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风起荆南 > 第82章 刘表(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坐观成败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时,据守南阳的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请降,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一月正式归顺曹操,刘表从此失去了对南阳郡的影响力。(《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是后,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於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於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雠,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原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接着,袁绍又遣人求助于刘表,刘表向来使许诺,却又不正式派遣军队助战,亦不肯协援曹操,只希望自保于江汉(长江、汉水)之间,以观天下之变。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向刘表说:“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于将军。将军若是希望于乱世有所作为,便应乘天下方乱而起事;如若不然,则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而相从。将军现在坐拥十万之众,而只是安坐而观望。所谓见贤而不能助(指曹操),请和而不能得(指袁绍),如此两家必将归怨于将军,将军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恐怕将军也不能抵御其大军。所以我为将军计算了,不如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将军;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蒯越亦以此劝刘表,可是刘表狐疑不决,便派遣韩嵩往见曹操,以观虚实。韩嵩从许都回来后,指出曹操威德并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劝刘表遣子入质。刘表却因而怀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大为愤怒,要杀韩嵩,然而当问及韩嵩之随行者时,得知韩嵩只是说出肺腑之言,并无他意,方才没杀韩嵩,但仍将他囚禁起来。从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刘表虽然外貌儒雅,然而心里却颇为多疑。

收留刘备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西鄂县长杜袭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坚守城池,最终寡不敌众,刘表军攻入西鄂城。

同年,刘备自汝南来投奔荆州,刘表亲自出城迎接,对先主待以上宾之礼,给他补充兵力,安排他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荆州豪杰之士归附刘备者日益增多,刘表怀疑刘备的用心,对他暗加防备。刘备在荆州期间,刘表曾令他率军北侵,与夏侯惇交战于博望。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曹操南征刘表,军队到达西平县。当时袁绍早已离世,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战败后向曹操乞降请救,曹操遂引军北还。

刘表曾写信给二袁,劝他们和好共抗曹操,但袁谭、袁尚都不愿和解。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曾劝说刘表起兵后袭许都,刘表不纳其言。至及曹操还军中原,刘表才对刘备说:“之前不采纳你的建议,现在就失去了如此良机了。”刘备只得说:“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定会再出现,又怎会有所终极呢?若果今后能把握机会,这回之事就不足以为恨了。”(《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於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不过,在诸侯争战中刘表始终持中立态度,而同时刘表也不再向中央政府交纳税收。刘表的自守态度也使得荆州地区避免了许多战火,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病死襄阳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成为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刘表在晚年时,未能妥善处理后嗣的事宜。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都牵涉到嗣子之争的问题上。 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但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爱屋及乌,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蔡氏于是经常在刘表面前抵毁刘琦,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另外,蔡氏之弟蔡瑁及刘表外甥张允亦得刘表信重,又与刘琮相善,忌惮刘琦年长,欲图诋毁他。刘琮如果做了好事,事情再小也会被传出去;刘琮如果犯了错,过错再大也会被掩盖。蔡夫人称美于内,蔡瑁、张允诵德于外,刘琮也因此受到了刘表的宠爱。刘表和蔡夫人打算将刘琮立为继承人,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遭到疏远,最终依从诸葛亮的建议,暗寻脱身之策,在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后请求接替其职。之后,蔡瑁、张允仍然暗中探察刘琦的过失,随而诋毁刘琦,刘琦的表现无显而不掩,过失无微而不露。于是刘表日发愤怒,多次写信责备刘琦,而刘琮的位置也稳固了。后来刘表病重,刘琦还归襄阳探望。由于刘琦素来慈孝,张允等人怕刘表与刘琦二人相见而亲情相感,会把身后大事托付给刘琦,于是不许刘琦入内探望,并说:“主公命你镇守江夏,是个非常重任。如今你留下众兵将于江夏而擅来襄阳,主公知道后必定会加以怒责。此举有伤亲情,最终只会使他的病情恶化,这实在不是孝敬之道啊。”刘琦被拒诸门外,不能与刘表相见,刘琦只得流涕而去。而据《英雄记》及《魏书》记载,刘表病危时曾想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而再三推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刘表背疽发作去世。刘表在荆州近二十年,家无余积。(《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下》:十三年,曹操自将征表,未至。八月,表疽发背卒。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

主要影响

刘表在荆州期间,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关中、兖、豫学士归者以千数。刘表建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又广求遗书,形成“古典毕集,充于州闾”的盛况,起了保存文化的作用。

轶事典故

师生议论

刘表少年时,曾与其老师王畅进行了一场辩论:当时王畅任南阳郡太守,有鉴于南阳的人民生活挥霍奢华,他于是领头行俭,希望籍此改变民风。然而王畅的做法过于节俭,人民根本无法仿效,因此时年十七岁的刘表就劝谏王畅说:“所谓过犹不及,不论是奢侈或节俭,都要合符中庸之道,这就是蘧伯玉耻于独自成为君子的原因。府君若果不师承孔子的明训,而仰慕夷齐那些微不足道的操行,莫非是想让自己在当世显得份外高洁?”王畅答道:“因为节约行俭而犯过失的人甚为稀少吧!而且此举亦兼能纠正世俗的歪风。”

探讨英雄

参加过太学生运动的刘表即使到了晚年仍喜欢品评人物,《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就引述了刘表宴客论英雄的经过:

一次,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于是问许汜:“您所说的豪横,有事实根据吗?”许汜就说:“昔日我因为逃避战乱而路过下邳,顺道拜见元龙。但元龙并没有要招待我的意思,良久亦不跟我讲话,之后更上了大床去睡觉,而我就只得睡在下床。”刘备就为陈登辩驳,直斥许汜说:“阁下有国士之名,而现在天下大乱,还望先生要忧国忘家,抱有救世的志向。但阁下却只会求田问舍,所说的话完全没有可采纳的价值,这都是元龙所不喜欢的,又怎会跟你谈话呢?如果我是陈登的话,我则会睡在百尺高楼之上,而要你睡在地上,跟你又怎会只是上下床的区别呢?”刘表听后大笑。刘备于是说:“像元龙这样文武兼资、又具备胆色志向的人,大概只能在古代找到,现今的人都难以与他相提并论。”

饮酒情况

曹丕在《典论·酒诲》一篇中曾提及到刘表的子弟喜好饮酒,分别有三爵,最大伯雅,第二仲雅,最小季雅;三爵分别可受七升、六升、五升酒。所以南荆之地有三雅之爵,河朔之地有避暑之饮。而文中所提及到的“三雅”酒杯,就是“雅量”一词的典故,意指能够饮下“三雅”任何一爵所盛的酒而不醉的话,就是有“雅量”。其后“雅量”辗转引申为“器度”、“容人之量”的意思。

人际关系

妻妾

元配,《三国演义》中称陈氏,正史无载其姓氏,为刘表诸子女之母。在刘表被派往治理荆州之初死去。据《搜神记》记载,建安八、九年间刘表曾死过妻子。而建安五年左右的官渡之战时期,刘表派遣韩嵩去探听虚实,回来后此时已经是刘表之“妻”的蔡氏曾劝刘表不要杀韩嵩,若如此则蔡氏在建安八、九年时已去世。但按《诸葛亮传》记载则似乎在建安十三年左右蔡氏仍在世,亦或可能韩嵩在建安八年-建安九年刘表前妻死后才回到荆州,然后被蔡氏所救。

蔡夫人,刘表之后妻,并非刘琮之生母,据《后汉书·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所载,因为刘琮娶了蔡氏的侄女,所以偏爱刘琮而厌恶刘琦,欲立刘琮为荆州继承者,正史亦没有遭曹操杀害的记载。

妹妹

刘氏,随刘表上任荆州,刘表曾欲将其许配给名士王粲,然而见王粲容貌甚丑,只好作罢。此事出于《世说新语》。

子女:刘琦、刘琮、刘修,字季绪。

刘氏,《博物记》记载,刘表本欲将她嫁给王粲,因嫌王粲形陋而嫁王粲族兄王凯,生王业。

从子

刘表至少有从子二人:刘磐、刘虎

主要作品

刘表的《五经章句后定》删除浮辞,让学者较快通晓经文,为唐初修纂《五经正义》的先河。刘表在任荆州牧其间,曾经与当地学者共同着作了一部名为《荆州星占》(或名《荆州占》)的天文书籍,并在后世流传了几百年。至少到了唐代,《荆州星占》还是李淳风撰《乙巳占》、瞿昙悉达撰《开元占经》时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李淳风亦在《乙巳占》中开列他自述是“幼小所习诵”的星占学参考书共二十五部,其中第十八部就是刘表的《荆州占》。尽管刘表本人未必是《荆州星占》的主要编撰者,但其领衔编着的角色,亦证明他对于天象星宿有一定的研究。

据《全后汉文》载,刘表着有《周易章句》五卷,又有《进谏王畅》、《后定丧服》(即《五经章句》,与宋忠等共撰,见《经学辑佚文献汇编》)等作品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