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83章 产妇护理包下乡:岭南村医接生,产妇免路费送郡医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章 产妇护理包下乡:岭南村医接生,产妇免路费送郡医院

岭南竹林村的清晨,雾气弥漫,水汽朦胧,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村医陈阿婆刚刚将最后一个产妇护理包整齐地摆放在陶柜中,就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由远及近,仿佛带着一种急迫和慌乱。

陈阿婆心头一紧,急忙转身,只见阿香的男人阿强扛着一把竹椅,一路小跑着冲进院子。

他的额头挂满了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那件粗布衫。

“陈阿婆!快!阿香要生了!

她疼得直哭,俺们都急得没了主意!”

阿强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竹椅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咚咚”的响声,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气氛增添几分焦急。

陈阿婆见状,立刻抓起陶柜上的产妇护理包。

这个护理包是她精心准备的,上面印着“大秦农科监制”的红印,显得格外醒目。

包里装着各种必备的物品,有消毒麻布、益母草汤、婴儿襁褓,还有一张双语应急指南。

陈阿婆一边匆匆往外跑,一边安慰阿强道:“别慌!这护理包里啥都有,俺这就去看看阿香。

你先把竹椅放稳当些,让阿香靠坐着,会舒服些。”

到了阿香家,竹楼里满是阿香的痛呼声。陈阿婆把护理包放在竹桌上,先倒出一碗温好的益母草汤:

“阿香,先喝口汤,补力气,这汤是农科配的,能帮你顺气,比老辈人用的红糖水管用。”

阿香咬着牙喝了汤,缓过一口气,抓着陈阿婆的手:“陈阿婆,俺怕……以前村里阿花难产,就是没来得及送医院……”

“现在不一样了!”

陈阿婆打开消毒麻布,用温水泡软,“你看这布,都是煮过消毒的,比以前的粗布干净,

要是真难产,互助社有货车送郡医院,一分路费都不用花,稳当得很。”

阿强在旁边搓着手,眼里满是焦虑:“真能免路费?

郡医院离这儿有三十里,以前雇马车要五十钱,俺们哪掏得起……”

“大秦的政策!

产妇送郡医院都免路费!”

陈阿婆边帮阿香检查边说,“去年阿林家媳妇难产,就是互助社的李小哥开货车送的,半个时辰就到了,母子都平安。”

折腾到正午,阿香的宫缩越来越密,可胎儿的位置却偏了。

陈阿婆摸了摸阿香的肚子,脸色沉下来:“阿强,得送郡医院!

胎儿胎位不正,俺这儿的工具不够,再耽误就危险了!”

阿强一听就慌了,赶紧往外跑:“俺这就去叫互助社的人!”

没等阿强跑远,院外就传来货车的“突突”声——李小哥驾着墨家造的轻便货车来了,车斗里铺着软稻草,还放着一床新棉被。

“陈阿婆!俺听说阿香要生,提前把车开来了!”

李小哥跳下车,手里拿着一张绿色的通行票,“这是郡医院的免路费凭证,路上关卡都不拦,半个时辰准到。”

陈阿婆赶紧帮阿香裹上棉被,扶着她坐上货车:“阿香,忍忍,货车稳,不颠,到了医院就好了,护理包俺也带着,应急的东西都有。”

阿香斜倚在柔软的稻草堆上,身体因为疼痛而微微颤抖着,眉头紧紧皱起。

尽管如此,她还是强忍着痛苦,对陈阿婆和李小哥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并点了点头说道:

“谢谢陈阿婆,谢谢李小哥……俺以前总是特别害怕生孩子,但是现在有你们在身边,俺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也不那么害怕了。”

货车缓缓地驶入了竹林道,道路两旁的竹子郁郁葱葱,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李小哥驾驶着货车,特意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避开路上的坑洼和凸起。

他一边专注地开车,一边对阿香解释道:“这货车可是墨家专门改造过的哦,减震效果特别好,比一般的马车要平稳得多呢。

上次我送一位产妇去医院,她一路上都觉得挺舒服的,还说这车子比马车稳当多了,没那么颠簸。”

陈阿婆从护理包里掏出一块干净的麻布,帮阿香擦汗:“再喝口益母草汤,补补力气,到了医院,医生都是学过接生的,比俺有经验。”

半个时辰后,货车稳稳停在郡医院门口。

早等在这儿的王医生赶紧迎上来,推着轮床:“快!进产房!陈阿婆,护理包的应急措施做得好,没耽误时间。”

阿强跟着跑进去,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想起去年阿花难产时,全村人都没辙,

最后还是没保住孩子,现在有护理包、有免路费货车,有医院的医生,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心慌。

傍晚时分,产房里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

王医生走出来,笑着对阿强说:“母子平安!是个胖小子,阿香的身子也没事,多亏送得及时,护理包的益母草汤也帮着稳住了体力。”

阿强冲进产房,看着阿香怀里的孩子,眼泪都掉下来了:“谢谢医生!

谢谢陈阿婆!谢谢李小哥!要是没有你们,俺们娘俩……”

陈阿婆拍了拍他的肩:“这都是大秦的好政策!

护理包下乡,免路费送医,就是为了让咱们岭南的产妇都平安,以后村里再有孕妇,俺都给她们发护理包,提前教应急法子。”

李小哥也笑着说:“以后你们要是想带孩子去郡里复查,也找俺,货车随时能送,还是免路费!”

三天后,阿强带着阿香和孩子回村。刚到竹林村,村民们就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郡医院咋样?

真免路费?”“护理包好用不?俺家阿妹下个月也要生了!”

阿香抱着孩子,笑着说:“医院好得很!

医生专业,货车也稳,护理包的益母草汤帮了大忙,你们要是有产妇,尽管找陈阿婆,找互助社,啥都不用愁!”

陈阿婆趁机把剩下的护理包分给村里的孕妇,手里拿着应急指南:

“这指南上有难产的征兆,有送医的电话,你们记好,别等急了才找俺,早准备早安心。”

夕阳照在竹楼顶上,阿香怀里的孩子睡得正香,村民们拿着护理包,脸上满是踏实的笑。

陈阿婆望着远处的互助社货车,心里清楚——这产妇护理包,这免路费货车,不仅保住了母子平安,

更把“医道同心”的暖,送进了岭南每个产妇的心里,让竹林村的日子,越来越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