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291章 果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中,宫中。

刚刚下朝的新君姬承凛满面疲惫之色,走进了偏殿之中御案后面一座,脸拉的和什么似的。

下朝之前,新君丢了个大人。

前朝末期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姬承颐他爹,那是真的不当人了,心里也有数,国朝快完蛋了,直接摆烂。

摆烂到什么程度呢,不止是各边军拖欠军饷,连京中和各道的官员俸禄也拖欠,拖最久的是东海那边,地方官府好多官员已经快两年没领过一文钱了。

被拖欠俸禄,文臣其实真的不在乎,只有清官在乎。

清官两袖清风,没任何除了俸禄以外任何进账渠道。

再看其他官员,朝廷俸禄发和不发没多大意义,那才几个钱啊,哪有削百姓来的快,来的多,当官就是顺带手的事,剥削百姓才是本职工作。

姬承凛刚登基没多久,现在叫新君,得过了元年年关才能摆脱这个称呼,等于是过了试用期算是正式工,当然现在也叫皇帝,毕竟暂时没人和他竞争岗位。

半个月前,姬承凛也是工作年限不够,在岗经验不足,出了一记昏招。

作为皇帝,他很清楚要靠官员治理天下,因此主动让刚回京的温宗博,在上朝的时候提了一件事,关于拖欠官员俸禄的事。

户部肯定是没钱的,国库穷的和什么似的,别说补上拖欠的,就是正常支出都有点难。

温宗博一提,没人吭声,就是没钱。

姬承凛大手一会,场面话说了一大通,反正大致意思就是万物皆是他的子民,甭管百姓还是官员,现在官员被拖欠那么多俸禄,这钱,他宫中出了。

本来吧,他打的主意挺好,收买人心嘛,他爹也就是前朝末期那老昏君哪点做的不好,他这新君就必须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

事,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

新君也是有倚仗的,牛犇之前回京带回来了五十万贯银票,唐云在南地那边连抄带讹诈弄来的。

这一看新君如此阔气,各部衙署,六部九寺都开始哭穷了。

哪里要修建土木工程、哪里遭灾了、哪里需要加大经济建设开山铺路修桥之类的。

新君那也是真的虎,龙椅上一坐,龙臂一挥,允,允,允,还是允,就一个要求,得让天下人知道,是他这位皇帝出的钱,是他这位皇帝爱惜子民,宁可自己不享受,也不能让他的子民吃苦。

官员们必须是是是,对对对的。

然后,今天上朝,兵部又提起一件事,说北边军需要在北关后面修个马场。

其他官员也出班了,就等着龙臂一挥,他们继续薅龙毛。

马场又没多少钱,姬承凛没多想,那必须允啊。

乐呵呵的允了一声,然后内侍周玄轻轻的告诉他,别尼玛允了,没钱了,皇库就剩下了四百来贯了。

当时龙椅上的天子,直接傻了,如遭雷击。

群群一看天子没钱了,二话不说,直接转身回班,大家散了吧,这冤大头没钱了,不用浪费感情了。

其实这事真不怪人家周玄,每天支出那么多,周玄都记着呢,一下朝就和天子说,今天又要支出多少多少。

新君听的都烦了,正陶醉在有钱大家一起花的仗义形象中,也早已沉迷在了群臣的恭维中,说什么五十万贯无所谓,反正是抄家抄来的。

然后,周玄就信了他的鬼话,以为天子真的没当回事。

“钱…怎就花销的这么快呢?”

之前豪爽无比的新君,翻看着账目,翻看着皇库的支出,一遍又一遍,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对,最终发现,的的确确是花没了,短短不到一个月,五十万贯,就剩四百来贯了。

周玄无声的叹了口气,新君还是吃了有文化的亏。

以前在王府的时候,王府中是有西席的,专门教数术的西席。

新君不爱学这玩意,就爱整些什么诗词歌赋的,事实证明姬承凛的确有天赋,文采斐然,文武双全,文化程度很高,但是吧,唯独数术和算学这方面是一窍不通,对支出、收入之类的,不能说没概念,反正没一个准确的认知。

但凡他少看点四书五经,多学点算学,那也不至于让群臣坑成这样。

好多钱的的确确该花,但不应该这么花,应该不断拉扯,不断压缩支出,一文钱掰成两半花,而不是一贯钱当做一文钱那么去花。

这么个花法,可不花的快吗。

“五十万贯,五十万贯,朕的五十万贯呐,就这么,就这么没啦?”

直到现在,新军还是无法接受事实。

周玄无言以对,懒得说,之前说了无数次,您省着点花,您悠着点,你计算着点,你特么还能不能听点人话…

都说了无数次了,新君不当回事,怪得了谁。

至少一刻钟,堂堂天子,至少耗费了一刻钟才接受了现实。

接受了现实的姬承凛抓起账本,直接扔向了周玄:“内侍内侍,你算个屁的内侍,钱都花完啦也不知提醒一番朕!”

周玄脸上那是一点意外之色都没有,微微一侧腰,躲了过去。

天子更怒:“你还敢躲!”

周玄没好气的说道:“陛下还是先署理政务为先,晚些再教训老奴不迟。”

“算你识相!”

新君重重哼了一声,看向地上堆积和小山一样的奏折,突然见到最上面放着两封信,密信。

“信从何来。。”

“南关。”

“哦?”新君双眼一亮:“莫不是唐将军回心转意了?”

迫不及待的新君将密信拆开,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面色有些莫名。

将信件放下,新君似是在思考什么,片刻后,又一字一字的看了一遍。

仔细看了一遍后,新君又打开了第二封信,第二封信很简短。

周玄见到新君不由皱起了眉头,轻声问道:“陛下,南关可是出了事?”

“倒是没有。”

新君摇了摇头,随即站起身,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着步。

也就是在这时,周玄才看到密信中放着一张纸条,落款是八弟。

“周玄。”

“老奴在。”周玄连忙小跑了过去。

“拟旨。”新君脸上再无犹豫之色:“雍城军器监监正唐云,奉旨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