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 第27章 科尔沁盟誓·皇太极的定心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章 科尔沁盟誓·皇太极的定心丸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八日夜,皇太极府邸的正厅内灯火通明,明黄色的绸缎从梁柱垂落,与厅内的青铜鼎、玉如意相映,透着与寻常府邸不同的贵气。厅中央的长桌上已摆好祭天的白哈达、银酒壶与盟书卷轴,索尼、鳌拜、冷僧机、觉罗色勒(正黄旗章京)、纳穆泰(正蓝旗章京)侍立两侧,目光灼灼地望向厅门——今日,是后金与科尔沁正式盟誓的日子,也是皇太极彻底拉拢科尔沁、调整议政殿策略的关键。

脚步声从厅外传来,鄂齐尔身着蒙古亲王袍,手持布木布泰签字的婚书,与吴克善、满珠习礼一同走进来,身后跟着科尔沁的几名核心将领。见皇太极身着明黄色镶龙纹旗装站在主位,三人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八贝勒!”

“免礼,”皇太极抬手,语气带着刻意的温和,“鄂齐尔使者、吴克善台吉、满珠习礼台吉,今日请你们来,是为了后金与科尔沁的盟誓——布木布泰格格已签婚书,我们的联盟,也该有份正式盟约作保。”

鄂齐尔连忙将婚书递上:“回贝勒,这是布木布泰格格亲笔签字的婚书,奥巴首领已认可这门婚事,盼着早日与后金结为秦晋之好。”

皇太极接过婚书,扫过上面的字迹,满意地点头,递给索尼:“收起来,交内务府存档。索尼,把拟好的盟约取来。”

索尼躬身应下,从袖中取出两份卷轴,展开后铺在长桌上——卷轴上用汉、蒙两种文字写着“后金-科尔沁盟约”,条款清晰:

1. 后金开放抚顺、开原互市,允许科尔沁商人免税交易;

2. 后金减免科尔沁部未来三年贡品,每年额外援助千匹战马;

3. 后金协助科尔沁部夺回蒙古东部牧场,压制察哈尔部林丹汗;

4. 科尔沁部承诺,两日后议政殿若白旗异动,即刻调两千骑兵进城支援;

5. 布木布泰嫁入后金后,皇太极需在掌权后封其为贵妃,子嗣可获两千旗属牛录。

“鄂齐尔使者,你看看这份盟约,是否符合我们之前商议的条款?”皇太极道。

鄂齐尔俯身细看,眼中渐渐露出喜色——条款比之前商议的更优厚,尤其是“每年千匹战马”,正是科尔沁急需的。他抬头道:“回贝勒,盟约条款十分周全,奥巴首领定会满意!”

吴克善也凑过来,指着“两千旗属牛录”的条款,笑道:“贝勒果然信守承诺,布木布泰若知道子嗣能获如此多的牛录,定会安心嫁入贝勒府。”

“这是自然,”皇太极道,“布木布泰格格是科尔沁的明珠,本贝勒定不会亏待她。今日盟誓后,我们便是一家人,后金的强盛,也是科尔沁的强盛。”

说着,他拿起银酒壶,为自己和鄂齐尔、吴克善、满珠习礼各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今日以酒为誓,后金与科尔沁永结盟好,若有违约,天诛地灭!”

“永结盟好,天诛地灭!”三人齐声应和,与皇太极一同饮下酒。随后,皇太极与鄂齐尔分别在两份盟约上签字,盖上各自的印玺——皇太极盖的是贝勒印,鄂齐尔盖的是科尔沁部的盟旗印。

盟誓完毕,皇太极请三人落座,侍女们奉上奶茶与烤羊腿。席间,皇太极话锋一转:“鄂齐尔使者,两日后议政殿,本贝勒有一事相托——若多尔衮、阿济格在殿上闹事,甚至动武,还请你们的蒙古骑兵从东门进城,配合正黄旗的鳌拜大人,控制议政殿外围,不让白旗的人增援。”

鄂齐尔躬身道:“贝勒放心,只要看到贝勒的‘龙旗’信号,蒙古骑兵半个时辰内就能进城!吴克善已命人备好战马,两日内随时待命。”

“好,”皇太极点头,又看向哲哲(此时已从后堂走出),“哲哲,两日后你陪布木布泰去议政殿,让她以‘科尔沁使者’的身份发言——就说‘汗王生前与奥巴首领商议时,从未提及殉葬之事,所谓遗诏,或许是八贝勒误听’,明白吗?”

哲哲一愣,随即明白皇太极的用意——让布木布泰模糊“遗诏真假”,混淆视听,弱化多尔衮的证据。她躬身道:“臣妾明白,两日后定会让布木布泰按贝勒的意思发言。”

“不是‘按我的意思’,”皇太极纠正,“是让她‘实事求是’——毕竟汗王确实没与奥巴首领提过殉葬,这话不算假,却能让中立贝勒怀疑遗诏的真实性来源,动摇他们支持多尔衮的决心。”

吴克善道:“贝勒考虑得周全!布木布泰以科尔沁使者身份发言,比我们这些将领更有说服力,中立贝勒定会信她的话。”

满珠习礼也道:“没错!只要能动摇中立贝勒,多尔衮的证据就算再充分,也难以形成‘多数质疑’的态势,两日后的殉葬议,定能顺利通过。”

皇太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的不仅是通过殉葬议,更是要让多尔衮在殿上孤立无援,彻底失去翻盘的可能。

就在这时,冷僧机匆匆走进来,在皇太极耳边低语几句。皇太极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众人道:“你们先坐着,本贝勒去去就回。”

走到后堂,皇太极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回贝勒,”冷僧机躬身道,“暗哨回报,多尔衮已命巩阿岱、锡翰率两百亲卫潜伏在驿馆周边,还加强了东门的伏兵,似是察觉蒙古骑兵可能进城——另外,代善已命岳托率五百正红旗亲卫,明日一早就去议政殿后方驻守,看样子是真要在殿上帮多尔衮。”

“代善……”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倒真敢赌!冷僧机,你去通知阿敏、莽古尔泰,让他们明日提前调兵——阿敏的镶蓝旗不仅要守左翼,还要分出五百人,去议政殿后方牵制岳托的正红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除了守右翼,还要派博尔晋率五百人,盯着希福的动向,若他敢在殿上出示证据,就当场拿下,说他‘通敌伪造’!”

“嗻!”冷僧机躬身应下。

皇太极又道:“鳌拜,你之前调去正门的正黄旗精锐,再增派五百人——正门是多尔衮的主力所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另外,让伊图从驿馆调两百人,去东门协助防守,若穆里玛的伏兵敢动,就先下手为强!”

“嗻!”鳌拜从后堂阴影处走出,躬身应下——他一直守在后堂,以防突发状况。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之前的部署太保守,现在有了科尔沁骑兵,我们没必要再留余地。两日后,本贝勒要让议政殿成为多尔衮的死地!”

与此同时,白旗大营的中军帐内,多尔衮正与阿济格、多铎、图尔格、伊尔登、穆里玛、拜音图、阿拜、汤古代、塔拜、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调整防务。帐外传来侍卫通报:“十四爷,暗哨回报,阿敏的镶蓝旗正往议政殿左翼增兵,似是要加强防守;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也有异动,博尔晋率部往右翼移动,可能要提前布防。”

阿济格皱眉:“八哥这是要提前合围?十四弟,不如我们也增兵正门,与他硬碰硬!”

“不可,”多尔衮摇头,“正门兵力已足够守住,增兵只会让我们陷入被动。图尔格,你让拜音图的外围守军,再往左翼移动三百步,牵制镶蓝旗的兵力;伊尔登,你从殿后调两百人,去右翼盯着博尔晋,防止他突袭希福。”

“嗻!”两人躬身应下。

多铎道:“十四哥,暗哨还说,伊图从驿馆调了两百人去东门,怕是要协助防守,我们的伏兵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穆里玛道,“末将已在东门的烽火台加派了火箭手,若伊图的人敢动,末将的轻骑半个时辰内就能回援,定能击退他们!”

多尔衮点头,目光落在沙盘上的“议政殿后方”:“萨哈廉传来消息,二伯明日会派岳托率五百正红旗亲卫驻守殿后,若阿敏的镶蓝旗敢牵制,岳托会协助我们——这样一来,我们的后路就更安全了。”

阿拜道:“十四弟,中立贝勒这边已准备妥当,两日后我们会按计划,先由汤古代质疑遗诏笔迹,再由塔拜要求召旗主议事,最后由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附和,形成‘多数质疑’的态势,定能拖延表决时间。”

“好,”多尔衮道,“希福那边,罗什已帮他将证据分成了三份,一份在殿上展示,一份交给萨哈廉转交给代善,一份留在大营备份——就算博尔晋敢动手抢证据,我们还有备份,能继续指证。”

众人点头,帐内的气氛虽因对方增兵而有些紧张,却依旧充满信心。

就在这时,苏玛拉姑走进来,躬身道:“十四贝勒,娘娘让奴婢来报,哲哲福晋已从八贝勒府邸返回驿馆,似是与鄂齐尔、吴克善商议两日后的发言内容——娘娘担心布木布泰会在殿上帮八贝勒说话,让您多加提防。”

“布木布泰……”多尔衮沉吟片刻,“她若真的帮八哥,也在意料之中。图尔格,你让潜伏在驿馆周边的巩阿岱、锡翰,密切关注布木布泰的动向,若她有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嗻!”图尔格应下。

苏玛拉姑又道:“娘娘还说,两日后她会亲自带着汗王手谕原件去议政殿,让您放心,手谕已用密盒装好,由乌兰和苏纳的亲卫护送,绝不会出任何差错。”

“知道了,”多尔衮道,“你回去告诉额娘,两日后我会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不让她受任何伤害。”

苏玛拉姑应下,转身离去。帐内,多铎道:“十四哥,布木布泰若真在殿上帮八哥,我们该如何应对?她是科尔沁使者,她的话可能会影响中立贝勒的判断。”

“简单,”多尔衮道,“若她发言模糊遗诏真假,你就站出来,质问她‘身为科尔沁使者,为何不关心汗王遗诏的真实性,反而帮八贝勒混淆视听’——把话题引到‘她被迫联姻、身不由己’上,让中立贝勒怀疑她发言的动机。”

“好主意!”多铎眼前一亮,“这样一来,不仅能反驳她的话,还能让大家知道八哥是用联姻逼迫科尔沁,一举两得!”

阿济格道:“十四弟想得周全!两日后,就算布木布泰帮八哥,我们也有应对之策,定能揭穿八哥的阴谋!”

多尔衮点头,目光扫过帐内众人:“两日后的议政殿,是我们与八哥的终极较量,容不得半点差错。现在,大家都去歇息,养精蓄锐,明日一早,我们再最后检查一遍防务。”

众人齐声应下,陆续离去。帐内只剩下多尔衮和多铎,多铎看着沙盘上的盟约标记,道:“十四哥,你说八哥会不会已经和科尔沁签了正式盟约?我们的暗哨一直没查到具体内容,只知道鄂齐尔和吴克善去了八哥府邸。”

“签了又如何?”多尔衮道,“盟约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若两日后我们能揭穿遗诏的阴谋,八哥的权势便会崩塌,科尔沁为了自身利益,定会重新考虑立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专注于殿上的证据,而不是纠结于科尔沁的盟约。”

多铎点头,不再多言。帐外,夜色渐深,白旗的巡逻士兵仍在往来穿梭,甲胄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皇太极府邸的正厅内,盟誓已近尾声。鄂齐尔起身道:“八贝勒,盟约已签,本使者也该回驿馆了,需提前通知蒙古骑兵,明日做好进城的准备。”

“好,”皇太极点头,命冷僧机护送三人回驿馆,“记住,两日后看到‘龙旗’信号,再进城——若没有信号,就算听到动静,也不要轻举妄动。”

“贝勒放心,”鄂齐尔躬身道,“我们定按约定行事!”

三人离去后,哲哲走到皇太极身边:“贝勒,布木布泰那边,臣妾明日再去驿馆一趟,叮嘱她两日后的发言,确保万无一失。”

“不必,”皇太极道,“伊图会盯着她,你明日只需陪她去议政殿即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 两日后的策略——索尼,你把‘笔迹相符’的核查记录再完善一遍,尤其是‘赤’字的对比,要让所有人都觉得遗诏是真的;鳌拜,你去正门部署增派的士兵,确保明日一早就能到位。”

“嗻!”两人躬身应下。

皇太极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白旗大营,眼中满是得意:“多尔衮,两日后议政殿,本贝勒倒要看看,没有蒙古援军、没有中立贝勒的支持,你还能翻出什么花样!这后金的汗位,终究是我的!”

白旗大营的中军帐内,多尔衮仍在沙盘前,指尖在“议政殿”的标记上轻轻划过。图尔格走进来,躬身道:“十四爷,拜音图的外围守军已往左翼移动,伊尔登也从殿后调了人去右翼;穆里玛的伏兵已备好火箭,就等两日后的到来。”

“好,”多尔衮道,“你也去歇息吧,两日后还有硬仗要打。”

图尔格应下,转身离去。帐内只剩下多尔衮一人,烛火摇曳中,他的身影在沙盘上投射出长长的影子。他知道,两日后的议政殿,不仅是为了额娘和白旗,更是为了改变后金的命运——这一次,他绝不会输。

“十四哥,夜深了,你也早点歇息吧!”多铎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多尔衮应了一声,目光再次落在沙盘上,心中默念:八哥,两日后,我们议政殿见。

帐外,白旗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决战。而皇太极府邸内,正黄、镶蓝、正蓝三旗的将领已收到新的部署命令,科尔沁的使者也在驿馆内安排着骑兵进城的事宜——一场决定后金命运的风暴,已近在眼前。

“贝勒,所有部署都已安排妥当,”鳌拜走进正厅,对皇太极道,“两日后,定能让多尔衮插翅难飞!”

皇太极点头,拿起桌上的盟约,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笑容:“很好。两日后,本贝勒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谁才是后金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