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78章 四季吻痕凝成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染黄菜田时,红裸石旁的花已开了十二朵,石缝里的“石伴”蓝花虽谢了,却结出了细小的种子。顾念苏蹲在石旁,把最后一片带着甜霜的花瓣收进信封——这是今年最后一朵花,要跟着林小姐的新书稿,寄给山外的读者。

“该给今年的‘落日吻痕’做本册子啦!”秦叔扛着刚晒干的艾草走来,手里还拿着一叠木牌,“从春到秋,花开花谢,客人来赴约的模样,都得记下来,往后翻着看,就像把日子里的暖都攒起来了。”

这话让大家都动了心。巴图抱来装着客人画作的木盒,阿朵翻出绣了四季图案的方巾,苏清辞则把收集的甜霜样本、花种都摆出来,连陈掌柜送来的蜜饯包装纸、大学生画的落日图,都一一铺在长桌上,像展开了一幅满是暖痕的长卷。

顾念苏把册子分成“四季吻痕”四部分,每一页都藏着山坳的心意:

- 春之萌:贴着花苗冒芽时的照片,夹着巴图编的第一只野花环,还有顾念苏写的初遇木牌拓片,字里行间满是初见花苗的惊喜。

- 夏之盛:收录老周拍的落日吻石慢镜头照片,附上客人野餐时的笑声录音二维码,甚至把李婶蒸甜霜糕的食谱都写了进去,让读者能跟着做“山坳的甜”。

- 秋之凝:压着最后一朵红花的干花,裹着苏清辞收集的甜霜样本,还有大学生画的落日画展照片,旁边写着客人们的留言:“见过最暖的落日,在红裸石旁。”

- 冬之盼:留了大半空白页,夹着阿朵绣的落日吻石布贴,等着冬天时记录雪落石上的模样,还有大家为来年花苗准备的肥料配方。

册子的封面,是秦叔用槐木做的小木板,刻着红裸石、红花和落日的轮廓,还特意留了个小槽,能插进一片晒干的“石伴”花花瓣——“这样每本册子,都带着石头和花的气息。”他打磨木封面时说,木屑落在桌上,像撒了把细碎的暖光。

册子做好那天,山坳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林小姐带着出版社的编辑,特意来取这本“四季吻痕册”,想把它做成正式的绘本。编辑翻着册子,摸着干花和木牌拓片,忍不住感叹:“这不是普通的册子,是把日子过成了故事,把故事熬成了暖。”

傍晚时分,大家围着红裸石,把册子放在石旁的木架上,等着落日最后一次吻石。夕阳慢慢沉下,光裹着石头和干花,把册子的影子拉得很长,像给这份“四季约定”镀上了层金边。林小姐举着册子,对着落日拍照,轻声说:“明年春天,我要带着绘本再来,等着看新的花苗冒芽,等着新的落日吻痕。”

入冬后,山坳下起了第一场雪。顾念苏和巴图踩着雪去红裸石,见石顶积了层薄雪,像给“吻痕”盖了层白纱。巴图把提前做好的小棉垫铺在石旁,说要给花种“暖着根”;顾念苏则在“冬之盼”页写下:“雪落红裸时,盼春归,盼花再开,盼客再来赴约。”

雪地里,两人的脚印围着红裸石转了圈,像给石头画了个暖融融的圈。顾念苏望着石缝里的花种,忽然懂了——《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从来不是一季的热闹,是四季轮回里的牵挂,是岁岁年年的约定;“落日吻痕”也不止是石上的光,是春的萌动、夏的繁盛、秋的沉淀、冬的期盼,是客人来赴约的脚步,是大家把日子熬甜的心意。

风裹着雪粒子落在脸上,顾念苏却觉得暖。她知道,等明年春天,红裸石旁会冒出新的花苗,山外会有人捧着绘本赶来,新的木牌会写上“春日再遇,花候落日”,而这份藏在石与花、日与月里的暖,会跟着“四季吻痕册”,一年年、一代代,把“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续得更长、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