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74章 异族特产展:岭南织锦、安息香料同展,顾客争相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异族特产展:岭南织锦、安息香料同展,顾客争相买

咸阳异族商区的晨光刚漫过展会的木牌楼,阿珠就踩着露水往自己的摊位跑,

怀里抱着刚熨平的岭南织锦——红底绣稻穗的、蓝底绣孔雀的,每匹都用巧成城的防潮布裹着,生怕被晨雾打湿。

她的摊位紧挨着阿巴斯的香料铺,阿巴斯正把乳香、没药摆进墨家造的玻璃罐里,阳光透过玻璃,

把香料照得泛着琥珀色的光,香味飘得满展会都是。

“阿珠,你的织锦真好看!

俺帮你挂在可调货架上,这样顾客看得清楚!”阿巴斯用生硬的秦话喊,伸手接过阿珠手里的织锦,小心翼翼地挂在货架的挂钩上。

阿珠笑着道谢,刚把双语价目表贴好,就有顾客围过来——是卖布的王婶,她盯着蓝底孔雀纹的织锦,

眼睛都亮了:“阿珠姑娘,这织锦多少钱一匹?俺想给闺女做嫁妆,这孔雀纹喜庆!”

“一百二十钱一匹,用商票付能便宜五钱!”

阿珠赶紧介绍,还拿起织锦给王婶看,“您看这针脚,都是俺们岭南姑娘手工绣的,洗了也不褪色。”

王婶掏出商票递过去:“给俺来两匹!再帮俺选匹红的,配着做个盖头,闺女肯定喜欢!”

阿珠刚把织锦包好,赵货郎就挤了过来,手里还攥着刚买的安息乳香:“阿珠,给俺来一匹稻穗纹的!

俺媳妇说想做件外衫,稻穗纹看着接地气,还能想起润疆的麦田。”

“赵大哥,您来得巧,稻穗纹的只剩三匹了!”

阿珠帮赵货郎叠好织锦,“这织锦透气,夏天穿凉快,您媳妇肯定满意。”

展会中央的舞台上,市署的老陈正拿着扩音筒喊:“各位乡亲,异族特产展今天开集!

岭南的织锦、安息的香料、罗马的橄榄油、胶东的海带,应有尽有,大家慢慢选,有疑问找身边的双语联络员!”

就在阿巴斯的话音刚刚落下的瞬间,仿佛是受到了某种神奇力量的召唤一般,更多的顾客如潮水般涌进了他的香料铺。

原本略显空旷的店内一下子变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这喧闹的场景中,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

原来是卖粥的吴大娘,她正踮起脚尖,费力地呼喊着阿巴斯的名字:

“阿巴斯,给俺来二两乳香!俺想煮乳香粥,上次喝了一次,俺那孙娃直说比普通粥香呢!”

阿巴斯听到吴大娘的声音,连忙从忙碌中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迅速拿起小秤,熟练地称出二两乳香,然后用一张干净的纸将其包好,递给吴大娘。

与此同时,阿巴斯还不忘从柜台下面取出一张活字印刷的说明书,一并递给吴大娘,并细心地嘱咐道:

“大娘,这是煮乳香粥的法子,您拿好。

放一小勺乳香就够啦,可别放多了哦,不然香味会太浓,反而影响口感呢。”

吴大娘接过说明书,笑着说:“还是你细心!

俺上次自己煮,放多了乳香,粥都有点苦,这次有说明书,肯定能煮好!”

正忙着,罗马商人马可带着伙计走过来,他盯着阿珠的织锦,又闻了闻阿巴斯的香料,用生硬的秦话问:

“阿珠姑娘,阿巴斯,你们的织锦和香料,能运到罗马吗?俺的商队下个月回罗马,想带些回去卖!”

阿珠听到马可的话后,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兴奋地说道:

“当然可以啦!俺可以多带一些织锦,然后用防潮布把它们仔细地包裹好,这样就绝对不会受潮啦!”

阿巴斯见状,也连忙点头表示赞同,他急切地说:

“俺的香料都是用玻璃罐密封保存的,就算运到罗马那么远的地方,也绝对不会散味的!俺可以给你算便宜一点哦,不过你下次得帮俺带一些罗马的橄榄油回来哦!”

马可听了两人的话,心中十分高兴,他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开心地叫道:“太好了!那俺要五十匹织锦,还有二十斤香料,俺现在就用商票付定金!”

展会的人越来越多,阿珠的织锦很快卖了大半,她赶紧让隔壁摊位的商贩帮忙看摊,自己跑回商区的仓库,

再抱几匹织锦过来——仓库里的织锦都是她特意从岭南带来的新样式,还有几匹绣着大秦的驰道图案,是她专门让部落的姐妹绣的。

“阿珠姑娘,这驰道图案的织锦真特别!”

刚赶来的公子欣指着织锦,笑着说,“把大秦的驰道和岭南的花纹绣在一起,一看就知道是‘大秦无分内外’。”

阿珠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俺想让大家知道,岭南也是大秦的一部分,俺们的织锦,也能绣大秦的东西。”

公子欣点点头,拿起一匹织锦:“给俺来两匹,一匹送太学的博士,一匹留着给赢泽做件小外衫,让他知道岭南的织锦有多好看。”

阿巴斯的香料也卖得火热,安息的商人还特意赶来,给阿巴斯送了新的没药:

“阿巴斯,这是今年新产的没药,比去年的更纯,你在展会上卖,肯定受欢迎!”

阿巴斯接过没药,赶紧打开一罐,香味更浓了,周围的顾客都围过来:“给俺来一两!”“俺要三两,给俺娘涂伤口!”

夕阳西下时,阿珠的织锦卖得只剩五匹,阿巴斯的香料也卖了大半。

两人坐在摊位前歇脚,阿珠数着手里的商票,笑着说:“下次展会,俺要带更多织锦,还要教部落的姐妹绣更多大秦的图案。”

阿巴斯也点头:“俺也要多带香料,还要带安息的烤饼,让大秦的百姓尝尝安息的味道,就像你们的竹筒饭一样好吃!”

老陈路过摊位,看到两人的收获,笑着说:“你们这就是展会的意义!

让异族的特产走进大秦,让大秦的百姓了解异族的文化,这样大家才能真正‘无分彼此’,日子过得更热闹!”

阿珠和阿巴斯对视一眼,都笑了——展会的灯光渐渐亮起,照在剩下的织锦和香料上,也照在两人满是期待的脸上。

他们知道,下次的异族特产展,一定会更热闹,会有更多异族的好东西走进大秦,也会有更多大秦的货物走向异族,让丝路的驼铃声,永远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