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87章 花苗抽枝遇旧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芽特辑寄往各地的第十天,山坳的花畦里已是一片鲜嫩的绿——之前冒头的芽尖已抽成细细的枝,叶片舒展着承接阳光,连第二畦补种的种子也探出了嫩黄的芽。顾念苏正蹲在石旁给花苗浇水,就见山路上驶来辆熟悉的马车,车帘掀开,竟是去年秋天来写生的画家老陈,手里捧着厚厚的画夹,身后跟着两个背着相机的年轻人。

“念苏丫头!可算赶上了花苗抽枝的时候!”老陈大步走来,翻开画夹,里面全是去年画的红裸石落日图,“冬天下雪时就盼着开春,看到春芽特辑里的芽尖照片,连夜带着学生赶来,要把花苗抽枝的模样画进画里,也给绘本添些‘枝丫与落日’的新素材!”

两个年轻学生立刻举着相机,对着花畦里的枝条拍个不停:“老师说,山坳的落日和花苗是活的风景,比画室里的模特生动百倍!我们要把这些画面拍下来,做成‘绘本动态插画’,让读者扫图就能看到花苗生长的样子!”

顾念苏笑着把他们领到花畦深处,指着几株长势最旺的花苗:“这几株是最早冒芽的,枝条已经有半尺长了,你们看,夕阳斜照的时候,枝条的影子会落在红裸石上,像给石头描了层绿边。”老陈立刻支起画架,调色盘里挤出橙红与嫩绿的颜料,笔尖很快在纸上晕开落日与枝条交织的画面。

正画着,远处传来熟悉的呼喊声,转头一看,竟是之前来春种的老夫妻和小男孩,这次小男孩怀里抱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红裸石和花苗。“念苏姐姐!我们来给种子‘写成长日记’啦!”小男孩跑过来,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每天记录的花苗高度:“在家照着绘本种的种子也发芽了,但我还是想来看看山坳的花苗,它们长得比家里的快好多!”

老夫妻笑着递上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麦芽糕:“看了春芽特辑里说李婶做了春芽甜汤,我们也学着做了麦芽糕,用的是今年新收的麦芽,甜滋滋的,给大家当点心。”李婶正好从屋里出来,接过竹篮就往厨房走:“正好!我熬了新采的金银花茶,配着麦芽糕吃,解腻又败火,等会儿给老陈师傅和孩子们尝尝!”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沉落,把红裸石染成暖橙色,花苗的枝条在石旁投下细长的影子。老陈的画也接近尾声,纸上的落日正吻着红裸石的顶端,枝条从石旁延伸出去,像是在触碰天边的霞光。“这幅画就叫《落日吻枝丫》,”老陈把画递给顾念苏,“拿去给绘本当素材,让读者看看,落日不仅吻过石头,还吻过这些慢慢长大的枝丫。”

小男孩拉着顾念苏的手,把自己的“成长日记”贴在春芽特辑的空白页上:“姐姐,等花苗开花了,我还要来画‘落日与花’,把它也放进绘本里。”林小姐不知何时也赶了来,手里拿着新的特辑小样:“出版社说,要把老陈师傅的画、小男孩的日记都加进去,再做一本《落日吻过红裸时·枝丫与守望》,让每个等待花苗长大的人,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大家围着红裸石坐下,手里捧着麦芽糕,喝着金银花茶,看着夕阳一点点沉进山坳。老陈望着远处的霞光,感慨道:“我画过无数落日,却只有这里的落日,能让人觉得温暖又安心,因为它不仅落在石头上,还落在花苗里,落在绘本的纸页上,落在每个人的心里。”

顾念苏摸着怀里的特辑小样,指尖划过纸上的枝条插画,又望向花畦里随风轻晃的枝丫,忽然懂了——《落日吻过红裸时》从来不是一本关于“结束”的书,而是关于“生长”与“等待”的约定。从雪融芽生到枝丫抽长,从旧友重逢到新客来访,每一个瞬间都在为落日的亲吻增添新的意义。

夜风拂过,枝条轻轻摆动,像是在与落日告别,也像是在期待明天的相遇。顾念苏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些枝丫会开出绚烂的花,老陈的画、小男孩的日记会变成绘本里的新篇,更多捧着书的人会循着落日的痕迹赶来,而这场“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会在花开花落、岁岁轮回里,永远续写着温暖的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