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39

韩嵩深吸一口气,附和道:“正是!王贼击溃孙坚后,孙氏转而全力进攻江夏,企图从荆州突破。若南阳稳固,我军便可抽调兵力应对孙坚,可谓大有裨益!”

“善!”刘表颔首,“蔡卿即刻传旨,命曹操为南阳太守,替朕镇守北境,抵御吕布、王仲之军!”

蔡瑁抱拳高呼:“陛下圣明,吾皇 ** ** 万 ** !”

南阳太守府内。

曹操微微欠身,含笑致意:“多谢蔡兄相助,操方能立足南阳。有此富庶之地为根基,必当稳住荆州, ** 雪耻!”

蔡瑁举杯痛饮:“孟德若有需要,尽管直言!你我兄弟联手,纵使是刘表,也得忌惮三分!”

曹操深知蔡瑁手握重兵,却也明白太子刘琦与军中将领有所牵连。江夏黄祖便是刘琦心腹,因屡次击败孙坚而备受重用。

反观蔡瑁,北境战事迟迟未有进展,若非自己助他夺取南阳,恐怕早已被刘表冷落。

下面是

---

曹操府中。

此刻的曹操不得不忍受对方故作姿态的举动。

他嘴角微扬,眼底却暗藏锋芒。初至荆州,诸多事务仍需借助蔡瑁之力,眼下只能顺势而为。

宴席间,曹操执盏相敬:日后还望蔡兄多加照拂。

蔡瑁朗声笑道:曹兄客气,你我本就是自家人。

宴散人离。

待蔡瑁走后,钟繇近前禀报:主公,南阳府库存粮约两万石,降卒被蔡瑁调走大半,现存士卒两万余人,多为伤弱之兵。

曹操闭目凝神,复又睁眼:暂居他人之地,有此根基已属不易。南阳百废待兴,恢复民生需你我同心。

此地百万人口,物产丰饶,不出两年便可积蓄实力。他指节轻叩案几,届时自当清算今日之事。

眼底寒光乍现,令人不寒而栗。

兖州泰山议事厅。

众谋士分列两侧。

郭嘉捻须蹙眉:曹操竟能逃过平舆那场大火,实在出人意料。

刘基颔首:主公早有预见,可惜豫州守军未予重视,错失良机。

赵普沉吟道:窃以为曹操据守南阳,恐不出两年便能训练出精锐之师。

荀彧微微叹息:南阳人口稠密,粮产充沛。曹操依附刘表,而我等又要应对袁绍...

此时厅外传来清朗之声:文若清晨便如此消沉,岂不辜负大好光阴?

---

来人正是王仲!

郭嘉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主上,情况紧急,曹操与刘表明结盟,现已控制南阳作为北部防线,恐将全力对付我军。

就为这事烦恼?

王仲轻蔑一笑:无碍,既然能让袁绍自乱阵脚,自然也能牵制曹操。我已有对策,诸位不必担忧!

主上已有良策?郭嘉眼中闪过惊异之色。

王仲斜睨道:怎么,很意外吗?

呵呵。

没有这些谋士前,哪条计谋不是孤所想?如今有了你们,不过稍显惫懒罢了。

郭嘉连忙摆手:岂敢!主上神机妙算,非我等可比。

刘基捋着胡须笑道:奉孝这张嘴啊......

郭嘉立即反诘:伯温莫非质疑主上才智?

刘基慌忙解释:在下跟随主上多年,对其才智深信不疑,倒是你......

郭嘉不假思索道:嘉虽追随时日尚短,但对主上谋略心悦诚服。伯温休要诬陷,否则连朋友都没得做。

众人哄堂大笑。

郭嘉收起笑容,正色道:主上,在下句句肺腑之言。

王仲撇嘴耸肩:谁知道呢。

郭嘉叹道:得,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又是一阵大笑。

不过主上......

郭嘉迟疑道:在下确实想知道,将如何对付曹操?派翼德将军出击?如今徐豫初定,粮草不足,恐非良策。

刘基躬身附和:臣也认为不妥。

赵普点头应和:在下也这样认为。

荀彧轻抚胡须:徐州、豫州正在垦荒,屯田军刚组建完毕,此时出兵确实不妥。但若放任曹操壮大,后果更为严重。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王仲模仿古人姿态,继续道:并非所有战场都需要兵戈相见。有些较量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却能抵过十万雄师!

郭嘉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追问:主公就别打哑谜了,究竟有何良策?

王仲缓缓道:南阳富庶众所周知,不仅是人口大郡,更是粮产重地和商贸中心。如今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我们只需摧毁其经济根基,曹操纵有通天之能也将束手无策!

这番话令郭嘉茅塞顿开:此计甚妙!若能断其财源,曹操必将陷入困境。

正是如此。荀彧补充道,南阳经袁术摧残后根基薄弱,人口锐减、田地荒芜,这些都需要时间恢复。眼下他们唯一指望的只剩商贸。

赵普若有所思:主公虽擅长经济手段,但天下商贾众多。主公能掌控糜家和苏张兄弟,又如何制约甄家、吴家这些大族?

刘基附和道:是啊,主公打算如何击垮南阳经济?

你们啊...王仲摇头笑道,思路太局限了。

众人纷纷躬身请教:请主公示下。

王仲正色道:曹操若想短期快速发展,必然要从商贾入手,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征税!

这样事情就简单了,咱们只要降低赋税,吸引天下商人都来泰山做生意,把南阳这个经济中心的地位夺过来!

那时候天下大乱,各地经济都垮了,只有几个大城市还算繁荣。

雒阳、长安、南阳、邺城、许昌、襄阳、成都、寿春、下邳这些地方。

自从皇帝去世,雒阳和长安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原本排第三的南阳就更加重要了。

这么重要的地方要是被曹操占了,那他不是更厉害了吗?

王仲就是要用各种办法,把天下的商业中心都抢过来,彻底搞垮曹操!

降低赋税?

荀彧听到这话简直要疯!

降低赋税不是要自己掏钱吗?

现在王仲的地盘虽然大,但花钱的地方更多,那么多惠民政策可都要靠税收支撑。

作为大管家,荀彧最清楚王仲每年都入不敷出。

财政赤字这种词他不懂,但入不敷出他可太明白了。

所以一听到两个字,就像在荀彧心口上割肉,疼得他直哆嗦!

不行!绝对不行啊主公!

荀彧赶忙起身反对:将士们的铠甲兵器、工匠们的工钱、学堂先生的薪俸,哪样不要花钱?咱们本来就不够用,您还要降税,这不是自断根基吗?

国家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全靠税收撑着。

自古以来只听说加税的,哪有主动降税的?而且荀彧觉得,王仲要么不降税,要降肯定是大动作。

赵普也点头说:主公,属下也觉得不妥。文若说得对,就算让曹操安稳发展三年,咱们照样能赢,没必要冒这个险。

刘基拱手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在划不来。

郭嘉轻声道:等商人们都来泰山了再提高赋税,这是欺诈行为,有损主公名声,臣也觉得不妥。

**一零二七**

众人齐声道:“还请主公慎重考虑!”

**真是够了!**

**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

只顾盯着近处的小利,根本不看长远的大局!

王仲只能深深吸了口气,斩钉截铁道:“短期内,我们的确会有所损失,但从长远来看,仅泰山一郡的税收,就能超过以往一州的收入!”

**“这条政令,不管你们赞同与否,都必须执行!”**

**荀彧立即劝谏:“主公,降低税收必会减少收入,如此必将影响军备开支。如今大敌当前,臣以为应暂缓施行。”

赵普随后说道:“臣赞同文若之见。若我们已占据半壁江山,降税的弊端尚可承受,可眼下局势……恐怕不妥。”

刘基躬身拱手:“臣附议!”

郭嘉也道:“臣也附议!”

**呵……**

这些人虽足智多谋,但终究隔了近两千年的见识差距,绝非单凭才智就能弥补的。比如这交易税,早已被后世证明行之有效,可到了他们这儿,竟成了自取 ** 的昏招!

王仲简直气笑了,冷冷道:“我再重申一遍,这条政令必须立即执行,不容异议!”

众人再次齐声高呼:“请主公三思!”

**三思个屁!**

一股怒火直冲脑门,王仲厉声道:“我才是主公!所有后果由我一力承担,你们只管执行,少废话!”

众人面面相觑——

王仲是真怒了!

他们从未见过主公因政事如此大发雷霆。

无奈之下,荀彧只得妥协:“既然主公主意已定,臣等自当遵从。但若税改危害根基,还望主公及时止损!”

王仲沉声喝道:九十天!倘若九十日内赋税未能突破过往峰值,此税改方案即刻废止,文若意下可否?

荀彧暗自盘算片刻,躬身行礼:主上体恤臣属艰辛,实乃我等之幸。九十日便九十日,届期若税收未达预期,还望主上履行约定。

莫非尔等以为本王言而无信?王仲剑眉倒竖,满面怒容。

荀彧连忙告罪:下官岂敢妄测。

赵普稍松口气,探身询问:不知税改细则当如何施行?恳请主上明示,以便臣等奉行。

这是自然。王仲正襟危坐,娓娓道来:此番改制重在化繁为简——废止关隘税、城门货物税及商贾杂税,改征交易税。

所谓交易税,即货品易主时方课税银。完税后颁发税凭,持此通关文牒可畅行辖境,无须重复缴税。

见王仲从容道出改制方略,在座众人俱是心头剧震。这哪是与曹操博弈?分明是自断财路!

荀彧暗自掐算:仅废除关隘税与城门税两项,岁入便要锐减三成。境内数十关隘向来是钱粮重地,如今竟要尽数舍弃?

望着成竹在胸的王仲,荀彧终是将谏言咽回喉中。也罢,且陪这位倔强的主公豪赌一场,待其碰壁自会迷途知返。

军备已足,此时足以碾压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