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3章 御驾亲临鼓士气 三路捷报定战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御驾亲临鼓士气 三路捷报定战局

启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清晨,皇帝的专列在严密护卫下,缓缓驶入位于伏尔加河东岸的帝国前线总指挥部。这个代号的指挥基地设立在一个隐蔽的山谷中,四周密布着防空炮位和警戒哨所,进出道路都有精锐的近卫部队把守。

柏凌云一身戎装,外罩绣金蟠龙纹战袍,在武王柏凌岳和众多将领的簇拥下走出专列。清晨的寒风吹动他战袍的下摆,却没有动摇他如山岳般沉稳的身形。他并没有立即进入指挥部,而是登上了附近的一处高地,举起望远镜向西岸眺望。远处,喀山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偶尔还能听到零星的炮声,那是帝国炮兵在进行日常的骚扰射击。

陛下,第六军军帅段祺瑞上前一步,恭敬地汇报战况,目前第六军已在西岸建立三个主要登陆场。左翼第十六师李根源部已推进至喀山以南三十里处的斯维亚日斯克;中路第十七师蒋雁行部正在围攻喀山外围要塞;右翼第十八师陈宦部已渡过伏尔加河支流,正在向喀山北翼迂回。

柏凌云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在场的将领,最后定格在段祺瑞身上:朕听说俄军在喀山囤积了重兵?布鲁西洛夫是要在这里与朕决战吗?

正是,段祺瑞沉稳应答,布鲁西洛夫将最精锐的近卫军第三师部署在喀山城内,并在外围布置了第五、第七师。据侦察和俘虏供述,城内储备了足够坚守三个月的粮草弹药,城墙也经过特别加固。

传朕命令,柏凌云果断下令,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格外清晰,第十七师停止强攻,改为围困。第十六师继续向南推进,切断喀山与萨马拉的联系;第十八师向北包抄,目标是切断喀山与下诺夫哥罗德的通道。朕要喀山不战自溃,要让布鲁西洛夫明白,困守孤城只有死路一条。

陛下圣明!武王柏凌岳接口道,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战报,南线马啸川部第八军昨日已攻克察里津,彻底切断了俄军南翼退路。蒙古骑兵师在巴特尔指挥下,正在顿河草原清剿残敌,俄军南线已经崩溃。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传令兵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电报:启禀陛下!北路冯国璋部急电!第七军已突破俄军卡马河防线,攻克沃特金斯克,缴获兵工厂一座,俘虏守军三千余人!

这个消息让在场将领精神大振。柏凌云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告诉冯国璋,朕很满意。命令他继续向北推进,目标是彻底切断喀山与彼尔姆的联系,将俄军分割包围。

他转身走向指挥部,将领们紧随其后。这个设在地下掩体内的指挥部占地广阔,无线电通讯室、作战参谋室、情报分析室一应俱全。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个巨大的沙盘,上面精确标示着敌我双方的实时态势,参谋军官们正在根据最新战报调整着沙盘上的标记。

陛下请看,柏凌岳拿起指挥棒点在沙盘上,目前我军已对喀山形成三面合围。第六军第十六师、第十七师在南,第十八师在北,第十军在东,只要再切断其与下诺夫哥罗德的最后联系,喀山就是瓮中之鳖。

柏凌云仔细观察着沙盘,突然问道:俄军统帅布鲁西洛夫现在何处?锦衣卫可有确切消息?

据情报显示,他仍在喀山城内坐镇。何三从阴影中现身回答,他那阴恻恻的声音在指挥部内回荡,我们的内线确认,昨日布鲁西洛夫还在喀山克里姆林宫内召开军事会议。沙皇尼古拉二世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死守喀山。

传令各军,柏凌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活捉布鲁西洛夫者,赏万金,封侯爵!击毙者,赏千金,升三级!

这道命令通过电波迅速传遍各军,前线将士的士气为之大振。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指挥部内电报声此起彼伏,各军各师都在积极调整部署,准备给喀山守军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在新京皇城文华殿内,太子柏继明正在主持他人生中第一次军政会议。虽然只是观摩性质,在首辅文履谦的指导下学习理政,但少年太子的表现已经让在场的重臣们刮目相看。

根据兵部统计,柏继明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声音虽然还带着少年的清亮,但已经颇有条理,开战三日来,我军已向前线输送冬装五十万套,弹药两千吨,油料五百吨。但目前最紧缺的是药品,特别是治疗冻伤的药物。兵部尚书曹大人,太医院配制的冻伤膏何时能够送抵前线?

兵部尚书曹文翰出列答道:回殿下,太医院正在日夜赶制,第一批五万份冻伤膏已经启运,预计三日后可送达前线。臣已通过中立国向瑞典采购了一批西药,不日即可运抵。

工部尚书鲁大人,太子转向鲁秉忠,通往喀山方向的铁路修复进度如何?朕听说前线的重炮因为铁路中断,无法及时运抵?

鲁秉忠躬身答道:殿下明察。工兵部队正在日夜赶工,预计三日内就能修复喀山方向的铁路桥。届时重型装备可以直接运抵前线。另外,工部已经在伏尔加河上架设了三座浮桥,确保了补给线的畅通。

会议结束后,柏继明独自留在殿内,仔细研究着前线送来的战报。当他看到皇帝亲临前线的消息时,眼中不禁流露出向往之色。他走到巨幅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从新京到喀山的漫长战线。

帝师,少年轻声问道,目光仍然停留在地图上,你说父皇此刻正在做什么?是在指挥部运筹帷幄,还是亲临前线视察?

老帝师温言答道:陛下此刻想必正在与将领们商议军机。殿下留守京师,统筹后勤,同样是在为帝国效力。须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殿下在新京坐镇协调,前线将士又如何能安心作战?

此时的指挥部内,柏凌云确实正在召开军事会议。与会的不只有高级将领,还有几位刚从火线下来的师长,他们军装上还带着战场的硝烟与尘土。

陛下,第十六师师帅李根源身上还带着战场的硝烟味,他的左臂缠着绷带,这是在攻打斯维亚日斯克时受的伤,斯维亚日斯克的守军异常顽强,我军强攻两次都未能得手。俄军依托城内的石头建筑节节抵抗,每一条街道都要反复争夺。

换个打法,柏凌云看着地图说道,手指在斯维亚日斯克的位置重重一点,调重炮旅的240毫米榴弹炮,轰开城墙。然后派工兵爆破,打开突破口。记住,朕要的是胜利,不是蛮干。将士们的性命也很宝贵。

末将明白!李根源肃然领命,有了重炮支援,末将有信心在明日之内拿下斯维亚日斯克!

这时,通讯官送来一份急电。柏凌岳接过看了一眼,脸色微变:陛下,西洋舰队提督李准急报。德国公海舰队昨日突破英国皇家海军封锁,进入北海。英方请求我军立即支援,否则英吉利海峡可能不保。

指挥部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如果德军完全掌控北海,不仅英国危在旦夕,帝国在西线的战略布局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失去了英国这个盟友,帝国将在西方失去重要的立足点。

柏凌云沉思片刻,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斩钉截铁地说道:告诉李准,西洋舰队主力立即前出地中海,配合皇家海军作战。同时电告定王柏凌峰,西线加快进攻节奏,我们要通过加强西线攻势,来牵制同盟国集团兵力。

陛下圣明!柏凌岳立即领会了皇帝的意图,我这就去传令。

命令很快通过加密电波发出。与此同时,在伏尔加河前线,帝国的攻势也在加强。重炮旅的240毫米榴弹炮被紧急调往斯维亚日斯克前线,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这座顽抗的小城。

十月二十一日拂晓,帝国炮兵对斯维亚日斯克进行了长达两个时辰的炮击。重炮旅的巨型炮弹发挥了巨大威力,将城墙轰开了数个缺口,城内的石头建筑在炮火中纷纷倒塌。

工兵,上!李根源亲自在前线指挥,他站在距离城墙不足五百米的一个观察所内,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城墙缺口的情况。

冒着守军密集的火力,帝国工兵抱着炸药包冲向城墙缺口。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但后续部队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终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工兵在城墙缺口处安置了足够的炸药。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一段近二十米宽的城墙应声倒塌。

冲锋!李根源拔出佩剑,身先士卒地冲向缺口。第十六师的将士们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缺口,震天的喊杀声盖过了枪炮的轰鸣。

激烈的巷战在斯维亚日斯克城内展开。帝国士兵逐屋清剿,与俄军展开血腥的白刃战。直到日落时分,城内的枪声才渐渐平息。赤龙旗终于在斯维亚日斯克城头升起。

报告军帅!斯维亚日斯克已全部攻克!毙伤俘敌八千余人!我军伤亡约两千人。李根源满身尘土,但眼神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段祺瑞立即将这个捷报传回指挥部。柏凌云闻报,当即下令:重赏第十六师!所有参战将士军功升一级!告诉李根源,朕给他三天休整,然后继续向南推进!

与此同时,在北路,第七军、第十一军的进展更加顺利。冯国璋利用第十九师在沃特金斯克的突破,命令第二十师张鸿逵部向卡马河上游急进,于十月二十二日攻克萨拉普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包括一百门完好的野战炮和大量弹药。

陛下,冯国璋在电报中报告,我军已在卡马河上游建立桥头堡,随时可以南下包抄喀山。俄军北线已经崩溃,残部正向彼尔姆方向溃退。

南线的捷报也接踵而至。马啸川部在攻克察里津后,第八军、第十二军继续向西推进,于十月二十三日与南下的第六军第十八师陈宦部在辛比尔斯克会师,完成了对喀山的战略合围。

现在,喀山已经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城。城内的布鲁西洛夫虽然还在负隅顽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帝国军队已经切断了喀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城内的守军只能坐以待毙。

十月二十四日,柏凌云在指挥部下达总攻命令:三日后,全线总攻喀山!朕要亲自看着帝国龙旗在喀山城头升起!各部做好最后准备,务必一举攻克!

这道命令如同燎原之火,迅速传遍了三军。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兵在加固炮兵阵地,步兵在检查武器装备,后勤部队在向前线运送最后的补给。一场决定俄罗斯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座伏尔加河畔的历史名城展开。

而远在新京的太子柏继明,也通过电报感受到了这份山雨欲来的紧张。少年站在文华殿的巨幅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喀山的位置,轻声自语:三日之后,帝国的版图又将改写了吧。父皇,愿您旗开得胜。

夜幕降临,但在伏尔加河前线,帝国军营依然灯火通明。士兵们在仔细擦拭武器,军官们在做最后的战前部署。所有人都明白,三天后的总攻,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