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轮回井:渣男劫 > 第77章 效仿尧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欣龙行虎步而来,身后跟着一队羽林军。众人慌忙跪迎,太皇太后也只得起身相迎。皇帝径直走到董贤身边,亲手扶起他:贤卿受委屈了。

太皇太后脸色难看:皇帝怎么来了?

刘欣微笑:朕听闻太皇太后设宴款待董爱卿,特地来看看。他环视亭中众人,怎么,不欢迎朕?

无人敢应。刘欣牵着董贤的手:朕还有政务与董爱卿商议,先行告退。说完,竟不顾太皇太后铁青的脸色,带着董贤扬长而去。

回宫路上,董贤低声道:陛下,这样会激怒太皇太后的……

刘欣目光冰冷:朕忍他们很久了。贤卿,从今日起,你要替朕起草一份名单,列出傅、王两家在朝中所有党羽。

当夜,傅皇后在椒房殿摔碎了所有能摔的东西。而长信宫中,太皇太后王政君召来王莽、傅喜和几位心腹大臣密议。

皇帝被董贤蛊惑,简直不可理喻。太皇太后沉声道,我们必须想办法除掉董贤。

傅喜犹豫道:太皇太后,董贤如今圣眷正隆,硬碰硬恐怕……

那就从他家人入手。太皇太后眼中闪过狠厉,哀家听闻董贤父亲董恭最近在云阳强买民田,闹出人命。派人去查,找到证据,看那董贤还如何嚣张!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侍卫慌张闯入:报——河西急报!匈奴十万大军压境,已攻破三座边城!

太皇太后手中佛珠啪地断裂,玉石珠子滚落一地。傅喜面色大变:边关告急,必须立刻禀报陛下!

然而此时的刘欣,正在董贤的府邸中,对着一幅大汉疆域图沉思。董贤在一旁研墨,小心翼翼地问:陛下,真要动傅、王两家的根本吗?

刘欣手指重重按在长安的位置上:不止他们。朕要借这次机会,彻底铲除外戚势力,重振皇权!他转向董贤,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贤卿,你愿意帮朕完成这千秋大业吗?

董贤望着皇帝狂热的神情,心中忽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但箭已在弦上,再无回头路。他缓缓跪下:微臣……愿肝脑涂地,助陛下成就大业。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雷声隆隆,仿佛上天对这场权力博弈发出的警告。

建平三年的初秋,河西急报如同惊雷般震动了整个长安城。匈奴十万铁骑南下,连破敦煌、酒泉、张掖三郡,边关告急的烽火昼夜不息。

未央宫宣室殿内,刘欣将急报重重摔在案几上:废物!全都是废物!边关守将是干什么吃的?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傅喜硬着头皮出列:陛下,当立即调集陇西、北地兵马驰援,同时命卫将军霍鸿率羽林军北上……

然后呢?刘欣冷笑,再来一场汉匈大战?国库空虚,拿什么支撑大军远征?汉匈之战打了多少年了?打的无非是钱粮,是意志。

殿内一片死寂。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陛下,微臣有一策,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站在武将行列中的董贤。他一身戎装,俊美的面容此刻显得格外坚毅。

刘欣眉头微挑:董爱卿有何妙计?

董贤深吸一口气:微臣想给宁胡阏氏王昭君写一封信。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丞相朱博忍不住讥讽道:董将军莫非以为一纸书信就能退匈奴十万雄兵?

董贤不卑不亢地回答道:王昭君虽远嫁匈奴,但终究是汉家女儿。当年她自愿和亲,为的就是两国和平。如今匈奴单于年迈,大权实际掌握在王昭君及其子手中。若能唤起她的故国之思……

刘欣眼中精光一闪:妙计!朕准了。

三日后,一封用锦缎包裹、熏着淡淡兰香的书信,由羽林军精锐护送,穿越烽火连天的边关,直抵匈奴王庭。

信中,董贤以最恳切的言辞写道:汉大司马董贤,敬问宁胡阏氏安好。阏氏离乡廿载,想必常望南天而思故国。长安梨花依旧,未央宫柳如昔,唯缺阏氏一袭红衣……今两国兵戈再起,生灵涂炭,想必非阏氏所愿。贤斗胆恳请阏氏念及当年和亲初心,劝单于止戈休兵。汉室愿重开边市,永结盟好……

信末,董贤还附上了一小包来自王昭君故乡秭归的泥土,以及一首她年少时最爱的《江南》曲谱。

当这封信送到王昭君手中时,这位已近四十的汉家女子颤抖着打开故乡的泥土,泪水潸然而下。当年她自愿请缨和亲,为的就是避免今日这般兵连祸结。

当夜,王昭君来到单于大帐,将董贤的信一字一句翻译给年迈的单于听。她取出随信带来的汉宫旧物——一面她当年从长安带走的铜镜,镜中映出她已染风霜的容颜。

大单于,王昭君柔声道,汉朝如今虽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与其两败俱伤,不如见好就收。汉帝已承诺重开边市,我们的子民更需要茶叶和丝绸,而非无休止的战争。

老单于抚摸着爱妻的长发,终于点了点头。

十日后,当汉朝援军刚刚抵达边关,却见匈奴大军已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队使者,呈上单于亲笔书信,表示愿重修旧好,重开边市。

消息传回长安,举朝震惊。刘欣在宣室殿上放声大笑:好!好一个董贤!一封信退十万兵,古之张仪、苏秦也不过如此!

他当即下旨,加封董贤为高安侯,食邑万户,赐金印紫绶。退朝后,刘欣兴奋地拉着董贤直奔上林苑。

秋日的上林苑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刘欣与董贤并肩站在高台上,远眺长安城的风景。

贤卿,你今日立下不世之功,刘欣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朕要重重赏你。说吧,你想要什么?哪怕是半壁江山,朕也舍得!

董贤慌忙跪下:微臣不敢!能为陛下分忧,已是莫大荣幸。

刘欣扶起他,忽然正色道:若朕……若朕想效仿尧舜,禅位于你,你当如何?

这句话如同一道霹雳,震得董贤魂飞魄散。他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额头抵在冰冷的石板上:陛下!此等玩笑万万开不得!微臣……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