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勤部长和警备司令官低着头,一言不发,任由唾沫星子喷在自己的脸上。他们有苦难言。他们派出了数万人的部队,沿着补给线建立了上百个据点,进行不间断的巡逻。但那些该死的“幽灵”,总能找到他们防御的漏洞。他们甚至会伪装成当地的土着,混进樱花军的营地,在水井里投毒,或者用无声的武器暗杀哨兵。

“将军阁下,”参谋长小林跻造再次硬着头皮开口,“这些袭击者,不仅仅是盟军的特种部队,更有大量的南洲本地人参与其中。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在制造更多的敌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正在与我们为敌。”

“人民?”阿南惟几冷笑道,“一群劣等的土着而已!传我的命令,在补给线沿线一百公里范围内,实行‘三光’政策!烧光他们的村庄,抢光他们的粮食,杀光所有敢于反抗和涉嫌通敌的人!我要让这片土地上的人知道,与大日本皇军为敌的下场!”

“将军阁下,不可!”小林跻造大惊失色,“如此一来,会将所有南洲人都推到我们的对立面,我们将彻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闭嘴!小林!”阿南惟几已经失去了理智,“对待这些劣等民族,怀柔政策是行不通的!只有恐惧,只有屠杀,才能让他们学会服从!立即执行!”

这道残酷血腥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了下去。樱花军的讨伐队,开始在补给线沿线,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他们焚烧村庄,屠杀平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然而,这种暴行,非但没有吓倒南洲人民,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加强烈的反抗。无数原本还在观望的南洲人,在目睹了亲人的惨死和家园的毁灭后,毅然拿起了武器,加入了“幽灵”的行列。

麦考伊上校的部队,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他的“幽灵”,从最初的几百人,迅速发展到了数万人。他们不再仅仅是进行小规模的骚扰,而是开始对樱花军的据点和小型运输枢纽,发动营级甚至团级规模的攻击。

在“哭泣峡谷”,麦考伊指挥着近三千名游击队员,全歼了樱花国一个负责守卫铁路桥的守备大队,并彻底炸毁了那座刚刚修复了一半的铁路桥。

在“黑森林”,卡拉尼带领着他的族人,利用丛林陷阱和毒箭,让一支深入森林搜捕的樱花国中队,无声无息地永远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樱花国南洲方面军,这条不可一世的巨蛇,它的尾巴,正在被这些“荒原上的幽灵”一点一点地啃食、咬断。后方的失血,正严重影响着它头部的攻击力。

前线的饭田祥二郎,对此感受最为深切。他的师团,已经停在黑水镇前沿足足一天了。不是他不想进攻,而是他的坦克,真的快没有油了。士兵们已经连续两天只吃一顿饭了。每个人都面黄肌cai,士气低落到了冰点。

他不止一次地向阿南惟几请求撤退,或者至少是停下来巩固后方。但每一次,都被以“保持进攻锐气”为由,严词拒绝。

他看着远处那片静悄悄的丘陵,那里就是盟军的防线。根据空中侦察,那里的防御似乎并不强。但他现在,却连发动一次像样进攻的能力都没有了。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们赢得了每一场战斗,占领了无数的土地,但他们,却正在输掉整场战争。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麦考伊上校,正和卡拉尼坐在一处山顶上,分食着一个缴获来的牛肉罐头。

“上校,‘矮脚鸡’开始杀我们的人了,我的村子……被烧了。”卡拉尼的声音很低沉,但没有悲伤,只有火焰般的仇恨。

麦考伊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他知道,对一个战士来说,最好的安慰,就是复仇。

“卡拉尼,很快了。”麦考伊看着西方的天空,那里,铁砧山脉的轮廓在夕阳下若隐若现。“很快,我们的主力就会动手。到那时,这些踏上我们土地的杂种,一个也跑不掉。”

“我等着那一天。”卡拉尼将最后一口牛肉咽下,拿起他的铁木强弓,眼神坚定。

在广袤的南洲荒原上,这些“幽灵”的故事,正在被谱写成一曲悲壮而又激昂的战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以游击战的精髓,完美诠释了斯特林将军“放血”战术的真谛。他们是这场宏大战争中,一个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压垮樱花国南洲方面军这头巨兽的,最后一批稻草之一。

樱花国南洲方面军总司令部,被临时设在刚刚“占领”的东海岸城市“海鸥港”。总司令官石井二郎大将,正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地图上,代表皇军攻势的红色箭头,像一把尖刀,深深地刺入了南洲大陆的腹地。从任何一个军事学院的教科书角度来看,这都是一次堪称完美的、教科书级别的闪电突击。皇军的兵锋,已经直抵盟军所谓的最后防线——铁砧山脉的脚下。胜利,似乎只剩下最后一步之遥。

然而,石井二郎的心中,却没有丝毫胜利在望的喜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浓重的不安,仿佛正走在一片看似平坦,实则布满流沙的沼泽地里。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来自前线的战报和后方的报告。这些文件,描绘出了一幅幅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矛盾的战争图景。

一方面,是前线指挥官们,尤其是阿南惟几,不断发来的“捷报”。“突破敌军防线”、“击溃敌军抵抗”、“兵临铁砧山脉”……每一个标题都充满了胜利的豪情。阿南惟几在报告中反复强调,盟军已经斗志全无,所谓的“铁砧防线”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要皇军主力发起总攻,必将一举将其摧毁。

但另一方面,是那些夹杂在捷报中的、来自后勤、情报和下级单位的报告,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令人心悸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