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47章 红裸石下的麦浪与书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7章 红裸石下的麦浪与书韵

夏日的风裹挟着热浪,吹过红裸石旁的田埂,去年秋播的麦苗已抽穗扬花,连成一片绿油油的麦浪,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秦叔带着农匠们和大家一起,忙着给麦田浇水、除虫,汗水浸湿了衣背,却挡不住脸上的笑意。

“看这麦穗,颗粒多饱满!”秦叔捧着一支麦穗,凑到顾念苏和苏清辞面前,“照这长势,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学堂里,读书声也越发响亮。巴图和孩子们跟着苏清辞学习算术,计算着每亩地能收获多少麦子;跟着顾念苏读农书,了解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阿朵捧着一本新到的画册,上面画着各种农具和农作物,她看得入了迷,还把画册拿到田埂边,对照着真实的庄稼,叽叽喳喳地和小伙伴们讨论。

傍晚,落日如往常般温柔地吻上红裸石,将天空和麦浪都染成暖黄色。大家收工后,会聚集在红砂岩旁,有的分享着耕种的心得,有的交流着学堂里的趣事。秦叔则会拿出京城里带来的胡琴,拉上几曲欢快的调子,孩子们围着他,跟着哼唱,笑声和琴声在红裸石旁回荡。

巴图抱着刚写好的算术作业,跑到红砂岩前,把作业纸贴在上面:“红砂岩,你看我算的对不对?今年咱们这块地,能收这么多麦子呢!”

顾念苏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感慨:“落日吻过红裸石的时候,总觉得特别安心。麦浪在生长,书声在回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苏清辞点头,目光落在红砂岩与麦浪、学堂之间:“红砂岩见证了古老的岁月,也见证着这些新的希望。每一个落日时分,都是时光的刻度,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成长与变化。”

夜色渐深,红裸石在月光下静静伫立,守护着沉睡的麦浪和安静的学堂。田埂里的麦穗轻轻摇晃,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低语;学堂的窗棂间,似乎还萦绕着白天的书声。而每一个落日吻过红裸的时刻,都在为这片土地,谱写着关于麦浪与书韵的、充满希望的乐章。

阿朵看巴图把作业贴在红砂岩上,也跑回学堂,抱来自己画的“麦浪图”。画纸上,红裸石被染成橘红色,旁边的麦田里,麦穗沉甸甸地弯着腰,还歪歪扭扭画着几个小人——有挥着镰刀的秦叔,有捧着书本的苏清辞,还有蹲在田埂边数麦穗的自己。她踮着脚,把画贴在巴图的作业旁,小声对红砂岩说:“等麦子熟了,我就把收割的样子也画下来。”

秦叔拉完胡琴,瞥见墙上的画和作业,笑着走过去:“巴图这算术算得准,阿朵这画画得像,咱们红裸石旁,既有会种地的手,也有会读书的脑,往后日子错不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几粒饱满的麦种,递给两个孩子,“这是今年最壮的麦穗里剥出来的,留着当明年的种子,也留着当你们读书的念想——读书就像种麦子,得慢慢扎根,才能长出好收成。”

顾念苏和苏清辞看着孩子们小心翼翼收好麦种,相视一笑。苏清辞转身回学堂,抱来一摞新抄的农谚,分给围坐的族人:“这些都是从京城农书里抄的,比如‘伏天深耕田,赛过水浇园’,咱们照着做,明年的庄稼肯定长得更好。”大家捧着纸页,借着落日的余晖,跟着苏清辞一字一句念,农谚的声音混着麦浪的沙沙声,在红裸石旁织成温柔的网。

落日最后一缕光掠过麦穗尖时,小李扛着新农犁走来,兴奋地说:“秦叔,我照着您教的法子,把犁铧磨得更利了,明天试试能不能把东边的荒地也翻出来!”秦叔拍着他的肩:“好小子,有干劲!等收完麦子,咱们就开荒地,多种些菜,让学堂的娃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菜。”

夜色彻底漫上来,麦浪渐渐安静,只有红裸石上的画和作业,还沾着落日的暖意。孩子们揣着麦种回家,族人捧着农谚散去,学堂的窗纸上,最后一点光亮也灭了。红裸石静静立在田埂与学堂之间,像个沉默的守护者,把这一天的麦香、书声与笑语,都收进落日吻过的记忆里,等着来日,酿成更甜的丰收与更响的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