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24章 番外:司马史记——景惠王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章 番外:司马史记——景惠王传

臣司马谦谨案:景惠王(讳凌宇,字容若),太祖武烈皇帝季弟也。谥法「由义而济曰景,柔质慈民曰惠」,观其理内务、抚东瀛之绩,诚可谓谥如其人。今据《景惠王晚年口述录》、《柏氏家书》及禁中起居注,补缀早岁事迹,以彰仁政之本。

伪清光绪二十三年冬,王年方九岁。时值柏氏宗族大会,诸房为田租改制争执不休。王独坐槛外石阶,以树枝画地演算。及至太祖出堂歇息,王遽前牵袖:「若减租三成,留两成补仓,遇灾可贷佃户,岁末仍得原租之数。」太祖异其精算,抱与文忠公共观所画算式,履谦惊曰:「此九章勾股之妙用,不意见于垂髫!」

南迁途中尤见王慧心。行至鄂北,霖雨旬日,粮车陷淖。王察山民运薪皆垫茅编,遂教人以藤条编网托车轴。凌岳王初哂为儿戏,试之果轻省倍蓰。后至湘江,见疍民舟楫吃水特异,暗记其形,后造新京漕船皆仿此式。

《柏氏家书》载王少时仁德:「某役窃食祭肉,宗老欲鞭之。王夜潜厨下,取己份胙肉补全,且曰:『彼父新丧,孝思未绝,当恕其馋。』」守诚公闻而叹曰:「稚子存此仁心,他日必为良牧。」

启元元年新京初定,王年十六,协理宫室营造。见匠人欲伐百年榕树,王夜系红绸于枝杪,晨禀太祖:「此树百载萌蔽乡里,今可留作『听政荫』。」太祖从之,特旨宫墙绕树而筑。粤人感念,至今犹称「景王榕」。

内务府初立,王掌器物调配。创「三联单簿」,出入皆记;制「标准斗斛」,出入均平。某宫人领冬衣,高者得短袄,矮者获长袍,王立改「尺码簿」,使各得其所。更设「轮换制」,器物均沾,宫人皆呼「小菩萨」。

王理账之能尤着。启元二年清点皇庄,庄头献珊瑚屏风求情。王不动声色,召庄户问:「去岁领耕牛几何?今岁产犊几头?」庄头应对支吾,王遽掷账册:「牛录有假,粮册必伪!」后查实侵吞官粮千石。太祖嘉其明察,赐玉如意,王固辞:「请易耕牛二十头分与庄户。」

次年漕运改制,王观运米麻袋屡破,令织苇席为衬,岁省十万袋。又见各地量斛手法参差,铸铁斗悬于各仓,刻铭曰:「均平正直」。时商贾传颂:「景王斗,不低昂,童叟无欺四海同。」

臣司马谦赞曰:

观景惠王早岁,九岁通九章之术,总角显抚民之才。其理账则毫厘必析,临事则仁智兼赅。南迁途中,已见济物之智;新京初建,更显恤下之德。昔曹王李皋制欹器,宋景公荧惑守心,皆以睿智成德政。王以冲年稚龄,而能开「均平」之制,肇「惠政」之基,足证「景惠」之谥,名副其实。所谓仁者必智,智者必仁,其在斯乎!

(本文节选自《开国勋臣列传》,永光二十年司马谦恭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