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 > 第144章 帝念旧情怜子意 强撑病体议攻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帝念旧情怜子意 强撑病体议攻锦

崇德四年三月十八,豪格府中偏院,往日操练的校场空无一人,只有几面正黄旗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动。豪格坐在石阶上,手中握着一壶酒,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中的烦闷。自朝议被驳回攻锦请求后,他便闭门不出,连正黄旗的军务都交给了图尔格打理。

“贝勒爷,天凉了,您还是回屋吧。”伊尔登拿着一件披风走过来,轻轻搭在豪格肩上,“图尔格大人刚从营中回来,说明军在锦州外围的巡逻比之前频繁了,祖大寿还派人加固了城墙,看来是在防备我们进攻。”

豪格没有回头,只是苦笑一声:“防备?他们哪里是防备我,是防备多尔衮吧。现在整个盛京谁不知道,我豪格就是个丧家之犬,连父皇都不愿再信我了。”

“贝勒爷,您不能这么说!”图尔格也走了过来,语气急切,“正黄旗的兄弟们还等着您带他们立功呢!谭泰那厮虽然投靠了索尼,但还有不少牛录章京是忠于您的,只要您肯振作,我们还有机会!”

豪格摇了摇头,将酒壶扔在地上:“机会?代善二伯不肯支持我,父皇驳回了我的请求,庄妃和多尔衮在暗中算计我,我还有什么机会?或许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只配当个鲁莽的武夫,成不了大事。”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侍卫的声音:“贝勒爷,宫中太监李进忠来了,说是陛下召您即刻入宫。”

豪格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又很快黯淡下去:“父皇召我?怕是要斥责我吧。”

伊尔登道:“贝勒爷,不管陛下是斥责还是安抚,您都该去。这是您唯一能见到陛下的机会,好好跟陛下说说,或许陛下会回心转意。”

豪格沉吟片刻,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走,去宫里。”

清宁宫暖阁内,皇太极靠在软榻上,脸色比往日更加苍白。他手中拿着一枚玉簪,那是豪格母妃乌拉那拉氏生前最喜欢的饰物,如今玉簪的棱角已被摩挲得光滑。乌拉那拉氏是他的第一任大妃,温柔贤淑,却在豪格十岁时病逝,自那以后,他对豪格便多了几分怜爱,即便豪格屡屡犯错,也舍不得重罚。

“陛下,豪格贝勒到了。”李进忠轻声禀报。

皇太极收起玉簪,摆了摆手:“让他进来。”

豪格走进暖阁,见皇太极靠在软榻上,气息微弱,心中一酸,连忙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皇太极看着他,见他衣衫不整,头发凌乱,眼中满是疲惫,心中的怜悯更甚。他招了招手:“过来,到父皇身边来。”

豪格走到软榻前,低下头,不敢看皇太极的眼睛:“父皇,儿臣知道错了,不该在朝议上与郑亲王争执,不该急功近利请求攻锦,请父皇降罪。”

皇太极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拍了拍豪格的肩膀:“豪格,父皇知道你心里苦。宁远战败,你想戴罪立功,父皇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太急了,没考虑到将士们的感受,没考虑到前线的实际情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你母妃生前最疼你,总说你性子急,要我多教导你。可惜她走得早,没能看到你长大成人。这些年,父皇对你严格,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宗室亲王,将来能为大清分忧。”

豪格听到“母妃”二字,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父皇,儿臣对不起您,对不起母妃,儿臣让你们失望了。”

皇太极伸出手,轻轻抱了抱豪格。他的手臂很轻,却带着父爱的温度,豪格再也忍不住,趴在皇太极的肩头哭了起来:“父皇,儿臣真的想为大清立功,真的想证明自己……”

皇太极拍着他的背,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豪格有勇无谋,却也心疼他的执着。他想起乌拉那拉氏临终前的嘱托,让他好好照顾豪格,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豪格,别哭了。父皇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也知道你想立功。这样吧,父皇强撑着病体,亲自带你去攻打锦州,帮你戴罪立功。”

豪格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父皇,您的身体……”

“没事。”皇太极摆了摆手,“父皇还撑得住。锦州是大清入关的关键,必须拿下。有父皇在,将士们的士气会高涨,祖大寿也不足为惧。”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不过,攻打锦州需要兵力和谋略,多尔衮手握正白旗、镶白旗,又熟悉锦州的地形,我们需要他的帮助。”

豪格脸色一变:“父皇,多尔衮心思深沉,不可信!他肯定会趁机算计我们,不能让他参与攻锦!”

“我知道他不可信。”皇太极道,“但现在大清的兵力,一半在他手中,若没有他的支持,我们很难拿下锦州。再者,有父皇在,他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可以让他率正白旗、镶白旗从侧翼进攻,你率正黄旗从正面强攻,济尔哈朗率镶蓝旗守粮道,互相牵制,他就算想算计,也没有机会。”

豪格沉默片刻,知道皇太极说得有道理。他虽然不相信多尔衮,但为了拿下锦州,为了戴罪立功,只能同意:“儿臣听父皇的。只是父皇,您的身体……”

“放心吧,父皇会照顾好自己的。”皇太极道,“你回去后,即刻整饬正黄旗,挑选精锐将士,准备攻打锦州。三日后,朕会召集代善二哥、济尔哈朗、多尔衮等人,商议攻锦的具体事宜。”

“儿臣遵令!”豪格躬身道,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知道,这是父皇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必须好好珍惜。

豪格离去后,皇太极靠在软榻上,咳嗽了几声,指缝间渗出一丝血迹。李进忠连忙递上帕子:“陛下,您没事吧?要不要传太医?”

“不用。”皇太极摆了摆手,脸色苍白如纸,“传朕旨意,召代善、济尔哈朗即刻入宫。”

半个时辰后,代善和济尔哈朗走进暖阁,见皇太极脸色难看,连忙躬身行礼:“陛下,您召我们前来,有何要事?”

皇太极道:“二哥,济尔哈朗,朕决定三日后攻打锦州,亲自率军出征,让豪格戴罪立功。”

代善和济尔哈朗皆是一惊,代善道:“陛下,你的身体怎么能率军出征?太医说你的肺疾已入肌理,需安心休养,不能劳累。”

济尔哈朗也道:“陛下,攻锦之事可以暂缓,等您身体好转后再议。豪格贝勒虽然有错,但也不必急于一时让他戴罪立功,万一您的身体出现意外,大清就危险了!”

皇太极摇了摇头:“朕意已决。豪格是朕的长子,不能让他一直消沉下去。锦州是大清入关的关键,必须拿下。朕知道自己的身体,或许这是朕最后一次为大清出力了,朕想帮豪格一把,也想为大清的将来铺铺路。”

他顿了顿,道:“朕决定启用多尔衮,让他率正白旗、镶白旗从侧翼进攻。二哥,你率正红旗、镶红旗驻守盛京,确保后方稳定;济尔哈朗,你率镶蓝旗守粮道,防止明军袭扰。你们觉得如何?”

代善沉默片刻,道:“陛下,多尔衮心思深沉,豪格与他素来不和,两人在一起,怕是会起冲突。”

“朕知道。”皇太极道,“所以朕会亲自坐镇中军,协调他们的行动。有朕在,他们不敢乱来。再者,让他们一起攻锦,也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避免一方独大。”

济尔哈朗道:“陛下考虑周全。只是您的身体……”

“朕会带太医随行,不会有事的。”皇太极道,“你们回去后,即刻整饬兵马,准备粮草。三日后,在城外校场集合,商议攻锦的具体事宜。”

代善和济尔哈朗见皇太极态度坚决,知道劝不动,只能躬身应道:“臣遵令!”

两人离去后,皇太极靠在软榻上,闭上眼睛,心中满是疲惫。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这次攻锦,或许是他最后的机会。他不仅要帮豪格戴罪立功,还要为大清的将来安排好一切,不能让多尔衮有机可乘。

睿亲王府书房内,多尔衮正与范文程、多铎、刚林商议事情。侍卫进来禀报:“王爷,宫中太监李进忠来了,说是陛下召您即刻入宫。”

多尔衮心中一动,与范文程对视一眼,道:“让他进来。”

李进忠走进书房,躬身道:“睿亲王,陛下召您即刻入宫,商议要事。”

“知道了。”多尔衮道,“劳烦公公稍等,我即刻随你入宫。”

李进忠告退,多铎道:“十四哥,陛下突然召你入宫,怕是与攻锦之事有关。豪格之前请求攻锦被驳回,现在陛下又召你,难道是想启用你?”

范文程道:“王爷,不管陛下召您何事,您都需小心应对。豪格失势后,陛下或许想借攻锦之事,让您与豪格互相牵制,同时也想利用您的兵力拿下锦州。”

多尔衮点头:“范先生说得对。陛下心思深沉,不会轻易信任任何人。我去宫中看看,你们在此等候消息。”

半个时辰后,多尔衮来到清宁宫暖阁。见皇太极靠在软榻上,脸色苍白,连忙躬身行礼:“陛下,臣多尔衮参见陛下。”

皇太极摆了摆手:“起来吧。朕召你前来,是有要事与你商议。朕决定三日后攻打锦州,亲自率军出征,让豪格戴罪立功。朕想让你率正白旗、镶白旗从侧翼进攻,协助豪格拿下锦州。”

多尔衮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陛下,您的身体不适宜率军出征,攻锦之事可以暂缓,等您身体好转后再议。”

“朕意已决。”皇太极道,“锦州必须拿下,豪格也需要这个机会。你是大清的亲王,手握重兵,理应为本朝分忧。你愿意率军出征吗?”

多尔衮躬身道:“臣身为大清亲王,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只要陛下下令,臣定率正白旗、镶白旗将士,誓死攻打锦州,协助豪格贝勒戴罪立功。”

皇太极点了点头:“很好。三日后,你率正白旗、镶白旗将士在城外校场集合,商议攻锦的具体事宜。记住,此次攻锦,以豪格为主,你为辅,不可擅自行动,更不能与豪格发生冲突。”

“臣遵令!”多尔衮躬身道,心中却冷笑不已。他知道皇太极是想让他和豪格互相牵制,可他怎么可能甘心为辅?等攻锦开始后,他自有办法掌控局势,让豪格成为他的垫脚石。

皇太极又道:“你回去后,即刻整饬正白旗、镶白旗,挑选精锐将士,准备粮草和军械。马光远的造炮工坊会优先为你提供火炮,确保你有足够的军械攻打锦州。”

“臣遵令!”多尔衮道。

“好了,你回去吧。”皇太极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多尔衮躬身告退,走出暖阁,心中暗道:皇太极,你想利用我帮豪格戴罪立功,却不知你这是在给我机会。等攻锦开始后,我会让你知道,谁才是大清真正的主人。

回到睿亲王府,多尔衮将皇太极的决定告诉了范文程、多铎和刚林。多铎道:“十四哥,皇太极让你为辅,豪格为主,这也太欺负人了!我们手中有正白旗、镶白旗,凭什么要听豪格那厮的指挥?”

“十五弟,稍安勿躁。”多尔衮道,“皇太极让我为辅,不过是想让我和豪格互相牵制。等攻锦开始后,我自有办法架空豪格,掌控军权。”

范文程道:“王爷,此次攻锦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借攻打锦州的名义,扩充兵力,彻底把蒙古部落掌控。”

刚林道:“王爷,马光远的造炮工坊优先为我们提供火炮,这也是个好消息。有了足够的火炮,我们就能在攻锦中立下大功,获得陛下的信任,同时也能让将士们对我们更加信服。”

多尔衮点头:“你们说得对。多铎,你即刻去正白旗、镶白旗大营,整饬兵马,挑选精锐将士,准备粮草和军械。范文程,你去造炮工坊,告诉马光远,让他尽快为我们提供火炮,越多越好。刚林,你去联络喀喇沁、察哈尔等蒙古部落,让他们派骑兵协助我们攻打锦州,许以战后扩大草场的承诺。”

“属下遵令!”三人躬身应道。

多铎和刚林离去后,范文程道:“王爷,皇太极亲自率军出征,他的身体怕是撑不了多久。若他在攻锦途中出现意外,储位之争定会提前爆发。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在陛下驾崩后,能掌控局势。”

多尔衮道:“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阿尔津会随我一起出征,负责监视豪格和济尔哈朗的动向;图赖会留在盛京,掌控粮库和造炮工坊;阿济格会率部分正白旗驻守义州,确保粮道安全。只要皇太极出现意外,我们就能迅速掌控盛京和前线的局势。”

范文程道:“王爷考虑周全。只是庄妃娘娘那边,我们还需保持联系。她要扶持福临,我们也同意了,若皇太极驾崩,豪格福临定定会产生冲突。我们要更大的权益,才能保证我们的实力。”

“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了,这种君子之谋,有如废纸一张。”多尔衮道,“庄妃娘娘想扶持福临,就看她能够给什么更大的筹码,她也只是算计的一环。定会在皇太极驾崩后与豪格争夺储位。”

范文程点头:“王爷高见!”

永福宫偏殿内,庄妃正看着苏麻喇姑送来的密报,上面写着皇太极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锦州,启用多尔衮协助豪格的消息。她放下密报,脸色凝重:“没想到皇上竟然会亲自率军出征,还启用了多尔衮。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苏麻喇姑道:“娘娘,皇太极亲自出征,豪格有了皇上的支持,若能在攻锦中立下军功,定会重新获得陛下的信任,到时候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多尔衮也参与攻锦,他手握重兵,若在攻锦中掌控军权,怕是会更加难以控制。”

庄妃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豪格立功,同时也要提防多尔衮掌控军权。苏麻喇姑,你即刻去索尼府中,让他派人去锦州前线,收集豪格和多尔衮的动向,若他们在攻锦中出现失误,及时禀报。同时,让他联络希福、刚林,让他们在朝堂上散布‘皇太极身体不适,不宜率军出征’的消息,引发宗室对攻锦的担忧。”

“奴婢遵令!”苏麻喇姑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庄妃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暗道:皇太极,你为了豪格,竟然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一去,盛京的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尔衮和豪格,这两只老虎放在一起,迟早会互相撕咬。而我,会在他们撕咬的时候,为福临铺好登基的道路。

不多时,索尼来到永福宫。庄妃将密报递给索尼,道:“索尼大人,皇上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锦州,启用多尔衮协助豪格。你怎么看?”

索尼道:“娘娘,皇上亲自出征,豪格若能立功,定会翻身。多尔衮参与攻锦,若掌控军权,恐会威胁到福临阿哥的地位。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

“我已经让苏麻喇姑告诉你了,让你派人去锦州前线收集他们的动向。”庄妃道,“另外,你还要想办法拖延攻锦的时间。马光远的造炮工坊不是说铜料不足吗?你可以让他以‘铜料未到,火炮未足’为由,上书陛下,请求暂缓攻锦。济尔哈朗之前也说过‘需整军待时’,你可以联络他,让他也上书陛下,请求暂缓攻锦。”

索尼道:“娘娘考虑周全。臣即刻去办。马光远那边,臣会亲自去一趟,让他上书陛下。济尔哈朗那边,臣也会派人去联络,让他出面劝阻陛下。”

庄妃点头:“很好。你去吧,务必尽快办好。若能拖延攻锦的时间,我们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收集豪格和多尔衮的罪证,为福临阿哥铺路。”

索尼躬身道:“臣遵令!娘娘放心,臣定不会让您和福临阿哥失望。”

索尼离去后,庄妃坐在梳妆台前,拿起那枚多尔衮赠予的墨玉扳指,心中暗道:多尔衮,我不会让你得逞的。豪格,你以为有父皇的支持就能翻身吗?你的末日,还没到呢。

她放下扳指,对身边的宫女道:“备轿,我要去清宁宫探望陛下。”

宫女躬身应道:“是!”

庄妃知道,她必须去看看皇太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要想办法阻止攻锦。这不仅是为了福临,也是为了她自己。她不能让豪格和多尔衮得逞,她要让福临成为大清的皇帝,让自己成为大清最有权势的女人。

走到清宁宫门口,庄妃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殿门。她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