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落日吻过红裸时 > 第341章 竹痕藏旧传私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露刚在竹架的红纹上凝出小水珠,阿远就攥着爷爷的小本子跑上双痕台——昨夜梦到芽儿的卷须绕着竹架爬了好远,梦里还听见竹条在“沙沙”说话,像是藏着秘密。他蹲在最外侧的竹架旁,刚要伸手碰芽尖,指尖突然触到竹条上一道浅浅的刻痕,不是秦叔削的光滑面,倒像是有人特意刻上去的小字。

“妞妞快来看!这竹条上有字!”阿远声音都发颤,小心翼翼地拂去竹条上的薄尘,三道细细的刻痕渐渐显出来——是“盼金红”三个字,刻得浅却有力,笔画里还留着当年的竹屑,和爷爷小本子上的字迹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妞妞抱着“记忆册”冲过来,脸凑得离竹条极近,连睫毛都快碰到刻痕:“是爷爷刻的!你看这‘金’字的撇,和小本子上画芽儿的笔锋一模一样!”她赶紧掏出蜡笔,在册子上描下“盼金红”三个字,旁边画了竹条和芽须,还在字的周围画了圈小金点,“这是爷爷在跟芽儿说话呢,说盼着它开花,盼着落日来吻金红!”

张爷爷背着画夹来的时候,正看见两人对着竹条发呆,凑过去一看,也笑了:“你爷爷当年就爱跟花苗说话,没想到还把心意刻在竹条上。”他掏出彩铅,在刻痕旁边画了朵小小的金盏花,花芯对着“盼金红”三个字,“这样芽儿绕着爬的时候,就能顺着字往上长,把爷爷的盼头也缠在茎秆上,等开花的时候,就带着旧意一起等落日。”

秦叔推着小推车来送新的丝瓜络,听说竹条上有爷爷的刻痕,赶紧放下车蹲过来摸:“难怪我昨天削这根竹条时,总觉得有处地方特别顺,原来是你爷爷早就动过手。”他从车上取来新的丝瓜络,特意缠在刻痕周围,软乎乎的络丝把“盼金红”裹了半圈,“这样芽须绕上来的时候,就不会磨到刻痕,还能顺着络丝摸到爷爷的心意。”

老奶奶拄着拐杖来的时候,手里拎着个旧瓷瓶,瓶身上画着褪色的金盏花。“这是你爷爷当年装花肥的瓶子,”她把瓶子放在刻痕旁的土里,瓶嘴对着竹架,“他以前总说,花肥要顺着竹根浇,这样芽儿就能把心意和养分一起吸进去,长得更有劲儿。今天咱们也给芽儿浇点爷爷的肥,让它知道,爷爷还在陪着它长。”

阿远接过奶奶递来的小勺子,小心翼翼地从瓷瓶里舀出花肥,顺着竹根浇下去,水渗进土里时,芽儿的卷须突然晃了晃,像是真的接住了这份旧意。妞妞赶紧掏出小尺子,量了量卷须的长度:“比昨天长了三毫米!肯定是爷爷的花肥起作用了!”她把新长度记在“记忆册”上,还在“盼金红”三个字旁边画了个上扬的小箭头,标注“爷爷的力量”。

王婶挎着菜篮来送米糕时,石桌旁已经围了不少人——秦叔在给其他竹条检查有没有刻痕,张爷爷在画“竹痕藏意”的速写,老奶奶正对着旧瓷瓶轻声说话。“今天的米糕,我把‘盼金红’三个字印在糕面上了,”王婶把米糕分给大家,甜香混着竹屑的清味飘开,“咱们吃着爷爷的心意,陪着芽儿长,等落日来的时候,就把这甜也带给金盏花。”

中午的太阳晒暖了竹架,阿远发现那根刻着字的竹条上,芽须已经绕着丝瓜络爬了半圈,卷须的顶端正好对着“盼”字,像是在轻轻触碰。他赶紧把爷爷的小本子翻开,放在竹架旁,让本子上的芽儿画和竹条上的刻痕对着话,风一吹,纸页轻轻晃,像是爷爷在回应。

张爷爷把新画的速写贴在“春信布告栏”上,画里的竹架牵着红痕,刻着“盼金红”的竹条旁,芽须绕着丝瓜络,旧瓷瓶立在土里,虹吻石的红痕正往竹架的方向漫,配文写着“竹痕承旧意,芽须续新盼,金红终相见”。路过的村民都停下看,有人说要帮着找其他竹条上的刻痕,有人说要给芽儿编个小竹篮,等开花的时候用来装落瓣。

傍晚夕阳斜落时,阿远最后看了眼竹架——刻着“盼金红”的竹条被染成了暖金色,芽须绕着络丝,像在和刻痕说悄悄话,虹吻石的红痕正好映在字上,金红交织着,像落日提前来赴了约。他把爷爷的小本子和自己的“记忆册”一起放进木箱,还特意把旧瓷瓶也收进去,让旧物和新痕一起,守着芽儿往上长。

晚风带着竹屑的清味,吹得柳条晃,铜铃铛“叮铃”响,双痕台的暮色里,竹条上的刻痕、绕架的芽须、虹吻石的红痕,都藏着说不尽的暖。阿远拉着妞妞的手走下石阶时,还在想着明天要带放大镜来,仔细看看其他竹条上有没有爷爷的刻痕——他知道,爷爷的心意肯定不止这三个字,就像双痕台的盼头,会跟着芽儿一起,长到金盏花开,长到落日吻过那抹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