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品悍臣 > 第634章 反客为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了小半个时辰,穿着官袍的梁锦走了进来,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

相比见到唐云总是嬉皮笑脸或是插科打诨,见了曹未羊与轩辕敬,梁锦不亢不卑,施礼后坐了下来,安之若素。

“梁少监。”

曹未羊抚须一笑:“平日忙碌至极,似是从未与大人亲近过。”

“曹先生客气,本官不过是戴罪之身罢了,便是他日将了功赎了过,也不得唐大人器重,再观曹先生,满城军伍无不恭敬,唐大人更是敬若上宾,下官哪有资格与曹先生亲近一番。”

“梁大人言重了,山野匹夫罢了,至多,算得上是唐府门客。”

“可不能这么说。”梁锦微微扫了一眼桌上的戒尺,笑道:“门客,是为主人杀人的,主人若想杀人,又岂会问过门客。”

说到这里,梁锦一副害怕至极的模样,动作浮夸:“曹先生不会真的要在此处取本官小命吧。”

曹未羊闻言,先是哈哈大笑。

“老夫这般年纪,身体羸弱,哪能是一个穿着重甲在山林之中如履平地,入了战阵又冲杀无惧之人的对手。”

“本官天生神力罢了。”

“天生神力,又才智无双,岂不是王霸之姿。”

曹未羊看向轩辕敬:“轩辕公子饱读诗书,有如此王霸之姿之人,可会屈居人下?”

“断然不会。”轩辕敬笑着为梁锦倒了杯茶:“若是屈居人下,十有八九会噬主,梁大人以为呢。”

“话是不错,不过本官可没什么王霸之姿,这话,不可乱说。”

“出得我口,入得你耳,闲暇聊聊罢了。”

话说的平淡,曹未羊却直接拿出了密信,当着梁锦的面直接展开了。

“一城知府,为升斗小民讨个公道,率城中守备府辅兵,闯进知州府中,活捉知州上官,啧啧啧,梁大人这知府,威风的很。”

梁锦呷了口茶:“为民做主,伸张正义,怎地,曹先生以为不妥。”

“非是不妥,而是不解。”

“有何不解,为官一任,见了百姓受了欺压,只因对方是上官便要置之不理?”

“老夫不解的是,你所调动的辅兵,是府城兵备府,这知州统管的兵马,怎么反倒听一个外城知府的调令。”

曹未羊淡淡的望着梁锦:“梁大人好手段。”

梁锦眼底掠过一丝莫名,曹未羊,直接问到了核心。

密信中提及到了一件事,在梁锦担任知府期间,直接给他上官知州抓了。

知府抓知州,可以说骇人听闻了。

说是梁锦去下县视察的时候,突然见到了几个百姓喊冤,然后就问具体怎么回事,了解过后,直接改道去了州城,最后就将知州给抓了。

百姓们谈论这件事时,无不多大快人心。

官员们谈论这件事时,既说梁锦胆大,又说他机敏过人。

所谓机敏过人,是指梁锦入城后,第一时间让人将更多的证人找了出来,随即集结了数百名百姓并张贴公告,写上了罪名,以及具体罪证有哪些,等州府府衙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家伙已经调动了上千名辅兵给州府围了,知州也被抓了。

各地官场谈论这件事时,赞叹梁锦押上了身家性命为百姓伸张正义。

梁锦将人抓了后,直接派人押送到京中,他自己也成了戴罪之身,以下犯上。

不同人的,不同的阶层,谈论这件事时,都有不同的切入角度。

曹未羊敏锐的找到了不同寻常之处,那就是梁锦动用的人手,是州府的兵备府。

这就等同于什么呢,去了敌方大本营,然后让敌方老大的小弟,给小弟们的老大抓了。

“下县巡视,巧遇蒙冤百姓,为民请命,入州府,调州府兵力,捉了上官,事后非但继续担任知府,还受了吏部嘉奖,老夫,佩服。”

曹未羊拱了拱手:“只是老夫不解,为何这州府的兵备府辅兵,会听你这知府号令。”

“公道自在人心。”梁锦得意一笑:“那知州作恶多端,本官一呼百应罢了。”

“好,好一句公道自在人心。”

开口的轩辕敬,也是拱了拱手。

“本公子也有一事不解,兵备府设在城外,西南三里处便是一中营折冲府,兵备府调动需告知折冲府,既折冲府知晓,为何未现身,难道这折冲府,也因公道,因公道自在人心不成,据本公子所知,兵围府衙便是作乱,折冲府可入城平乱,为何折冲府置之不理?”

“这…”梁锦又乐了:“本官是文臣,又不是武将,哪里知道这群丘八心里想的是什么。”

“好,那两年前昭阳侯府举兵作乱一事又作何解释,兵强马壮,甲胄齐备,举兵两万四千人,半日内占了暨城,梁大人单枪匹马入城,难道只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便可叫那昭阳侯放下刀兵自缢于城门之下?”

“本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梁锦笑呵呵的说道:“昭阳侯自知罪孽深重反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是吗。”轩辕敬冷笑连连:“好,那学生一一问过,梁大人在东海做过的骇人之事可不少。”

“他既不想说,问了也无用。”曹未羊摇了摇头:“为民请命以下犯上,一呼百应军民同心,这算不上王霸之姿,什么才算,对了,孤身入贼巢,只身平乱,这才算的上是王霸之姿。”

轩辕敬也展开了密信:“梁锦,在你手中丢了官位之人,三十六人,三十六人中,被处死的足有二十七人,剩下的,如今还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牢之中,数遍前朝,看遍本朝,还没有哪个官员如你这般。”

“为民请命喽。”梁锦放下茶杯:“三十六人,有哪个不是作恶多端,哪个不是该杀之徒。”

说到这,梁锦望向了曹未羊:“曹先生莫要试探了,本官自己说,除了这三十六人,东海有名有姓的世家豪族,本官破了十七家的府门。”

“那老夫只问你一件事。”曹未羊凝望着梁锦:“你是如何活到今日的?”

“好人有好报,老天爷眷顾。”

“你非是好人,好人,活不到今日。”

曹未羊抓起了戒尺,满面冷意:“官员也好,世家也罢,入狱的入狱,处死的处死,无不罪有应得,只是这些人,这些事,皆是背叛,皆是出卖,事发之前,无人知晓,无人听到了风声,就好似有一个人,世人瞧不见,看不清,藏于暗中,若想杀人,欲破谁的府门,眨眼之间,便可收买无数内应,转瞬之间,便可让这些内应反身噬主。”

轩辕敬站起身,挡在了营帐处,冷声接口:“那些反身噬主多为亲族、亲信,亲族亲信,出卖其至亲之人,那瞧不清看不见之人,不知用的是什么手段,只是想想,便觉得骇人,便觉得令人毛骨悚然,仿佛这天下,没有他蛊惑不了的人,没有他害不了的人。”

曹未羊一步一步走向梁锦。

“唐大人,只关心你是善是恶,可老夫,不在乎善恶,老夫只知,你在何处,何处便有出卖与背叛,老夫,最见不得便是出卖与背叛。”

阿虎,缓缓抽出了背后的短刀。

三人,皆起了杀心。

“多学学唐大人,凡事,要多往好处想一想。”梁锦给自己倒了杯茶,自顾自的说道:“为何不往好处想一想,有本官在,便无人可出卖与背叛唐大人,有本官在,至少,这城中刺客无法轻易取了唐大人的性命。”

“刺客?”轩辕敬神色大变:“你是何意,城中有刺客欲谋害唐师?”

曹未羊冷笑连连:“虚张声势。”

阿虎满面犹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十日,不,十五日吧。”

梁锦站起身,冲着三人行礼:“十五日内,若无人谋害唐大人,你们再来取本官性命,对了,换些人马盯着本官,牛将军与马副将太过敷衍了事,莫要到了真出事时,你等再以为那刺客是本官寻来的,告辞。”

说罢,梁锦整理了一下官袍,背着手,迈着步,就准备这么大摇大摆的走出营帐。

谁知帐帘都掀开了,梁锦转过身,似笑非笑,指向了那些密信。

“死在本官手中的,可不只那些人,看来轩辕家的人马,还得再跑一趟东海。”

轩辕敬猛皱眉头:“你怎知我轩辕家有所遗漏?”

“若是未遗漏,本官刚进来你们便宰了我了。”

“好啊。”轩辕敬冷笑连连:“既你都这般说了,为何本公子现在不杀了你。”

“因你好奇,好奇轩辕家,究竟遗漏了什么。”

“本公子,不好奇,本公子,只想杀了你,杀了你之后,再查清楚不迟。”

“也不是不可。”梁锦轻佻的吹了个口哨:“那你如何与唐大人说,说你轩辕敬,明明不知更多的内情,只是因惧怕,因惶恐,便痛下杀手,想着宁杀错不放过,啧啧啧,真要是这么说的话,唐大人日后,还要如何信任你,你周遭之人,又如何不戒备你?”

“你…”

轩辕敬勃然大怒,曹未羊却拦住了他,微微摇了摇头。

“还有一事,曹先生,定是出身不俗,却隐姓埋名伏于山林之中,为何?”

曹未羊神情一变:“你若敢打探老夫的底细,老夫叫你生死两难!”

“果然出身不俗,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