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316章 弃笔从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军没有秘密,结果全是秘密。

唐云的核心团队,才是真正的没有秘密。

他和阿虎回了营区后,正好牛犇也在。

自从杜致微走了后,疾营不受牵连,之前抓的那些乱党余孽也送去京中了,这家伙又游手好闲了。

见到唐云回来了,牛老四凑上前乐呵呵的问道,问没有让姜玉武好好长长记性。

“他不让我长记性就不错了。”

之前还信誓旦旦说为人家保守秘密的唐云,往那一坐,猛翻白眼:“这比崽子是尚书之子,兵部尚书之子,还是长子。”

“谁啊?”

“姜玉武。”

“啊?”牛犇下意识说道:“兵部尚书江芝仙家的老大不是叫江文玉吗,而且前朝时便与江家决裂自此游山玩水再未回过京中。”

“大哥你这天子心腹是咋当的啊,姜玉武就是江文玉,姓氏同音,都带个玉字,武对文,调换一下顺序。”

“真的啊?”牛犇咧着嘴:“他怎么跑南关当新卒营副将了?”

“我上哪知道去啊。”

唐云也是槽点满满:“还有,这家伙到底怎么回事,既然在南军混了这么久,他爹又是兵部尚书,他就亲眼看着咱南军兄弟们吃苦,也不和他爹爹说说照顾照顾南军?”

牛犇坐下身,也不知在想着什么,片刻后,苦笑了一声。

“原来如此。”

分别看了眼满面八卦的唐云,和一看就不是很感兴趣的阿虎,牛犇轻轻了嗓子:“且听我牛老四细细道来。”

“你够细了,往粗了说,简单扼要。”

“哦,江家世代将门,江芝仙长子江文玉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小小年纪享誉京中士林,十六岁便参加科考,直到殿试一鸣惊人拔得头筹。”

唐云啧啧称奇:“武将世家,干出来个状元?”

“不假,只是前朝科考舞弊之事层出不穷,那年江尚书还是兵部左侍郎,朝中政敌攻讦,言说江文玉十有八九名不符实浪得虚名,江文玉得知后,从春至夏,从夏至秋,从秋至冬,一年的光景,寻遍京中大儒名士,既是求教也是辨经,小小年纪学怀胎五月…”

阿虎纠正道:“那叫怀才不遇。”

唐云再次纠正道:“那叫学富五车!”

“对,小小年纪怀揣五车,不止五车,怀里揣着好几十车,总之就是很厉害,京中无数名士大儒为其作保,真才实学。”

唐云半信半疑:“这么厉害吗,没看出来啊。”

“此事还能有假,京中士林年轻一辈第一人,就连前朝那狗皇…前朝皇帝也听闻了其名声,愿将膝下幼女嫁于江文玉,招其为驸马,更愿破格要其入朝为官。”

“驸马都没办法当官,和入赘似的,没牌面,宫中允许他当官,的确证明这小子真的挺有才华。”

“哎。”牛犇叹了口气:“谁知这江文玉竟婉拒了宫中,各部愿纳其入衙担任要职,也是被其婉拒,扬言大丈夫理应从军,为国尽忠。”

唐云张了张嘴,没好意思吐槽。

牛犇继续说道:“先不说六部九寺是何反应,单说那被拒了的宫中天家贵女,一怒之下带着人离了宫,要去江府教训一同江文玉。”

唐云叹了口气:“然后江家就倒霉了,他爹不保护他,然后父子二人决裂。”

“那倒没有,天家贵女见了江文玉后,扬言此生非江文玉不嫁,之后整日前往江府,令那江文玉不厌其烦。”

唐云:“…”

牛犇哈哈一笑:“之后,才是江家倒霉。”

“行吧,这反转…也不是太反转了。”

见到唐云兴致缺缺,牛犇可算是不水字数了,三言两语将情况说明了一下。

江文玉的确是不喜欢前朝那位公主,直接以游学的名义跑出了京中,临走之前还给那位公主留下一封诀别书。

谁知那公主竟直接上吊自缢了,死了,就那么死在了宫中。

宫中倒是没大怒,因为前朝的公主太多了,所谓幼女,可能活这么大就没见过皇帝几次,只是外朝不少看江芝仙不顺眼的朝臣开始搞事情了,以此唯有攻讦江家。

那时候江芝仙别说从左侍郎升到尚书了,他不被干成右侍郎就不错了。

从那时候,江文玉的名声就开始直线下降。

要知道古人最重孝道,你想自由恋爱,你跑了,你爹咋整,你家长辈怎么办,你跑出京城逍遥快活了,全家留在京城受罪,像话吗,像话吗像话吗。

江芝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面对八方来敌,那是该骂骂该打打,当然,该求饶也得求饶,足足快两年,这件事才渐渐平息了下去。

谁知没等江家消停几天,淡出京中视野已经两年的江文玉,又上头条热搜了。

原来这小子这两年不是游学,而是跑西境从军去了。

毕竟这小子读书过,还被称之为文曲星下凡,军中就缺这样的人才,也不知是找了谁的关系,反正就是以别人的名字从军了,两年,从新卒成为了旗官,在军中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这家伙在军中也不负责上阵杀敌,负责搞后勤,还弄了本《治兵韬略》,就是将兵法和后勤融到一起,讲如何带兵搞后勤的。

就因为这件事,西关特意找兵部给这小子表功,这小子也就回京了。

本来吧,江文玉是乐呵呵的,想要证明自己,并且自以为证明了自己,想和他爹耀武扬威一番。

结果他爹一见着他,差点没活活掐死他。

当时江芝仙看这本《治兵韬略》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看怎么眼熟。

现在一见到作者了,瞬间反应了过来,这他娘的就是江家祖传兵法,自家的兵法,自家兵法被这小子外泄出去也就算了,还一通乱改,糊弄糊弄野路子出身的将领还行,在真正的兵法大家眼中,就是个笑话。

最让江芝仙生气的是,以他江家的实力,以他儿子的文采,根本不用浪费这两年时间,真想要从军的话,起步也是总旗,一年之内使使劲,当个校尉没任何问题,三十五岁之前干到副将,四十岁之前干到主将再回兵部担任要职,问题不大,奈何,儿子不听话。

一怒之下的江芝仙,直接给他儿子军籍给废了!

之后,父子二人就决裂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江芝仙成为了兵部尚书,随着改朝换代,江文玉的名字,京中在无人提及。

牛犇将前因始末说过之后,感慨万千:“尚书之子,竟在南关担任副将,谁能想到。”

唐云想吐槽了,瞅瞅姜玉武那熊样吧,哪有个将军的气质,他爹还真是一点都没看错,不如当文臣了,瞎折腾。

牛犇摸了摸下巴的胡子茬,若有所思:“之前还奇怪着,这新卒营副将究竟是何许人也,怎地还抢了老三的职位,原来是尚书之子啊。”

“刚才姜玉武说,他和他爹已经多年不联系了,还是前几天因为杜大人的事写了封信。”

“是如此,应是江尚书成全了这小子,还是将他送到了军中,改了名,换了姓,可这父子关系已是破镜难圆,哎,何苦。”

唐云:“这种事外人没法说,很多孩子都有叛逆期,不过像姜玉武这种一叛逆就十来年的,还是头一次见。”

“是啊。”牛犇又乐了:“姜玉武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可算是证明他爹当年说的是对的,这小子如此饭桶,的确不适合从军为将。”

唐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猛翻白眼。

“还南军秘密,我看南军全是秘密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