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194章 秋实满枝续诗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的山坳被秋阳染成暖金色,红裸石旁的花田早已是一片绚烂——波斯菊开得肆意,粉紫、明黄的花瓣在风中摇曳;虞美人绽放着浓烈的红与白,像撒在绿毯上的宝石;连本土花种也结出了细碎的花籽,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顾念苏正蹲在花田边,小心翼翼地收集成熟的花籽,竹篮里很快就堆满了饱满的种子。

“念苏!我们来帮你收花籽啦!”山路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老陈带着美术学院的学生们,还有之前约定好的读者们,每个人手里都提着小竹篮,“上次看了第一朵波斯菊开放,这次特意赶在种子成熟,来体验‘秋实之约’!”

学生们放下画板,立刻钻进花田,跟着顾念苏学习分辨成熟的花籽。小棠捧着一朵干枯的波斯菊,轻轻一摇,黑色的种子就落在掌心:“原来这就是明年的希望啊!把它们收起来,明年春天又能种出一片花田。”老陈则拿着相机,拍下大家收籽的身影,镜头里,红裸石、花田、弯腰劳作的人们,在秋阳下构成一幅温暖的画。

林小姐带着出版社的团队也如约而至,这次带来了《落日吻过红裸时·夏荫篇》的正式出版物,还有新设计的“花籽收纳盒”——盒子上印着红裸石与落日的图案,里面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专门用来装不同品种的花籽。“这些收纳盒是给大家的礼物,”林小姐笑着说,“收完的花籽装在这里,既方便保存,也像把山坳的秋天带回家。”

李婶和秦叔抬着一个巨大的竹筛子走来,放在红裸石旁的空地上:“收回来的花籽得筛一筛,把杂质去掉,这样明年播种才出芽率高。”秦叔一边演示筛籽的动作,一边给读者们讲:“这些花籽啊,就像绘本里的故事,得细细筛选、好好珍藏,才能把最好的留给下一个季节。”

大家围坐在竹筛旁,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将花籽倒入筛子,有人轻轻摇晃筛子分离杂质,有人把筛好的种子分类装进收纳盒。一位来自北方的读者,捧着装满虞美人种子的盒子,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秋天是凋零的季节,现在才发现,秋天是‘收藏希望’的季节,这些种子里藏着明年的春天。”

顾念苏笑着点头,从绣坊里拿出之前缝制的“花籽福袋”,分给每个人:“把筛选好的花籽装进去,一部分带回家播种,一部分留给山坳,明年春天,我们就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看见这些花绽放了。”

傍晚时分,花籽收完了,竹篮里装满了分类好的种子,收纳盒也被塞得满满当当。大家围着红裸石坐下,手里捧着《夏荫篇》绘本,翻到“花开记录”那一页——从春播时的嫩芽,到夏初的花苞,再到盛夏的绽放,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花田的成长。老诗人掏出新写的诗稿,轻声念道:“秋阳吻遍红裸石,花籽满枝续旧诗,今朝收得丰实果,明朝再种满园痴。”

林小姐举起相机,拍下落日余晖中的花田与人群:“这张照片要做《秋实篇》的封面!标题就叫‘落日吻过籽满枝’,正好呼应之前的‘花开时’!”顾念苏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秋天的收获比夏天的绽放更让人安心——就像绘本里的故事,不仅要有绚烂的篇章,也要有沉淀的温暖。

临走时,读者们纷纷提着装满花籽的收纳盒和福袋,约定明年春天一起播种。一位读者特意把自己画的“花籽成长图”送给顾念苏:“这是我想象中种子发芽、开花的样子,明年我要拿着它来山坳,和真实的花田对比!”

回到绣坊,顾念苏把筛好的花籽小心地放进陶罐里,贴上标签,再把读者们的画作、收纳盒的设计图,还有今天收籽的照片,一一贴进《秋实篇》的草稿本里。她在空白页写下:“秋实满枝,是时光的馈赠,也是约定的延续。落日每天亲吻红裸石,花籽在陶罐里静静沉睡,等待着明年春天的召唤,就像我们,等待着下一次与山坳、与彼此的重逢。”

夜色渐深,山坳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花田的沙沙声。顾念苏站在窗前,望着红裸石的方向,那里曾种下春天的希望,绽放过夏天的绚烂,如今收藏着秋天的果实。她知道,“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在这个秋天又写下了厚重的一页——明年,这些花籽会重新发芽,新的读者会赶来赴约,落日会继续亲吻红裸石,而这场跨越四季的约定,会在时光里,永远温暖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