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570章 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未羊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梁锦真要是在雍城死了,消失了,天子都没办法下最后通牒。

加之之前各部想着捞功劳结果又被回旋镖射回到了自己脸上,下朝后,包括三省,没一个衙署不是在谈论南关之事,谈论如何让唐云回岗复工的事儿。

有一说一,像唐云这种情况,群臣还真就不是没经历过,经历过,不少。

前朝末期的时候,好多身居高位的忠臣、忠臣,一看宫中那个鸟样,一看朝廷那个蛋德行,官袍一扯,不干了,裸辞,爱咋咋地!

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前朝末期,出现了好多真正的名士大儒风骨之辈。

没什么世家和朝臣在乎,地球缺了谁都转,朝廷缺了谁都能继续混下去。

但真要说前朝有哪个人,单独一个个体,突然撂挑子不干了,关乎整个国朝,关乎江山社稷,真就没有。

因为宫中和朝廷,根本不允许整个国朝的利益维系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说,唐云这种人,大家见过,没少见。

但唐云这种情况,这种裸辞之后风险之大、影响之广、利益之深远的,头一次见。

宫中有宫中的烦恼,各部有各部的焦急。

此时的兵部衙署中,刚坐下身的江芝仙没等给一群属官将军们叫进来,一封解印文书被放在了案头。

江芝仙定睛一看,眼眶子发青了。

官员上书请辞有很多叫法,常见的就是乞骸骨、致仕、辞免等。

乞骸骨通俗点来讲就是岁数大了,快要挂了,也不想请假了,就等着回家吹灯拔蜡了。

致仕比较常用,就是按照流程不干了,属于是正常退休,或者提前退休。

辞免和年纪没多大关系,多是以生病为由。

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解印。

现在江芝仙看的就是解印书,至于他为什么眼眶子发青呢,三个原因。

一,不干了的是南关老将赵文骁,官职不如大帅宫万钧,但资历不下老帅。

老帅被封为了英国公,算是彻彻底底成了天子的人。

但这个老将,却是兵部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朝廷的人,也是理论上在雍城唯一的吹哨人。

二,老将不干了,不是正常请辞,而是解印。

说白了,解印这种辞职方式,放了后世,那就和来到人事部一边递交辞职信一边打给劳动局一样,大致意思就是工作,老子是不干了,但公司,老子高低要干一顿!

老将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给兵部上下喷了个遍,从十年前开始捋,捋到上个月月末,两任兵部尚书,七位兵部侍郎,就没老将不喷的。

前两个情况,只是让兵部尚书眼眶发青,最后一个情况,江芝仙彻底慌了。

那就是时机,此时此刻,今时今日这个时机。

“杜致微,将本官将杜致微寻来!”

江芝仙冲着门口大喊一声,守在门口的文吏都没动地方,因为杜致微一直等在门外。

“大人。”

面无表情的杜致微走了进来,江芝仙刚要破口大骂,话到嘴边又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脸上呈现出很是不自然的笑容。

想骂,是因杜致微去过南关,对南关各营主将的情况很了解,并且应该与各营主将的关系极好。

不敢骂了,原因一样,也是因为与南关将帅关系极好。

“杜郎中啊,来,坐。”

“是。”

杜致微一撩官袍,坐下了,腰杆挺的笔直。

江芝仙将信件推到杜致微面前:“南军赵文骁,欲卸甲,南军送来的请辞文书,刚刚到的。”

杜致微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明显没听到任何风声。

低下头,杜致微大致扫了一眼。

“赵老将军去意已决。”

“瞧出来了。”江芝仙凝望着杜致微,轻声道:“杜郎中,咱兵部你是知晓的,多是军中熬出来的,没那么多弯弯绕,出身也都不好,虽然不似军中同袍之情亲如手足,可也算是同舟共济。”

“大人不妨有话直说,下官入兵部多年,不知闯了多少祸事,若不是大人为下官遮掩照拂,下官还能穿着官袍每日上朝。”

江芝仙脸上不自然的笑容,变的自然了起来,这就是他想听的话。

杜致微没拍马屁,这是事实。

这位兵部郎中性子刚正,不知为军中除掉多少害群之马,只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总是剑走偏锋,着实为兵部招惹了不少麻烦,十次有九次,都是江芝仙保下他的。

十次中只有那么一次,江芝仙实在是保不动了,因为杜致微被礼部和吏部群殴了,这次保下他的人,则是轩辕家,准确的说,是唐云。

“杜郎中,你与本官说句实在话,赵文骁和唐云,什么关系?”

“下官不知大人是何意。”

见到杜致微不像装的,江芝仙更困惑了:“唐云离了雍城,赵文骁上书请辞,由此可见,这二人应是相交莫逆吧。”

“大人的意思是,赵将军是因唐大人卸甲?”

“八成是如此。”江芝仙压低了声音:“南阳道军器监监正你可知晓?”

“知之甚详,唐云入雍城前,赵菁承为官政绩平平可称碌碌无为,唐云入雍城后,赵菁承极为干练,担的上一声能臣干吏。”

“不错,前些日子工部想要派些人手去雍城,巴望的便是这位赵菁承赵监正。”

听闻此言,杜致微满面不屑之色:“下官称其唐云名讳,是因如今他舍了官身,若他依旧身着官袍,下官必称他一声大人,哪怕这官袍只是从九品的观政郎。”

“哦?”

“是因下官敬佩唐云,赵监正之才能独当一面,南军有目共睹,可要说他可将唐云取而代之,笑话,天大的笑话。”

“本官也是这般想的,提及此人是因另一件事,这赵菁承也上书请辞了,本官难免在想,赵菁承是唐云的人,唐云走了,他便请辞,如今赵文骁也请辞了,一副为唐云抱不平的模样,由此可见二人相交莫逆。”

“各营将军,皆敬佩唐云为人。”

“听闻过。”江芝仙沉吟了片刻,不太确定的说道:“陛下要各部出个章程,本官难免在想,不如从赵文骁身上下手如何?”

“大人的意思是?”

“留住赵文骁,叫赵文骁劝说唐云。”

说到这,江芝仙也算做出了决定:“赵文骁为国朝征战数十载,劳苦功劳,我兵部应以军功为其请封勋贵升起品级,如何。”

杜致微微微皱眉:“下官以为,便是请封了勋贵,赵老将军也未必会劝说唐云。”

“劝说与否,倒也无关紧要。”

江芝仙抚须一笑:“赵文骁成了勋贵,便是宫中的人,陛下要我兵部给出一个章程,即便这事儿不成,至少,我兵部想了法子,宫中,也在南军多了位亲信人手。”

杜致微淡淡看了眼江芝仙,神情很平淡,过于平淡。

“大人既有了章程,下官自会听从。”

神情平淡,声音,更是平淡。

没有马屁连连,只有平淡。

“杜郎中。”江芝仙自嘲一笑,轻声道:“你的性子,若无天大的机遇,一生止步郎中一职,本官只希望,若有一日本官告老还乡,那时,你也可全身而退,可有时,本官又希望你步步高升,胜任侍郎,胜任兵部尚书,因有朝一日你坐在了本官的位置上,方可对本官再无成见,你我二人,也可把酒言欢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