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楚楚端着酒壶,见姜继安心情甚为愉悦,她的心里也跟着踏实了一些。

不过想起外面的传言,穆楚楚脸上浮现几分担忧。

“老爷,这两日京中的传言......可是真的?”穆楚楚问道。

姜继安笑着睨了她一眼,“你都说是传言了,那是真的还是假的?”

穆楚楚顿了顿,恍惚明白过来,“老爷,外面的那些传言真的是您......”

“没错,就是我干的。”姜继安放下酒杯,嘲讽一笑,“我这么做,也不过是想让姜砚山接我回府罢了。”

原本他还担心没人会相信那些对姜砚山诋毁的话,可没想到百姓们的信任如此脆弱,竟然这般轻易就相信了那些流言蜚语,当然这其中也少不得公主殿下的推波助澜。

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利用百姓们的非议逼迫姜砚山,让他不得不接他回府,到时候有了老夫人撑腰,大房一家无论如何都没法拿捏他了。

穆楚楚却不免有些担心,“老爷,这传言太过嚣张,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能有什么问题?”姜继安对此事成竹在胸,“百姓们如何能得知真相?不过是一群蒙昧之辈,旁人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没什么可担忧的。”

姜继安握上穆楚楚的手,轻声哄着,“楚儿,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和孩子们能尽快入了镇国公府,你会不会觉得我心狠,不顾多年的兄弟情谊?”

穆楚楚坚定地摇了摇头,抬手柔柔地抚摸着他的脸庞,“怎么会呢老爷?妾身体谅您的难处,只恨自己不能帮到您......若非当初妾身劝您分家,您也不会为此费心,是妾身的过错.......”

姜继安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当初分家不过是以退为进之法,就算你不劝,我也要如此考虑的。”

之前姜砚山不同意接他回府的时候,他心里的确埋怨过穆楚楚,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再怎么怨恨也没有用,还不如尽快寻找解决之法。

“老爷,可有妾身能帮到忙的地方?”穆楚楚问道。

姜继安笑着将她搂进怀里,“你和两个孩子好好的,便是帮了我大忙了。”

“老爷......”穆楚楚神色动容,轻轻靠近姜继安的怀里。

姜继安将人搂紧,面上闪过一丝狠戾。

姜砚山啊姜砚山,是你不仁在先,莫要怪我心狠了......

镇国公府。

书房内,姜砚山坐在桌案后面,脸色阴沉如滴水。

何霖安站在他对面,语气晦涩,艰难开口:

“将军,属下查到京中谣言散布之人......是二爷。”

空气凝滞。

姜砚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似是没有听到何霖安的话。

何霖安握着佩剑的左手紧了紧,低声劝说,“将军,或许是二爷他......一时想歪......”

姜砚山缓缓摇头。

虽然先前已有猜测,可真的知晓是姜继安所为之后,他这心里仍像刀扎般痛苦。

明明是亲密无间的亲兄弟,怎么就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

姜砚山颓然靠在椅子上,难以抑制心中的难过。

“将军,此事要如何处置?”何霖安低声询问。

如何处置?

他的亲弟弟要害他,利用舆情逼着他把他接回府,他该如何处置?

良久,姜砚山缓缓叹息一声:

“容我想想......”

何霖安理解姜砚山心中的纠结,他也没有想到这场来势汹汹的流言,竟然是府上二爷所为。

“对了,事关夫人和小姐的言论,处理地如何了?”姜砚山突然问道。

这也是何霖安要禀报的事情,“回将军话,属下亲自去了茶楼酒肆,发现那些说书先生竟半句不提夫人和小姐的事情,街上议论之人也少了许多,看起来像是有人比我们先一步动手。”

姜砚山皱眉,“是何人?”

何霖安微微摇头,“属下暂时还未查清。”

和夫人、小姐有关的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若说背后无人插手是万不可能的。

“盯紧些,查出背后是谁压制了流言。”姜砚山语气沉沉,“我担心对方目的不纯。”

“是,将军。”何霖安应道。

“流言的始作俑者,除了姜继安之外,可还查到了其他人?”姜砚山问道。

何霖安垂首,“属下无能,未能查出还有旁人。”

“此事不怪你。”姜砚山安抚道,“既然对方能将流言如此迅速散播,想必不是等闲之辈。”

他常年不在京中,对京中情况不甚了解,想要查些事情也会麻烦些。

不过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姜砚山仔细回想同姜继安相熟的同僚,推测可能动手之人。

这时,门外响起下人的声音:

“老爷,老夫人请您去荣德堂。”

姜砚山怔愣一瞬,随即反应过来。

母亲终于肯见他了!

“好,我这就去!”姜砚山扬声道。

可惜高兴不过片刻,姜砚山的心又沉了下去。

在这时候,母亲见他恐怕不会为了旁的事......

心事重重来到荣德堂,姜砚山进屋便看到姜老夫人跪在佛龛面前,手中举着三炷香,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

李嬷嬷迎上来,福身行礼,“大爷万安。”

姜砚山点点头,静静候在一旁等待姜老夫人上完香。

片刻后,姜老夫人磕下最后一个头直起身,李嬷嬷连忙上前扶着她站起身。

姜老夫人走到桌边坐下,手中拿着一串珠串轻捻,复又闭上了眼睛,始终不肯看姜砚山一眼。

姜砚山站在堂下,心里一点点冷了下去。

“娘,儿子不孝,边关三载让娘担心了。”

姜砚山一撩长袍屈膝跪下,朝姜老夫人重重磕了一个头。

姜老夫人恍若未闻,依旧闭着眼睛不肯开口。

姜砚山跪伏在地上,任由姜老夫人磋磨他,毫无怨言。

过了许久,李嬷嬷实在看不过眼,小声提醒姜老夫人:

“老夫人,大爷还跪着呢......”

姜老夫人手上一顿,慢慢睁开双眼,语气透着几分不耐:

“起来吧。”

“是,娘。”

姜砚山抬起头,起身整理一下衣摆,垂首等候。

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镇国大将军,此刻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卑微的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姜老夫人转动佛珠,缓缓开口:

“你打算何时将你弟弟接回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