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424章 疯狂的螺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新大陆联邦的东海岸,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夜晚,比白昼更加明亮。上千盏大功率探照灯将数个巨大的干船坞照得如同白昼,刺眼的电焊弧光如同蓝紫色的闪电,在钢铁巨兽的骨架间此起彼伏,映照着一张张被汗水和油污覆盖,却异常坚毅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灼热金属和油漆混合的刺鼻气味,震耳欲聋的铆钉枪声、巨大的龙门吊移动时发出的轰鸣,以及工头们声嘶力竭的呐喊,汇成了一部宏伟而狂暴的工业交响曲。

这里,是联邦复仇意志的锻造炉。

一艘“埃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在《超级舰队法案》通过后,被以一种违背工程学常理的方式,从正常的两年,被极限压缩到了惊人的九个月!这得益于一种被战争催生出的“模块化建造法”——航母的每一个部分,从龙骨到舰岛,从动力舱到机库,都被分解成数百个巨大的模块,在全联邦上百个不同的工厂里同时生产。然后,这些钢铁积木通过铁路和驳船,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海岸边,在船坞里由数万名工人像拼装模型一样,以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的作业方式,迅速焊接组合。

而在这艘即将下水的航母旁边的更大船坞里,一具更为庞大、更具威慑力的骨架正在成型——“上途岛”级超级航母的龙骨,如同一条史前巨鲸的脊椎,静静地躺卧着。它的设计图纸本身就是一份宣言:覆盖整个飞行甲板的重型装甲,足以抵御重磅航弹的直接命中;宽阔到足以让两架飞机同时起降的甲板;能够容纳近百架新式喷气式舰载机的巨大机库。这些海上巨兽的每一个设计参数,都是对“幽灵舰队”那番羞辱的直接回应。它们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均势,而是为了彻底的、压倒性的碾压。

战列舰的建造同样陷入了癫狂。在费城、在布鲁克林、在布雷默顿,排水量超过七万吨的“超级联邦”级战列舰,如同神话中从龙齿里长出的士兵,在各大船厂同时破土动工。它们厚达半米的侧舷装甲带,足以藐视樱花国任何现役的火炮;而那三座三联装510毫米主炮,一旦开火,喷吐出的将是足以将樱花国那些修修补补的“幽灵战舰”一击撕裂的雷霆。

联邦的宣传机器以前所未有的功率全速开动。收音机里,总统罗斯福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伴随着激昂的进行曲,响彻每一个家庭:“……我们不仅是在建造战舰,我们是在为我们逝去的英雄们,建造一座座钢铁的纪念碑!每一颗铆钉,都是我们复仇的誓言!每一寸钢板,都承载着自由的重量!”

电影院里,正片放映前,必ず会播放一段名为《钢铁洪流》的新闻短片。镜头从“联邦”号沉没的悲怆画面,切换到如今热火朝天的船厂,最后定格在新战舰下水时那排山倒海的巨浪上。着名的好莱坞女星们,穿着工装裤,带着迷人的微笑,亲自到船厂为满身油污的工人们送上咖啡和香吻,她们的歌声通过扩音器回荡在船坞上空,让工人们忘却了疲惫。

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种混杂着悲愤、狂热和绝对自信的战争氛围中。弗兰岛的耻辱,像一剂强效的兴奋剂,注入了这头工业巨兽的血管,让它忘记了疼痛,忘记了疲惫,只剩下了一个目标:碾碎敌人。

而在汉平洋的另一端,樱花国,这片被誉为“日出之国”的群岛,正被一种截然不同的、更为压抑的狂热所笼罩。

“幽灵舰队”的建成,让联合舰队的规模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峰,吴港和横贺的军港里,樯橹林立,蔚为壮观。但这短暂的辉煌,是以透支国家未来为代价的。为了打捞和修复那些沉船,国库里的黄金被大夏拉走一半,甚至向大夏帝国出手了上亿吨的矿产。

如今,为了维持这支庞大舰队的日常运作,也为了应对联邦那令人绝望的、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新舰,樱花国政府开始了全面的、深入骨髓的战时经济管制。

民众的口粮被一再削减,大米成了只有军队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普通人的餐桌上只剩下掺了野菜的杂粮糊。所有的娱乐场所都被关闭,和服的丝绸被征用去制作降落伞,年轻的女性被组织成“女子挺身队”,进入条件恶劣的兵工厂,替代那些被征召入伍的男性,生产着永远不够用的弹药。

一场名为“金属献纳”的运动席卷全国,从锅碗瓢盆到门窗把手,一切非必需的金属制品都被强制回收。甚至连千年古刹里那口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巨大铜钟,也在僧侣们悲戚的诵经声中,被工兵们粗暴地拆解、运走,最终在熔炉里化为滚烫的铜水,用于制造炮弹的弹壳。

整个国家,就像一台被过度拧紧了发条的精密机械,每一个齿轮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随时都可能彻底崩断。

海军军令部,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最高会议正在进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海军大臣面色凝重地通报了联邦《超级舰队法案》的内容,当一个个天文数字般的吨位和预算被念出来时,在座的将领们脸色一片灰白。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一郎,却异常的平静。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太平洋海图前,目光锐利如刀。

“诸君,情报已经很明确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单纯比拼国力与工业产量,我们毫无胜算。联邦就像一个体格是我们十倍的相扑手,与他进行正面的角力,是愚蠢的。我们唯一的胜机,在于不对称。”

他用指挥棒在海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将樱花国本土和联邦西海岸都圈了进去。

“既然无法在数量上超越敌人,那我们就在质量和战术上,取得决定性的、颠覆性的优势!我们要用最锋利的匕首,去刺穿巨人最脆弱的心脏!”

山本一郎提出了他酝酿已久的、近乎疯狂的新建军方针。

一方面,将所有有限的、宝贵的资源,全部集中投入到几个足以改变战争天平的“决战兵器”的研发和制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