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309章 白骨壁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果说第一天的战斗,是以钢铁的碰撞为主旋律,那么从第二天开始,战争就迅速退化成了最原始、最野蛮的形态——血肉与泥土的交织。双方争夺的焦点,迅速集中到了哈灵顿防线的核心,那座被双方士兵都称为“屠宰场”的——303高地。

303高地,本身并不算雄伟,但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它像一颗钉子,死死地楔在中央山谷的咽喉。控制了它,就等于扼住了通往维多利亚港的生命线。哈灵顿在这里,部署了他最精锐的部队——皇家苏兰团和英勇善战的廓喀联队。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这座小山,改造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钢铁堡垒”。

山体内部,被挖空,构筑了三层永久性工事,由交通壕和地下隧道相连。山坡上,布满了铁丝网、雷区、反坦克桩和交叉火力点的机枪碉堡。每一个射击孔,都经过精确计算,确保没有任何火力死角。山顶的炮兵观察所,可以为后方的炮兵阵地,提供最精准的射击诸元。

山下文深知此地的重要性,他将攻取303高地的任务,交给了他麾下最凶悍的部队——第58步兵师团,一个以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残忍的作风而臭名昭着的部队。

进攻,在黎明时分开始。

樱花国的炮兵,对高地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地毯式”轰炸。无数的炮弹,将山顶的植被全部剥离,只剩下焦黑的岩石和翻滚的泥土。紧接着,樱花国的攻击机,如同盘旋的秃鹫,对着高地,倾泻下成吨的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整座山头,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樱花国指挥官看来,经过如此猛烈的火力准备,高地上应该已经没有任何活物了。

然而,当第58师团的第一个步兵大队,踏着齐膝深的泥泞,高喊着“万岁”,向高地发起冲锋时,地狱之门,向他们敞开了。

那些隐藏在反斜面和地下工事里的英军机枪,突然同时开火。数十挺维克斯重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冲在最前面的樱花国士兵,如同被镰刀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泥泞的坡地。

“为了国王!”一名苏兰军士长,赤裸着上身,抱着一挺布伦轻机枪,站在被炸塌的战壕里,疯狂地扫射。他的吼声,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樱花国的士兵,表现出了惊人的悍不畏死。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一波接着一波地向上冲。有的人,身上绑满了炸药,冲到铁丝网前,引爆自己,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有的人,则用身体,去堵住英军的机枪射击孔。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双方的士兵,在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战壕里,展开了最残酷的白刃战。刺刀、工兵铲、匕首,甚至石头和牙齿,都成了杀人的武器。苏格兰士兵高亢的风笛声,与樱花国士兵临死前的“万岁”冲锋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

傍晚时分,樱花国军,以付出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终于攻占了高地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当他们以为可以喘口气时,英吉军的炮火,又以雷霆万钧之势,覆盖了他们刚刚占领的阵地。哈灵顿的反炮兵雷达,早已锁定了樱花国炮兵的位置,双方的炮兵,展开了同样血腥的对射。

接下来的一个月,303高地,变成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绞肉机”。

白天,樱花国军在绝对的空中优势和炮火支援下,发动猛攻,艰难地夺取一小块阵地。到了晚上,英军和廓喀士兵,则利用他们更擅长夜战的优势,发动疯狂的反击。廓喀士兵,挥舞着他们标志性的弯刀,如同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樱花国军的阵地,割断哨兵的喉咙,将手榴弹扔进睡着的士兵的帐篷。

这座小小的山头,在短短一个月内,反复易手了超过十五次。有时候,山顶在英军手里,山腰在樱花国军手里,而山脚,又被英军的反击部队夺回。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相距不过几十米。士兵们甚至能听到对方在战壕里咳嗽的声音。

这里的土地,已经被鲜血浸透,变成了暗红色。弹坑里,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根本来不及掩埋。新的尸体,不断地叠在旧的尸体上,形成了一道道令人作呕的“白骨壁垒”。幸存的士兵,就在这些腐烂的尸体堆里,吃饭、睡觉、战斗。疾病和瘟疫,开始蔓延,其杀伤力,甚至超过了枪炮。

双方的指挥官,都杀红了眼。他们如同两个输光了本钱的赌徒,不断地将自己最后的筹码——士兵的生命,投入到这个无底洞里。一个团的兵力,被派上303高地,能在三天后,还能保持三分之一的建制,就已经算是奇迹。

坦克,在这种地形下,作用也变得有限。它们大多被当作移动的炮台使用。但它们也是双方火炮和反坦克手最优先照顾的目标。每天,都有十几辆坦克,在这里变成燃烧的残骸。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争夺这个该死的山头?”一名年轻的樱花国士兵,在写给他母亲的遗书中,这样问道。

“我看不见敌人,只能看见泥土和尸体。炮弹,从不停歇。我的朋友,昨天还在和我分一个饭团,今天,他的半个身子,就挂在前面的铁丝网上。”一名英军士兵,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绝望的文字。

一个月后,当山下奉文和哈灵顿,同时收到了关于303高地的最新战报时,他们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樱花国军,付出了超过五万人的伤亡,以及近三百辆坦克的损失,最终,也只是占领了高地一半的阵地。而北约军,同样付出了近四万人的代价,将防线,稳定在了高地的反斜面。

这座曾经不起眼的小山,在一个月内,吞噬了近十万人的生命。它像一个贪婪的魔鬼,吸干了双方的鲜血,却谁也没有给予胜利的果实。双方的战线,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几乎又回到了原点。整个布拉尼亚半岛的战役,彻底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