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光阴,于洪荒不过弹指。人族疆域已非昔日可比,气运如虹,贯穿天地。祖殿之内,武祖周身气息愈发深邃,体内世界演化愈发完善,已然触及混元武躯(准圣)的巅峰门槛。这一日,他自静修中醒来,目光穿透无尽虚空,望向了那位于天外混沌之中的**娲皇宫**。
心中思绪翻涌。万年前那场质问,言犹在耳,人族气运彻底回归,与女娲娘娘的因果已然淡薄。但,有些事,并非简单的恩怨可以概括。她终究是造化人族、赐予生命的**圣母**,此乃无法磨灭的根源。更重要的是,他想到了那位在巫妖终战中,为守护天地、减少伤亡而毅然牺牲的**伏羲**。
“伏羲道友……虽出身妖族,却心怀慈悲,明辨是非,最终为护天地而陨落,仅剩一缕残魂。”武祖低声自语,“其与女娲娘娘兄妹情深,娘娘因此圣心悲恸。如今巫妖已衰,人族当兴,天地秩序重塑。或许……这是一个契机。”
他想给伏羲一个机会,一个摆脱旧日妖族因果,以新的身份参与这新生洪荒、尤其是与人族结下善缘的机会。这并非怜悯,而是对伏羲其品行与其牺牲的敬重,亦是对未来人族发展的一种深远布局——若能得伏羲这等大能转世相助,对人族文明将是莫大助力。
心意既定,武祖不再犹豫。他一步踏出祖殿,身形融入虚空,再出现时,已置身于茫茫混沌之中,朝着那紫气氤氲、散发着造化与慈悲气息的娲皇宫而去。
**娲皇宫前,清冷寂寥。**
守门童子上前,见到武祖,感知到其身上那磅礴的人族气运与世界境巅峰的威严,不敢怠慢,连忙入内禀报。
片刻后,宫门无声开启。武祖缓步而入,只见女娲娘娘高坐云床,圣容依旧完美无瑕,却比往日多了几分难以化开的清冷与疏离。她看着武祖,眼神复杂,有身为圣人的威严,有一丝被质问过的不悦,但更深处,或许还有一丝对造物现状的微妙关注。
“武祖,不在人族祖殿执掌气运,来吾这清冷娲皇宫,所为何事?”女娲娘娘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天然的圣威。
武祖不卑不亢,执一平礼:“武,拜见圣母娘娘。”他依旧承认其造物之恩。“今日前来,并非为人族旧事,而是为**伏羲道友**之事。”
听到“伏羲”之名,女娲娘娘眼神微微一颤,周身造化气息都泛起一丝涟漪。她沉默片刻,才道:“吾兄已陨,残灵微弱,于此娲皇宫中温养,前尘尽忘,提他作甚?”
武祖抬头,目光清澈而坦诚:“娘娘,伏羲道友当日之举,洪荒有识之士皆感其德。他虽出身妖族,但其心向善,明辨大义,最终为护天地而牺牲,此等胸怀,令人敬佩。如今妖族已成过往,人族正值崛起,天地秩序一新。伏羲道友难道就甘心永远以一缕遗忘前尘的残灵形态,困守于此吗?”
女娲娘娘凤眸微眯:“汝之意是?”
“武,愿以人族气运为引,以崆峒印为凭,向天道请命,予伏羲道友一个**转世重生**之机!”武祖声音铿锵,“并非恢复其妖族羲皇身份,而是剥离旧日因果,以其纯粹的真灵本源,投入人族,重走大道!届时,他将与人族气运相连,福祸与共。以其智慧与根基,必能为人族文明带来新的辉煌,亦能借此功德,重登大道之巅,甚至……更胜往昔!”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举,全伏羲道友再生之德,亦是对其牺牲的告慰。对人族而言,能得伏羲道友转世引领,乃是幸事。对娘娘而言,亦能亲眼见证兄长以新的生命形态,再创传奇,而非永远沉寂。此乃三赢之局,望娘娘圣裁!”
武祖说完,静静等待。他并未施加任何压力,只是陈述利害与一种可能性。他相信,女娲娘娘对伏羲的兄妹之情,以及对洪荒大势的判断,会让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娲皇宫内一片寂静。女娲娘娘眼眸低垂,圣心推算天机,权衡利弊。她能看到,若伏羲转世人族,凭借其根基与人族磅礴气运,确有极大可能重现辉煌,甚至因与人族绑定,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这远比让他作为一缕残灵永恒沉寂要好得多。而人族,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位拥有大智慧、精通推演天机、能制定礼乐制度的领导者。
许久,女娲娘娘缓缓抬起头,眼中复杂神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断与一丝释然。
“汝之所言……不无道理。”她轻声道,“吾兄确不该就此沉沦。人族……亦是他的机缘所在。”
她看向武祖,圣眸中闪过一丝认可:“汝能不计前嫌,为此事而来,胸怀可见一斑。也罢,便依汝所言。然,其转世之后,前尘皆忘,一切需从头开始,能否再登巅峰,皆看其自身造化与人族运势,吾亦不会过多干涉。”
武祖心中一定,躬身道:“谢娘娘成全!人族必不负伏羲道友之才,亦不负娘娘信任!”
女娲娘娘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以圣人之力,护持兄长真灵,剥离旧日妖族印记后,身影缓缓淡去。武祖拿着元神离去。
离开娲皇宫,武祖回望那混沌深处的宫阙,心中波澜渐平。他为人族请来了一位未来的绝世帝师,也为一位值得尊敬的逝者,争取到了涅盘重生的机会。洪荒的棋局,因他这一步,又将增添新的变数与精彩。而人族的皇者之路,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与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