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14章 帝国怒涛卷半岛 三路并进克汉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章 帝国怒涛卷半岛 三路并进克汉城

平壤大捷的硝烟尚未散尽,帝国陆军征衣未解,便已携大胜之威,如同三支离弦的利箭,向着朝鲜半岛南部的心脏——汉城,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迅猛追击。溃败的日军仓皇南遁,试图在临津江一线重整旗鼓,但帝国铁骑的步伐,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快、要猛、要坚决!

武英殿内,巨大的朝鲜沙盘上,代表帝国军的赤色小旗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南推进。柏凌云手持长鞭,亲自指点着进军方略,他的目光锐利,充满了胜利在望的自信与不容置疑的威严。文履谦、兵部尚书、大都督府将领以及奉命回京呈报军情的柏凌川皆肃立聆听。

野津道贯新败,丧师失地,士气崩溃,正是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一举光复全朝鲜的绝佳时机!柏凌云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绝不可给倭寇喘息之机,任其在临津江乃至汉城再次组织起有效防御!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应和,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平壤之战,帝国新军的表现远超预期,彻底打掉了他们对日军最后的些许忌惮。

柏凌云的长鞭在沙盘上划出三道清晰的箭头:

命柏凌岳:统率东征军主力,为中路集团,沿平壤-开城-汉城大道,正面追击野津溃军!此为正面铁锤,需以泰山压顶之势,连续猛击,使其无法立足!

命柏凌峰:率左翼兵团,向东部山地迂回,抢占妙香山等险要隘口,彻底保护主力侧翼安全,并严密监控、坚决阻击日军可能从元山港方向的增援,同时截断溃兵东逃之路!

命右翼兵团:沿西海岸南下,清剿残敌,保护海运补给线,并设法与水师提督陈璘取得联络,策应可能的沿岸火力支援或登陆行动!

三路大军,需以电报保持密切协同,齐头并进!最终目标:合围汉城,聚歼日军主力于汉城以北地区!

圣意化作电令,通过架设不久的战地电报线,飞向前线。刚刚经历血战洗礼的帝国陆军,展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旺盛的进攻精神。各部队几乎不做休整,立刻以师旅为单位,如同猛虎下山,扑向溃退的日军。

追击的路上,景象凄惨而壮观。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日军丢弃的枪支、弹药、辎重、甚至染血的军旗和尸体。溃兵三五成群,失魂落魄,许多被帝国军轻松的追击部队或朝鲜义兵如同赶羊一般俘虏。

马啸川率领的先头部队更是势如破竹。这位勇猛的回族将领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日夜兼程,屡次在日军尚未站稳脚跟时就发起突袭。

报告团座!前方发现日军后卫部队,正在沙里院布防!

马啸川举起望远镜,冷笑道:区区千余残兵,也敢阻我兵锋?传令:一营正面佯攻,二营从左侧山林迂回,三营骑兵准备冲锋!

这场战斗毫无悬念。日军刚刚架起机枪,就被侧翼杀出的帝国军打得措手不及。马啸川亲率骑兵冲锋,马刀在阳光下闪耀,所过之处,倭寇纷纷倒地。不到一个时辰,沙里院就被攻克,歼敌八百,俘虏二百。

与此同时,柏凌峰率领的左翼兵团也在东线高歌猛进。这支以山地作战见长的部队,在险峻的妙香山如履平地,不仅成功切断了日军东逃的路线,还顺手歼灭了多股溃散的日军。

将军,侦察兵发现一支日军运输队,约五百人,正沿着山道向南逃窜。

柏凌峰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命令特遣队立即出击,务必全歼!记住,要速战速决,我们还要赶在主力之前抵达临津江。

右翼兵团同样捷报频传。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他们连续攻克多个沿海要塞,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最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在安州港截获了日军来不及运走的一批重型火炮。

消息不断传回新京:

我军克沙里院,毙敌数百!

右路军于安州击溃日军一联队,缴获甚众!

左路军柏凌峰部已控制妙香山隘口,东路无忧!

捷报频传,帝国上下欢欣鼓舞。报纸每日的头条都是前线胜利的消息,民间对军队的支持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柏凌云在宫中,每日必至武英殿,与重臣研讨军情。他不仅看捷报,更关注伤亡数字、弹药消耗、后勤补给情况。他深知,骄兵必败。

某日议事毕,回到后宫,林才人见其虽悦却仍带思虑,便婉言宽慰,言及民间皆颂陛下圣明,将士用命。柏凌云颔首道:然兵者凶器,慎终如始,方可不败。寥寥数语,透露出统帅的冷静与远虑。

传旨柏凌岳,他对总参谋长道,追击虽急,然需谨防倭寇狗急跳墙,困兽犹斗。尤其临近汉城,需加强侦察,警惕其预设阵地或埋伏。不可因连胜而轻敌冒进!凌峰处亦需提醒,阻援任务重大,不可有失。

另,电询陈璘,水师休整补充如何?能否前出至朝鲜西海岸,以舰炮支援陆军进攻,或威胁日军侧后?

皇帝的提醒及时而必要。溃退的日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一部分残兵终于在临津江北岸收住了脚步。这里距离汉城仅一步之遥,日军大本营深知此地一失,汉城不保,因此严令野津必须死守,并从国内紧急调派的援军也正星夜兼程赶来。野津收集败兵,得到了少量增援,依托临津江天险和匆忙加固的阵地,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帝国军前锋抵达临津江北岸,与日军隔江对峙。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日军在南岸高地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炮口直指江北。

柏凌岳亲临前线观察,面色凝重。强攻渡江,势必付出巨大代价。

王爷,是否暂缓进攻,等待重炮集群上来,或请水师支援?参谋长建议。

柏凌岳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陛下旨意,勿给敌喘息之机。倭寇新败,援军未至,工事亦未完备,此刻正是其最虚弱之时!等待,只会让其站稳脚跟!

他果断下令:命令炮兵,集中所有火力,轰击南岸日军阵地!命令工兵,连夜搜集船只,制作木筏,准备强渡!命令各师,挑选敢死之士,组成突击队!明日凌晨,发起总攻!我就要在这临津江,打断倭寇最后脊梁!

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是夜,临津江北岸灯火通明,人喊马嘶,无数的准备工作在夜幕掩护下紧张进行。马啸川亲自巡视前沿阵地,检查渡江器材的准备情况。

团座,弟兄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副官低声报告,大家都说,就是游也要游过江去!

马啸川望着对岸星星点点的火光,沉声道:告诉弟兄们,此战关乎帝国威严,只许胜,不许败!

而在江对岸,野津道贯也在做最后的部署。这位败军之将,此刻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诸位,此战关系帝国存亡。他用沙哑的声音对部下说道,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汉城。要么守住临津江,要么玉碎于此,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月光下,临津江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两岸的军队都在为明日的大战做着最后准备,这场决定朝鲜命运的战斗,即将在这条古老的大江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