老妪忽然睁开了眼睛,侧耳倾听了片刻,低声道:“有人来了,不是东厂,也不是天尊的人。气息……很独特。”

独特?

沈渊立刻警惕起来,强撑着坐直身体,手握住了身边的绣春刀。

片刻后,一阵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脚步声在院外响起,随即,一个带着几分慵懒和戏谑的年轻男子声音,隔着破旧的木门传了进来:

“里面的朋友,方便讨碗水喝吗?这京城的路,可是越来越难走了。”

这个声音……沈渊觉得有些耳熟!

老妪看了沈渊一眼,见他微微点头,便起身,走到门边,并未完全开门,只是拉开一道缝隙。

门外,站着一名身着月白长衫、嘴角带着两撇如同眉毛般修理得整整齐齐胡须的年轻公子。他面容俊朗,眼神灵动,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整个人给人一种玩世不恭、却又深不可测的感觉。

看到此人,沈渊瞳孔猛地一缩,几乎要脱口而出——

陆小凤?!他怎么会在这里?!

没错,来人正是与沈渊在之前江湖棋局中有过一面之缘、以“灵犀一指”和风流不羁名动天下的侠探——陆小凤!

陆小凤似乎也透过门缝看到了炕上的沈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浓的兴趣,他摸了摸那两撇漂亮的胡子,笑道:“咦?我道是谁能闹出这么大动静,让满城的鹰犬和老鼠都炸了窝,原来是沈兄你啊!这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老妪见沈渊认识来人,便缓缓拉开了房门。

陆小凤毫不客气地走了进来,目光扫过沈渊脖颈处厚厚的包扎,又感受了一下他气息的虚弱,啧啧道:“看来沈兄这次惹的麻烦不小,连‘无光刃’厉无影那老小子都亲自出手了?能从他手下逃得性命,沈兄果然本事不凡!”

他竟然也知道厉无影!

“陆兄为何会在此地?”沈渊压下心中的惊讶,问道。

陆小凤自顾自地拎起桌上的破茶壶,对着壶嘴灌了一口,抹了抹嘴,才道:“我?自然是来看热闹的。听说晋王造反了,京城戒严了,连四条眉毛的陆小凤都差点被挡在城外,好不容易才溜进来,就赶上这满城大搜捕的好戏,岂能错过?”

他话说得轻松,但沈渊知道,陆小凤此人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侠义心肠,他此刻出现在京城,绝不仅仅是“看热闹”那么简单。

“陆兄消息灵通,可知如今前线战事如何?朝廷平叛可还顺利?”沈渊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陆小凤闻言,脸上的嬉笑之色收敛了几分,摇了摇头:“不太妙。晋王朱棡蓄谋已久,兵锋极盛,其先锋已突破井陉关外围数道防线,魏国公虽已率军抵达,但仓促应战,兵力尚未完全展开,初战小挫,如今正依托关城固守。关键是……军中有流言,动摇军心。”

“什么流言?”

“流言说,”陆小凤看着沈渊,目光深邃,“太子重伤难愈,德行有亏,已不堪储位。而陛下……年事已高,近来身体亦染微恙。暗示这大明天下,或将易主。”

沈渊心中猛地一沉!这流言何其恶毒!不仅打击前线士气,更是在动摇国本!这定然是晋王和“天尊”散布的!必须尽快想办法稳定军心,戳穿谣言!

然而,他现在自身难保,重伤在身,如何破局?

陆小凤似乎看出了他的困境,摸了摸胡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沈兄,你如今是这京城漩涡的中心,想杀你的人能从玄武门排到永定门。不过,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或许也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且,要破眼前之局,未必需要你亲自提刀上阵。”

“陆兄有何高见?”沈渊精神一振。

陆小凤嘿嘿一笑,凑近了些,低声道:“你可知道,谁最不希望晋王成功,最不希望朝廷动荡,也最有可能,帮你把这京城的水,搅得更浑,让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自己跳出来?”

沈渊心中一动,一个名字浮上心头。

陆小凤用指节敲了敲炕沿,吐出三个字:

“曹正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