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248章 没人样的朝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家的喜悦,一扫而空。

唐云突然想离开正堂,在这座府衙中,这座代表着权力的正堂中,他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压抑。

没有离开府衙,只是自顾自的站起身,走向了后院,走向了府衙用于专门“接待贵宾”的后院。

柳朿默默地跟在后面,什么都没说。

唐云这种表情,这种神态,这种模样,他不止一次见到过,不是在唐云身上见到过,而是在宫万钧身上见到过。

穿过了月亮门,唐云来到了花园中,坐在了石凳上。

他突然想起了温宗博,当初,温宗博也是坐在这里,告知他,查乱党,并非只是查乱党。

这个世道,不是非黑即白的,正义,并非总是会得到伸张,背负罪恶之人,也并非总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世间万物,有表有里,人们看到的是表象,决定事情走向与最终的结果,是里,是内里。

温宗博与牛犇来到南地,并非是想着将乱党一网打尽,只是想写一份名单,记录乱党人员的名单,然后带回宫中。

一年后,三年后,甚至可能是五年后,等宫中彻底集中了皇权,有了完全的把握压制朝臣,才会大动干戈捉拿乱党将其一网打尽。

那时,唐云不太理解,慢慢的,他理解了。

杜致微说,他为了军伍,为了南军军伍,为了让天下人知道真相,他宁愿舍了官袍。

那时,唐云还是不太理解,他觉得事情没这么严重,本身就是朝廷派他来的,回去后照实说,和脱不脱官袍有什么关系。

现在,他理解了,理解了杜大人的决绝,理解了朝廷群臣的嘴脸有多么的丑陋。

杜致微是被朝廷派来的,回去时,带回京中的结果,却不是朝廷想要的。

“杜大人虽说兵部任职,却也是文臣。”

柳朿坐下后,打破了沉默:“科考出身,在兵部任职时,不知抓了多少兵部将领,文臣,是拿他当自己人看的,拿他当压制兵部的利刃。”

牛犇恨恨的说道:“杜大人抓兵部将领,是因那些狗日的罪有应得,与文臣何干!”

“牛将军这么想,朝中文臣却不这么想,如今杜大人向着军伍,上了朝,当殿告知群臣,告知新君,告知天下人南关所见,这话一出口,文臣们非但拿不到南军与兵部的把柄,还不可因这事再纠缠下去,自是恨杜侍郎的。”

“就是说…”

拧着眉的唐云轻轻敲着桌面:“很有可能是兵部与吏、礼二部私下达成了协议,甚至是杜大人与这二部达成了协议,文臣捏着鼻子认了,允许南军军伍行商贾之事,但杜大人要脱去官袍?”

“本官也不敢妄下定论。”

柳朿也考虑过这件事,唐云说的是有可能,并且可能性很大,但未必是百分百。

六部九寺十二监,谁看谁都不对付,别看各司其职,实则明里暗里斗的很严重。

各管一摊不假,问题是国库就那些钱,功劳就那么多,锅却不少。

哪个衙署都要钱,谁能要的多,谁能要的少,靠的是什么,还不是朝堂上的话语权。

功劳也是如此,很多事只要是衙署接过来了,办了之后就是功劳,好多衙署的工作都重叠了,都想接,都要争。

锅就更多了,哪哪出了天灾,工部能背这锅,救灾不及时,礼部也能背这锅,安民没安明白,连户部都能背这锅,钱没拨下去,或是根本没拨,就连刑部都能沾点关系,治安不行,天灾出了,人祸也有了。

这就导致了各衙署在朝堂上吵的很严重,吵,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朝堂上吵,更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私下会和解。

这种和解,要么各退一步,要不一方大出血。

大出血肯定不是赔钱,是有人要倒霉,比如谁是领头,或是谁是一方干将,那成,让这个人主动告老还乡,咱就偃旗息鼓。

这种事简直不要太常见,最吃亏的,肯定是兵部。

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工部在地方权力大,但在朝堂上,那就是万年背锅侠,谁都能欺负两下。

可你要问工部的话,工部肯定会说,甭管是谁干兵部,我工部一定会出来帮帮场子,一起削兵部。

兵部,代表天下军伍。

其他各衙署,全是文臣,可想而知了。

一个兵部,天生就是站在其他衙署对立面上的。

“朝堂中,杜大人这样的臣子,为天下军伍考虑的臣子,太少太少了。”

唐云缓缓抬起头,凝望着柳朿:“如果我想保下杜大人,保住杜大人的官袍,该如何办?”

一听这话,柳朿想乐,没好意思。

你一个县男之子,军中的从七品军器监监正,想要保一个远在京中,远在权力中枢的兵部郎中,这不是说鬼话呢吗,郎中保你还差不多。

就连阿虎都忍不住开口说道:“宫大帅能插上手吗?”

“无可奈何,凡是军中,皆无可奈何。”

牛犇犹豫了一下,对唐云轻声说道:“我写封信送去宫中如何?”

“没用。”

唐云摇了摇头:“陛下比你我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现这个局面,宫中要是能出手的话早就出手了。”

牛犇叹了口气,这是实话。

宫中下了圣旨,奉旨行商,本就算是绕过了朝廷,如果又插手这件事的话,不是不成,但对宫中来说弊大于利。

“对了!”唐云双眼一亮:“童家呢,童家不是有人在吏部当差吗,我和童苫关系不错,他能说的上话吗?”

“唐公子久留南关,怕是不知州城知州一事吧。”

“朝廷任命知州了?”

“梁锦。”柳朿的目光有些莫名:“这梁锦出自梁家,梁家本是前朝时州府首屈一指的豪族,童家与张家联手打压,将其赶到了东海,如今这梁家出了个梁锦,又成了知州,童家自顾不暇,应是帮不了唐公子,更莫说那童家在吏部当差的不过是个员外郎罢了,插不上手的。”

“原来如此。”

唐云终于明白童苫为什么迟迟不来雍城商讨石料的事,原来是老家被偷了。

“老温呢?”唐云不由问道:“温大人能插上手吗?”

“温大人回京后,殄虏营一案本就为宫大帅做了保,如若再插手南军之事,怕是会遭人非议。”

柳朿没有说温宗博不能插手,而是说了后果。

唐云如今也知晓轻重了,用力的钻着太阳穴。

“那怎么办,除了童家,我也好,我爹也罢,根本没京中的关系,可杜大人…”

说到一半,唐云神情微变。

柳朿低声问道:“可是想到了何人可为杜大人斡旋一二?”

“额…”

唐云挠了挠额头,干笑一声:“没想到,不过我会想办法的。”

阿虎微微看了眼唐云,只有他知道,唐云这副模样,一定是有了思路,只是他也想不通,自家少爷认识的人中,谁能在京中保下杜致微的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