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的山坳,年味渐渐浓了起来——李婶在院子里挂起红灯笼,秦叔把晒干的花茎劈成柴火堆在墙角,顾念苏则在绣坊里赶制“新年花种福袋”,每个福袋里装着一小包花种,还绣着红裸石与落日的图案。刚把最后一个福袋缝好,就听见山路口传来熟悉的马蹄声,抬头望去,竟是老陈、小棠,还有之前来写生的美术学院学生们,身后跟着一长串捧着绘本和礼物的身影。
“念苏!我们来陪山坳过年啦!”老陈大步走来,手里提着一个巨大的木盒,“这里面是我们师生一起画的‘四季落日图’,从春芽到冬雪,把山坳的四季都画在了里面,打算挂在你这绣坊里,让明年的新读者一来就能看见完整的故事!”
学生们纷纷掏出带来的礼物:有绣着落日图案的桌布,有刻着红裸石纹样的木盘,还有用黏土捏的迷你雪人、花苗摆件,“这些都是照着绘本做的新年礼,要把山坳的温暖带回家,也把我们的心意留在山坳。”
正热闹着,林小姐带着出版社的团队也赶来了,车上装着刚印好的《落日吻过红裸时·雪落与新约》精装版,封面覆着一层闪金工艺,在阳光下泛着暖光:“这是给山坳和读者们的新年礼物!里面不仅有雪日特辑的内容,还附了明年春种的详细指南和‘落日约定’预约卡,读者凭卡就能来山坳参与播种!”
老夫妻和小男孩也踩着年味赶来,这次小男孩怀里抱着个厚厚的“绘本手账”,里面贴满了他一年来记录的花种成长照片、手绘的插画,还有从各地读者那里收集的明信片:“念苏姐姐!这是我的‘落日故事集’,明年要把它变成绘本的新素材,让更多人知道山坳的故事!”
除夕这天,山坳里飘着淡淡的柴火香和食物香。李婶在厨房里忙碌着,锅里炖着腊肉炖萝卜,灶上蒸着桂花糕,空气中满是年的味道;秦叔带着大家在红裸石旁挂起彩灯,雪后的石头被灯光照得暖融融的,像是裹了层光晕;顾念苏则把“新年花种福袋”分给每个人,“这是明年的希望,等春天一来,我们就一起把它种在红裸石旁。”
傍晚时分,夕阳缓缓沉落,把整个山坳染成金红色。大家围着红裸石坐下,手里捧着精装版绘本,翻开“四季轮回”那一页——春芽冒绿、夏花绚烂、秋籽饱满、冬雪覆石,四张插画拼在一起,正好是红裸石与落日的完整约定。老诗人轻声念起新写的诗:“一岁一轮回,落日总相随,绘本藏四季,心意永不归。”
林小姐举起相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这张照片要印在明年的绘本开篇,就叫《落日吻过红裸时·岁末与新程》,告诉所有读者,山坳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约定永远不变。”
顾念苏摸着绘本封面,指尖划过“落日吻过红裸时”几个字,忽然懂了——这本书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创作,而是无数人用时光与心意共同续写的诗篇。从最初的雪融芽醒,到如今的岁末团圆,从陌生的读者到亲密的旧友,每一次相遇都是落日的馈赠,每一次亲吻都是心意的传承。
夜风带着年味吹来,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顾念苏知道,这个冬天过后,新的花种会发芽,新的读者会赶来,新的插画会填满绘本的空白页。而红裸石会依然矗立在山坳里,等着每一个春天的播种,每一个夏天的绽放,每一个秋天的收获,每一个冬天的等待,更等着每一次落日的亲吻,见证这场跨越四季、永不落幕的温暖约定。
她在绘本的最后一页写下:“岁末归客至,落日启新程。明年春天,红裸石旁的花会再开,绘本里的故事会长新,而我们,会继续在落日的余晖里,等着每一个赴约的你。”
雪又开始轻轻飘落,落在绘本的纸页上,融化成一滴小小的水痕,像是落日留下的吻痕。顾念苏知道,这场“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会在岁岁年年的轮回里,永远温暖地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