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277章 跨越海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撤退行动进入最后几天,敦克海滩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和悲壮。德军的包围圈已经收缩到了极致,炮弹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撤退区域。天空中的空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一艘驶向英吉利的船,都像是在穿越一条由炮火、炸弹和死亡组成的狭窄隧道。

对于每一个等待撤离的士兵和随行家属来说,从踏上摇晃的小船,到登上远方的大船,再到最终抵达英吉利,这短短几十公里的航程,是一生中最漫长、最煎熬的旅程。

一个名叫汤姆的英吉下士,和他所在步兵连的残余弟兄们,已经在海滩上等待了两天两夜。他们又冷又饿,身上沾满了沙子和油污。他们亲眼目睹了身边的战友被炸弹炸得粉身碎骨,也看到了满载希望的救援船在眼前沉没。绝望像潮水一样,一次次地冲击着他们脆弱的神经。

终于,一艘来自泰晤士河的平底驳船靠近了他们所在的海滩。船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渔夫,他大声地用伦敦口音喊着:“嘿,小伙子们,上来吧!回家的船来了!”

汤姆和他的战友们互相搀扶着,走进了齐胸深的海水。冰冷刺骨的海水让他们瑟瑟发抖,但心中却燃起了一股热流。他们爬上了驳船,狭小的甲板上挤满了人。驳船吃力地掉头,向着远处一艘驱逐舰驶去。

就在这时,德普士军的俯冲轰炸机再次来袭。凄厉的尖啸声由远及近。汤姆下意识地抱住头,蜷缩在甲板上。他能听到身边人的祈祷声和咒骂声。炸弹在驳船不远处爆炸,掀起的巨浪差点将小船掀翻。海水像瀑布一样浇在他们身上。

幸运的是,皇家空军的“喷火”战斗机及时赶到,驱散了德军的轰炸机。驳船有惊无险地靠上了一艘名为“勇敢”号的驱逐舰。士兵们顺着绳网,费力地爬上驱逐舰高大的船身。当汤姆的双脚终于踏上坚实的甲板时,他感觉自己的腿都软了。

船上已经挤满了人,甲板上、船舱里,到处都是疲惫不堪的士兵。医护兵在简陋的条件下,为伤员包扎伤口。志愿者们为他们递上热茶和饼干。这是他们多日来吃到的第一口热食。汤姆贪婪地喝着热茶,感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驱散了连日来的寒冷和恐惧。

驱逐舰拉响了起航的汽笛,开始加速,向着英吉利的方向驶去。士兵们聚集在船舷边,默默地回头望着那片被战火染红的法国海岸。那里,有他们牺牲的战友,有他们丢弃的武器,也有一段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噩梦。

航行途中,危险如影随形。德军的远程火炮偶尔还能打到航道上,激起巨大的水柱。更可怕的是德军的鱼雷快艇,它们利用夜色和高速,像狼群一样偷袭船队。驱逐舰上的了望哨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炮手们迅速转动炮塔,向着海面上高速移动的黑影猛烈开火。一道白色的鱼雷航迹擦着“勇敢”号的船身而过,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数小时的航行,当天边露出鱼肚白时,一阵欢呼声从甲板上传来。

“看!是多佛尔!是多佛尔的白崖!”

汤姆挣扎着站起来,顺着人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晨曦中,那片熟悉的、洁白的悬崖轮廓,出现在海平线上。对于这些刚刚从地狱中逃脱的人们来说,这片白崖,不仅仅是故乡的象征,更是安全、文明和希望的灯塔。许多饱经战火、从未流过一滴泪的硬汉,在看到白崖的那一刻,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勇敢”号缓缓驶入多佛尔港时,码头上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他们中有士兵的家人,有志愿者,有普通的市民。他们挥舞着旗帜,高声欢呼。当衣衫褴褛、满身油污的士兵们踏上码头时,人们拥上前去,为他们送上食物、毛毯和拥抱。

汤姆走下舷梯,脚踏在坚实的英国土地上,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一位头发花白的女士,往他手里塞了一个苹果和一块巧克力,微笑着对他说:“欢迎回家,孩子。辛苦你们了。”

汤姆看着手中的苹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25天的撤退行动结束了。近2万艘船只,跨越海峡,带回了430个师的兵力,挽救了盟军的未来。然而,代价也是沉重的。超过2000艘各类船只被击沉,数万名水手和士兵在撤退途中丧生。

当最后一艘救援船抵达多佛尔港,敦刻尔克的史诗撤退落下帷幕时,整个英吉岛都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成功撤回的430个师和2000万平民,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但同时,也给这个已经进入战时状态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英吉的港口、火车站、城镇,到处都是刚刚撤回的士兵和法希难民。士兵们失去了所有的重武器,他们手中只有步枪,许多人连步枪都在撤退中丢失了。他们疲惫不堪,士气虽然未完全崩溃,但也急需休整和重新武装。而那2000万法希平民,包括士兵的家属、政府官员、技术人员以及不愿接受德普士统治的普通人,他们的涌入,对英吉的住房、食品供应和公共服务系统构成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丘吉尔的战时内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全国的学校、体育馆、社区中心都被改造成了临时的接待站和兵营。食品和物资实行更严格的配给制,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工厂的烟囱冒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浓的黑烟,工人们三班倒,日以继夜地生产武器弹药,为这支“赤手空拳”的军队重新武装。

“我们现在就像一个没有外壳的龙虾,”一位将军忧心忡忡地对丘吉尔说,“我们的军队回来了,但我们几乎没有任何重型装备来抵御德普士可能的入侵。我们只有几百辆坦克和不到一千门火炮。”

德普士即将发动的跨海入侵,即“海狮计划”,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英吉人的头顶。德普士的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他们在西白洲大陆的胜利,并叫嚣着要“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争”。

然而,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英吉人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和韧性。他们成立了“国民自卫军”,由那些因年龄或职业而无法参军的男性组成。他们手持着从博物馆里找来的一战时期的老旧步枪,甚至长矛和猎枪,在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路口挖掘战壕,设置路障,准备用血肉之躯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这段艰难的时期,法希流亡政府的建立,为盟军的士气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法希国王路易二十,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宫设立了他的临时宫廷和政府。他通过bbc广播,向全世界的法希人发表演说,号召他们加入由比利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希”运动,继续与德普士战斗。

“黑黎虽然陷落,但法兰西的精神永存!只要还有一个法希人持有武器,战争就没有结束!”国王的声音传遍了法希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