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26章 雪落时的回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雪下来时,顾念苏特意带着小石头去了古董店。推开门的瞬间,就看见老槐树的枝桠上积着薄雪,那道新系的红绳从雪层里钻出来,像段怕冻的红绸,把白皑皑的世界烫出个暖乎乎的洞。

“外公笔记里写过雪天的红裸石。”顾念苏从玻璃罩里取出那枚带缺口的戒指,石头在雪光里泛着温润的红,“他说雪落时,石头会比平时更暖,像把太阳的碎片藏在了里面。”

小石头把戒指捧在手心,突然呵出一团白气:“真的暖哎!像太外婆在摸我的手。”她跑出门,蹲在老槐树下扒开雪,埋着红裸石碎屑的地方隆起个小小的雪包,鹅卵石被冻得冰凉,却在指尖留下丝若有若无的暖。

丈夫在阁楼找到了个铜手炉,是苏晚陪嫁时带的,炉身上刻着缠枝莲纹,边角被摩挲得发亮。烧上炭火后,暖意顺着铜皮漫出来,顾念苏把顾晏臣的工作笔记放在炉边烘着,卷边的纸页慢慢舒展开,像在伸个慵懒的懒腰。

“这里写着做红绳的法子!”小石头指着笔记里夹着的红绳样本,丝线比现在的粗些,染着淡淡的植物香,“外公画了步骤图,像给槐树系红绳那样简单!”

正说着,风铃被雪粒打得叮当作响。小陈的孙子抱着个木匣子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我爷爷说,这是太爷爷给红裸石做的第一个底座,当年没舍得用,说要等雪天送过来才吉利。”

匣子打开时,顾念苏愣了愣——底座是整块老槐木做的,上面刻着双生结的纹路,凹槽里还留着点红裸石的粉末,想来是当年打磨时蹭上的。她把红裸石切片放上去,尺寸竟严丝合缝,像这块木头等了它大半辈子。

穿校服的女孩踩着雪来了,这次带了双棉鞋。鞋面绣着朵红梅,针脚有些歪歪扭扭,是她太奶奶临终前缝的。“太奶奶说,当年在这儿买戒指时,苏晚奶奶送了她块红裸石碎屑,说缝在鞋里能暖脚。”女孩指着鞋底,果然有个小小的布包,“这双鞋陪她走了二十个冬天,鞋底磨穿了三次,她都舍不得扔。”

小石头突然跑去柜台,翻出苏晚留下的绣线,学着样本编红绳。丝线在她手里不听话地打结,像只淘气的红虫,她却学得认真,鼻尖几乎要贴上桌面,睫毛上沾着从窗外飘进来的雪粒,像落了层碎钻。

“妈妈你看!”半个钟头后,她举着根歪歪扭扭的红绳跑过来,绳结松松散散,却系得有模有样,“我给太爷爷太外婆编的,等雪化了就挂在槐树上。”

顾念苏接过红绳,指尖触到女儿手心的温度,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把编坏的红绳塞给母亲,母亲总会笑着说“比妈妈编的有灵气”。原来所谓传承,不过是把笨拙的爱意,从一双手里传到另一双手里。

傍晚雪停时,夕阳把雪地染成了暖橘色。顾念苏把铜手炉里的炭火拨旺,给两个孩子各倒了杯热可可,杯子上的热气与手炉的暖雾缠在一起,像给时光盖了层柔软的被子。

“太爷爷说雪落时切片更暖,是不是因为太外婆在旁边呀?”小石头舔着杯沿的巧克力酱,忽然指着窗外惊呼,“槐树在笑呢!”

老槐树的枝桠被雪压得微微弯曲,那道红绳在风里轻轻晃着,雪沫子从枝头簌簌落下,像谁在点头应和。顾念苏看着玻璃罩里的两枚红绳戒指,在夕阳下泛着暖暖的光,忽然想起顾晏臣笔记里那句没写完的话——雪落了,切片比往年更暖……或许后面该接的,是“因为你在身边”。

回家的路上,小石头把自己编的红绳系在车窗上。红绳被风灌得鼓鼓的,像条想要飞起来的红鱼。她趴在窗边数着路边的脚印,忽然说:“妈妈,红裸石是不是把所有的故事都记在雪里了?等春天来了,雪化了,故事就会长出小芽芽。”

顾念苏望着后视镜里越来越远的老槐树,枝桠上的红绳在暮色里亮得像颗星星。她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却清楚,那些藏在石痕里、红绳里、雪地里的故事,从不需要等春天。

它们早就在孩子的笑声里、在新系的红绳上、在每个被温暖填满的日子里,悄悄开了花。就像此刻车窗外掠过的雪光,明明是冷的,却带着红裸石的温度,漫向了很远很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