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宇川带着的这一万兵马较离兵轻便,很快便撤离。

他们要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不急着勤王,自然要回去好好好商议战术。

而离兵也无法让重甲骑兵追击他们,便草草结束了今日的作战。

………………

宁国公领兵回京,必然经过凤神关。

凤神关在被离军十万大军,和当地抓捕的几万民众一起围攻的情况下,只坚持了八日便被攻破。

因为知道宁国公回转,并没有耗力去攻打防守坚固的京城,而是守株待兔。

京城外围除了东边儿接壤武州,每一处都在打仗。

无数百姓想流入京城躲避,那些文官觉着百姓无用,又耗费粮食,身份复杂,想将他们拒之门外。

可武将知道,那些民众如果不进城,就会被离军捉去用人肉协助攻城,没听文官嚷嚷,直接把百姓放了进来。

毕竟就算京城广阔庞大,物资还算充盈,可谁知道这一战要打多久?

这些百姓进来,若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们也就多了些粮食。

他们还是出兵迎战的,可策夜布贡亲自出战,杀了个他们个片甲不留。

然后就退守城中了。

宁国公抵达凤神关,自然又是一道难坎。

他知道自己只能进,不能退。

否则他一退,离军就没有了防备顾忌,会直取京城。

宁国公与凤神关的离军对战,拉扯了半个月,逐渐被离军摸清战术。

而在京城外围的策夜布贡便想办法包抄了过去。

宁国公应对疲乏,去信城中,要求城中军队支援。

朝廷文武百官大殿上激烈争吵了许久,决定倾力与宁国公会合。

很快召集城中军民十三万,且战且退的骚扰离军。

暂时缓解了宁国公腹背受敌的处境。

………………

夜晚,月明星稀。

宁国公坐在营地外的巨石上擦拭枪头,闲暇时,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夏日炎热,月光却寒凉。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言不语的看了他几十年。

他头发黑白驳杂,脸上皱纹横生,只隐约还瞧见当年京城贵公子的风采。

二十多年的侯府贵公子,三十多年的金戈铁马。

锦衣玉食有过,吃霜饮露有过。儿孙绕膝有过,也许过不久,马革裹尸也会有。

这一生,遗憾的事情有许多。

是一生一死的出生之日,是母亲解不开的心结,是侯府的满门荣耀。

是疏于保护的柳清颜,也是无力保护的女儿。

大靖山河破碎,非他之过。可他身处棋局,必须得尽一个臣子的本分。

外族侵他国土,他不得不战。为着君王,也为着天下苍生。

可他的想法,说服不了别人。

他几次三番的劝说崔昀野,重振朝纲,他相信崔昀野有这个能力。

可崔昀野不愿。

若说是仇恨皇室,怨恨当初正统帝的翻脸无情。

可正统帝才智不足,心胸狭窄,若他有心,完全可以换一个皇帝。

可是他没有,他胆大包天,十恶不赦的想要推翻这天下。

有时他觉得自己老了,思想跟不上这个锐利的年轻人。

他总是揣测,崔昀野是自己喂养大了自己的野心,才想要做那遗臭万年的恶事。

可后来,他那傻女儿,傻乎乎的,宁愿做妾,也要去陵州找他。

他自己就是高门大户出身,知道女子做妾意味着什么。

可他拗不过自己女儿,那几十万石粮草,昭示着他的卑鄙和无耻。

他安慰自己,崔昀野愿意花那么多粮草换她女儿,虽然嘴上说的难听,但应该是有情分在的。

可他那时心底最深处,还是觉得女儿此去前路未卜。

他女儿小小的一个人,独自去了陵州,要怎么面对那些对她充满恶意的主子和仆人?

可当他拿着那些粮草调度军中,每日累于对战戎狄之时。

他的女儿给他来信了,信上还是那样的狗爬字,却从内而外透露着天真和喜悦。

他努力想从中看出一丝强颜欢笑的心酸,可是没有。

他那傻女儿是真的在崔昀野手里过上好日子了。

且字里行间,比她在北疆待的那几个月还要活泼开朗。

他感到荒谬且难以置信,同样是男人,同样是贵公子,虽然他宠溺女儿,但也知道自己女儿有些一言难尽。

崔昀野那般心机深沉,满腹算计的男人,也会爱上他的女儿吗?

此后过了许久,在他抛开女儿不谈,只以宁国公的身份求他资助粮草时。

崔昀野还是熟悉的婉言拒绝,字里行间还透露着劝他另择明主的意味。

笑话,他家世代列侯,在他这儿更是凭着忠勇和军功升为宁国公。

何须他一小人,来扭曲他的家国大义?

就在他不抱希望之后,这崔昀野竟然又送了粮草。

还写信讥讽他生了个好女儿。

所以是她女儿起到了什么作用。

他再次难以置信。

即便他们在京城的时候,自己就知道他们背德有染。

可那时自己也只当他们是不守规矩的年轻男女。

又是自己女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好歹崔昀野能保护他女儿。

可那次后,他逐渐相信一件事情。

崔昀野是真的爱他女儿,即便这种爱,他难以理解。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情,便是放女儿去陵州。

女儿嫁出去便不是沈家人了,不必背负沈家的责任和宿命。

虽然她不能扭转崔昀野的心思,但作为女儿,她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还生了个外孙。

这辈子对她的亏欠,便让崔昀野来弥补。

若崔昀野的痴心妄想,真的得偿所愿了,他女儿和外孙也会是受益者。

这便足够。

……………

另一头,远在冀州边界的崔昀野,正在挑灯夜读。

却觉着好似有人在背后嘀咕他,莫名打了个寒颤。

他合上兵书,仰头转了转脖子。

刚准备起身,便见丁允鹤端着托盘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