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523章 孤注一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云离开大帅府后,率先找了宫万钧。

老帅一听说打听梁锦其人其行,评价很高,知书达理、学富五车、体恤军伍、风趣幽默。

唐云留下一声卧槽,继续打听。

第二个找的是赵文骁他女婿陈九州,这小子就在州城下县任职当县令。

一听问梁锦,陈九州满面敬佩之色,说他为官这么多年,从来就没见过像梁大人这么关心百姓的知州,每天起床就是问百姓过的好不好,谁家房子破了,谁家床塌了,屁大点的小事他都会关注。

唐云都无语死了,找了第三个人,轩辕尚。

轩辕尚可是南阳道的老炮了,童、张二家联手将梁家赶出州城这事儿,正是轩辕尚行走江湖的峥嵘岁月。

梁家独木难支时,求过轩辕家,想要拜码头抱大腿认大哥,当时找的恰巧是轩辕尚,梁家派去的,也正是年纪轻轻的梁锦。

轩辕尚对梁锦的印象特别深,不是说这家伙才智多出众,而是脸皮极厚。

大致意思就是梁锦见到轩辕尚后,第一句话问梁家能不能给轩辕家当狗,当了狗之后也好不被童家和张家欺负。

轩辕尚说他们轩辕家不养狗,没兴趣。

梁锦第二句话,你家不养狗,那您养狗吗,我梁锦给您轩辕尚当狗行不行。

轩辕尚说他也没这爱好,让梁锦滚蛋。

想给轩辕尚当狗的,他不是没见过,但他没见过哪个世家子将自己的前途看得比家族命运还重。

甭管好印象还是坏印象,梁锦给轩辕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也是无意中问了人一嘴。

可以这么说,梁锦就和入魔了似的,读书的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当官,当官之后,最大的梦想是当大官,为了当官,为了升官,为了当大官,这家伙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说来州府当知州之前,就说之后,这家伙当了知州后,最爱干的事就是视察,去各城、各县视察,然后给所有地方官员都叫过去,询问民生,再然后,带着地方官员挨家挨户地走,挨家挨户地慰问。

其实这种作秀很多官员都用,套路都用烂了。

可梁锦却能烂套路用出新活,主打的就是个持之以恒。

什么是官员,什么是读书人,就别说知州了,哪怕县府的官员,不出门,三不出,刮风不出,下雨不出,太阳不出。

梁锦就很牛 b,路途越远越要去,天气越差越要去,越看着狼狈越显得遭罪,越要积极地出现在百姓面前,那都不是接地气了,底气都接他脑袋上了。

事实上这家伙能从东海空降过来胜任知州,就是因为这家伙能作秀,治下百姓无不赞扬,都说他是好官。

只是具体有多好,百姓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好,反正就是总能看着,没事就出来蹦跶刷存在感,能被百姓经常看到的官员,一定是好官!

拜别了轩辕尚,唐云从城北回到了军器监营地,让人将曹未羊和轩辕敬叫回来。

轩辕敬就在城中,第一时间赶到,恭恭敬敬叫了一声 “唐师”。

唐云犹豫一下,终究还是没有任何隐瞒,将梁锦的情况说了一遍。

对于唐云的坦诚,轩辕敬感觉心里暖暖的,随即分析了起来。

梁锦是抱有目的,目的性极强,这个是目前可以确定的。

宫中,朝廷,从很多角度来看,其实是对立的,相互制衡的。

最为搞笑的是,即便是朝廷内部,尤其是忠臣贤良,他们也希望朝廷是可以与宫中相互抗衡的,并且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过他们会把握一个度,一个微妙的平衡。

这个平衡就是皇权不会为所欲为,至于充斥着世家子的朝廷,也不会将皇权彻底压制住,大部分老臣都认为这才是最适合国朝的权利架构。

这就导致了出现了不同的群体死忠,比如勋贵,宫中死忠,比如大部分士林中的读书人,朝廷死忠。

两个群体的身份注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然而还有一种人,并且人数不少,反骨仔。

比如勋贵有心向朝廷的,顶着勋贵的身份,仗着世袭的底气,和朝廷一条心。

前朝末期这种情况出现的最多,因为当朝皇帝的确是没个人样了。

还有一种二五仔,就是朝廷中的臣子,甚至还是文臣,和宫中一条心。

比如本朝的户部侍郎温宗博,朝廷皆知,这家伙是宫中的心腹。

京中大体是这个情况,然而地方官员就没这个烦恼了,宫中看不着,朝廷注意不到,地方官员做好本职工作就好,没人要求他们站队。

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地方官员想要去京中为官。

梁锦,正是这种人。

他想要凭借名声,凭借某件事,让宫中或是朝廷注意到他,再想方设法去六部九寺任职。

轩辕敬认为梁锦这种人在京外应该有很多,因为现在到了一个特殊阶段。

新君四舍五入等于登基一年了,年号也变了,最初的危险期算是度过了,接下来,天子将会尽力扫清朝廷的老人,也就是之前天子信任过的大臣们。

如果天子干成了,那么出现的这些空缺,将会从地方官员中选拔。

天子干成,不代表天子可以决定谁填补空缺,因为他要和朝廷有默契。

这种默契就是,朝廷允许天子给朝堂换血,但是换什么样的血,朝廷有一定发言权。

“懂了。”

唐云连说学废了学废了:“天子会搞掉不少大臣,这些大臣滚蛋后,位置空出来了,将会有大量地方官员补上去,想要补上去,二选一,要么,选宫中,要么,选朝廷,至少得有一方支持才能去京中任职。”

“学生正是此意,,这梁锦打的便是这个主意,知晓唐师谋划山林是莫大功劳,他不单单是想要分一杯羹,更是想要分走这功劳,若不然,堂堂知州岂会口出死谏二字。”

“挺逗。” 唐云挠了挠额头:“能理解他的野心,但是不理解他胆子为什么这么大,可以说将身家性命都押在我身上了。”

轩辕敬哑然失笑:“梁锦能高居知州之位,自不是浪得虚名,城中观瞧多日,若无七八成的把握,岂会孤注一掷不。”

这是实话,甭管梁锦满嘴多少片汤话,混到这个位置眼光还是有的,对唐云很有信心,所以才想要力保谋划山林这事一定要成功。

“还有一事,关于这王珂…”

轩辕敬微微皱眉:“学生还是有些事想不通,滞留洛城、寻梁锦,倒是也能说得通,只是,只是此事还是透着古怪。”

“梁锦也是这么说的,没说的太明,但能看出来他也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只不过欲望让他铤而走险来到了雍城找我。”

俩人正说着话呢,曹未羊回来了。

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曹未羊和轩辕敬的想法一样,可以暂时和梁锦合作,事实上,从长远来看,双方合作利大于弊,因为依旧是唐云掌握着主动权。

再者说了,轩辕敬已经开始搜集梁锦黑料了,到时候就算翻脸,唐云这边也有底牌可用。

不过老曹有着和轩辕敬一样的困惑,这太监王珂,行事很古怪,申饬的圣旨不古怪,传旨太监的行为很古怪。

“算了,现在猜这个没什么意义了,反正最先接触王珂的也是梁锦,死马当活马医吧。”

唐云揉了揉眉心:“目前筹措多少钱了。”

轩辕敬从怀里拿出了账本,唐云苦笑道:“这样吧,连银票带那些财货,大致作个价就行,弄个账本,到时候一起叫梁锦去城外拦住那太监吧。”

轩辕敬退出去了,曹未羊迟疑了一下,最终无声叹息了一口。

最近老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发现接连几次他都没办法提供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心高气傲的曹未羊最终症结所在,真就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几次没帮上忙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关宫中,凡是和宫中有关的事,他都没办法以常理去推测。

周玄那事是,银票那事还是,现在申饬圣旨的事也是如此。

老曹这几天也打听过了,刚登基的天子挺正常的,和前朝市面上常见的皇帝没什么区别,可不知为何,一旦牵扯宫中,一旦宫中牵扯到唐云的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