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 第525章 无声的战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大夏“技术小组”的进驻,“暴风眼”基地不再是新大陆联邦的专属秘密。二十名身穿大夏空军制服的“工程师”和“地勤专家”,在一名空军大校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喷气机基地。

领队的大校名叫雷鹏,一个看起来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但所有联邦飞行员都知道,他的档案里记录着在黄洲空战中个人击落12架樱花国飞机的战绩,是名副其实的王牌教官。

“帮助”很快就变成了“主导”。

在第一次模拟空战对抗中,雷鹏亲自驾驶一架p-80“流星”,对阵两位信心满满的联邦王牌飞行员。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在短短十五分钟的缠斗中,雷鹏利用远超对手的能量控制技巧和战术预判,两次占据了绝对的射击位置,轻松“击落”了两名对手。

“你们飞得太‘平’了。”雷鹏在战后总结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你们还在用螺旋桨时代的思维驾驶喷气机。你们只看到了速度,却不懂得如何利用速度转化成高度和能量。在实战中,你们这种飞法,就是给敌人送战绩。”

联邦的王牌飞行员们面红耳赤,他们心中的骄傲被击得粉碎。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了新时代的武器,但脑子里的战争思想,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于是,在“暴风眼”基地,出现了一幅奇特的画面:一群世界顶尖的联邦飞行员,像小学生一样,聆听着大夏教官们讲解着全新的空战理论——bVR(超视距作战)的雏形、能量空战机动(E-m理论)、以及“高空高速”突袭战术。

这不仅仅是军事技术的传授,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植入。当这些联邦飞行员学会用大夏教官的语言和思维去讨论战术时,他们这支最锐利的空中力量,也在无形中被纳入了大夏的战争体系。

而在南洲大陆的其他地方,这场“无声的战争”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上演。

“炮灰军团”的营地里,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北约军后勤部门提供的食物单调乏味,常常是硬面包配咸肉罐头。而就在士兵们怨声载道之时,几辆刷着大夏商行标志的卡车,却满载着新鲜的蔬菜、大米和一种味道鲜美的肉酱罐头,来到了营区。

开车的,是几位身穿便服的大夏商人,他们笑容可掬,声称是“大夏-南洲友好协会”的代表,前来慰问“正在为世界和平而战的勇士们”。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这些物资,有时甚至直接免费发放。

拉维·辛格上尉亲眼看到,自己的士兵们在领到那些冒着热气的肉酱拌饭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位大夏商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用生硬的英语说:“辛格上尉,我们知道你们的艰苦。在东方,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黄种人,应该互相帮助。”

这句话像一根针,轻轻刺中了辛格上尉心中最敏感的地方。他作为殖民地军官,在英吉同僚面前,永远感觉低人一等。而此刻,这位来自另一个强大东方国度的商人,却将他们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这之后,“友好协会”的活动越来越多。他们不仅送来食物,还送来了电影放映机,播放着讲述大夏军队在黄洲痛击樱花国的战争片。影片中,大夏士兵英勇无畏,装甲洪流势不可挡,樱花国军队则节节败退,丑态百出。这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士兵们的士气,也让他们对大夏帝国产生了一种近乎崇拜的敬畏。

与此同时,大夏的“影响力”也在向南洲的经济领域渗透。

伴随着军事顾问团和庞大的运输船队而来的,是数以万计的大夏工程师、商人和工人。他们拿着“浮碧亭条约”赋予的合法权利,开始“协助”南洲各国修复和扩建港口、铁路和公路。

他们的效率惊人,并且带来了远比当地先进的工程设备。他们给当地工人开出的薪水,比盟军或本地政府的工程项目高出三成。一时间,“为大夏人工作”成了当地人最体面的选择。

新大陆联邦和英吉的官员们焦虑地发现,他们正在失去对南洲经济的控制。他们投入了天文数字的军费,承担了战争的巨大风险,但大夏帝国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边出售着战争工具,一边在他们身后悄无声息地接收着战后的胜利果实。

情报战线上的对抗更是激烈。

新大陆联邦的战略情报局和英吉的军情局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渗透大夏顾问团,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和核心技术。但结果却令人沮丧。大夏顾问团的纪律如同铁铸,内部结构如同一个密不透风的黑箱。他们派出的间谍,要么很快就石沉大海,要么就被对方用精心设计的假情报耍得团团转。

一次,一位特工好不容易策反了一名顾问团的低级翻译,得到了一份关于大夏海军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蓝图。联邦海军部如获至宝,组织专家研究了半个月,最后发现那份蓝图的数据模型根本不符合物理学定律,完全是伪造的。而那位特工和翻译,早已人间蒸发。

这场发生在战争阴影下的“无声战争”,没有炮火,却同样惊心动魄。麦克阿瑟和蒙哥马利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他们仿佛陷入了一张由大夏帝国精心编织的巨网之中,他们越是挣扎,这张网就收得越紧。他们赢得了强大的军队,却正在输掉对这支军队、乃至整个南洲大陆的控制权。

一日深夜,麦克在自己的指挥部里,看着墙上南洲的地图。地图上,不仅标注着军事部署,还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注出了大夏帝国的矿产勘探队、商站、工程队和“友好协会”的活动区域。

他惊恐地发现,代表大夏势力的红色图钉,已经从最初的几个港口,蔓延到了整个大陆的肌体之中,像一张细密的神经网络,无处不在。

“我们不是在和樱花国一个国家作战,”麦克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疲惫和寒意,“我们是在世界的棋盘上,同时与两个帝国博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