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地区,夕阳渐渐下沉,黑暗从天边蔓延开来,将鬼子阵地一寸一寸地吞噬进了夜色中。
白日里激烈的枪炮声已经停歇,只剩下鬼子用从百姓家里拆出来的木料搭建起来的焚尸坑还在噼里啪啦的响着。
从黄河防线一路冲下来的鬼子部队,在龙门街和刘勘兵团碰了一下,打垮刘勘后,又在七里河撞上了第十五军的防线。
层层截杀之下,已经被汤恩伯养成骄兵的鬼子气焰已经被打下来了。
他们在东面十五军,北面第九军的夹击下已经变成败兵了。
鬼子不得不承认,也许不是所有国军将领都是汤恩伯那样的废物,也是有能打的将领的。
不说许粟这个国军将领中的异类,就说刘勘、李家钰等人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在持续不断的作战中,南线鬼子进攻矛头,战车第三师团的锐气被耗尽了。
他们的作战活动从日夜不停的猛烈追击,到白天黑夜的凶猛进攻,再到天色好时的局部突击,直到现在的零散冲锋。
鬼子部队每转换一个阶段,士气就崩溃一部分。
直到成了现在的样子,第九军敢死队眼中防守松散的鬼子阵地。
七里河地区的国军不是没有发起过夜袭,相反,在许粟的重金犒赏下,国军的夜袭队伍一天能来个三回趟。
但鬼子阵地的警戒程度还是一天天降了下来。
鬼子终究不是他们自己吹出来的天兵,作为一个肉体上还暂时归属到人这一种族的军队。
鬼子兵也是会渴,会饿,会疲劳的。
在长时间的作战中,鬼子兵已经极度疲乏了。鬼子躺在阵地里,任由国军夜袭。只有国军敢死队冲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才会在军曹的鞭打下拖着疲惫的身体起来抵抗。
豫中会战,日军拼了命才从各地搜刮出了15万兵力,他们对面的国军则足有30余万兵力。
仅就兵力对比来说,鬼子就不可能和国军耗得起。
豫中地区有陇海铁路保障后勤,国军兵力又充足。
只要国军能依托坚固阵地守住,就可以从大后方抽调来源源不断的壮丁和鬼子对耗。
不要说以三个国军士兵换一个鬼子兵,就是以十个国军士兵换一个鬼子兵,都是值得的,鬼子都耗不起。
只是汤恩伯的部队突然崩溃了,导致国军在鬼子的追击下,根本站不住脚。
往往防御阵地还没有准备好,鬼子就打来了,结果防御部队只能被败兵卷走了。
一个卷走十个,十个卷走一百个,三十多万大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向着后方溃逃。
现在,许粟在洛阳铸造起了一道坚实防线,溃逃的国军部队在蒋鼎文的组织下,终于可以在洛阳防线的掩护下,沿着洛河停顿下来。
他们临时构筑的防线虽然远远不算坚固,但已经可以让这些军心动摇的溃兵集结起来了,可以通过后方陇海线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把部队补充起来和鬼子打烂仗。
具体到七里河地区,战车第三师团已经被拉上来壮丁的反复冲击打疲了,国军持续不断地抵抗已经让鬼子部队的物资见底了。
在发起豫中会战之前,鬼子军队的物资本身就不足了,他们发起一号作战的目的,就是要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把南洋的物资绕过危险的海运交通线,通过铁路运输到中国战场,继续支撑自己的侵略事业。
所以这些鬼子部队只要稍微遇到一点坚强的抵抗,就会暴露出他们脆弱的本质。
历史上的洛阳保卫战,只是一支地方杂牌军,都能抵抗住鬼子的猛攻。归根结底,还是鬼子的作战能力相比抗战初期下降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遭到激烈抵抗的鬼子部队,战斗力基本就崩溃了。
七里河的鬼子营地,疲惫的鬼子哨兵点着脑袋在哨位上打着瞌睡,本来应该巡视岗哨的军曹们已经消失不见了。
被国军重机枪重点招呼的鬼子军官们要是可以在白天战斗中活下来,一个个早就累的不行,直接就躺在营地里睡觉去了。
到了现在这个年头,鬼子的军规军纪早就崩坏了。
要说抗战初期,鬼子还有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管束一下军纪的话,到了44年,根本没有军官敢去管束鬼子老兵的军纪了,
这些杀人杀多了的鬼子老兵早就疯了。他们敢杀中国百姓,难道不敢杀鬼子军官吗?
阵地周围,鬼子哨兵的视线外,大批的国军敢死队集结起来。
今天是预定的大反攻的日子,青年军第1军第2师和第9军的反击部队已经集结到了鬼子阵地周围,他们在等待反攻的信号。
邙山指挥所,许粟走出指挥部,站在山头上,看着夜色下沉寂的洛阳城。
“军长,夜里冷,回去吧。”林译拿着披风追了出来。
许粟声音低沉地说道:“这是夏天,又不是寒冬,我哪里有那么娇弱。”
林译顺着许粟的视线看去,那里是激战已久的七里河战场。
“反击还没有开始吗?”许粟盯着远方,在夜间冷风的吹拂下,身体动都没动。
林译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还没到,还有五分钟。”
“希望可以成功吧。”许粟低声喃喃自语道:“兵力物资都不多了,怎么得了啊。”
林译没有听到许粟的自言自语,但是他也看出来许粟比较紧张,在一旁安慰道:“我们的兵力火力都占优势,反击一定可以成功的。”
“嗬。”许粟冷笑一声:“成功?鬼子虽然已经很疲劳了,但他们还有坦克,有山炮,有训练有素的步兵。”
“我们只有草草训练的壮丁和积攒起来的不成体系的火力装备。”
“希望前线的将士可以搏命,打个好仗吧。”
林译沉默了一会,把参谋部早就预备好的方案提了出来:“军长,洛阳的形势已经很危险了,鬼子两路夹攻,咱们早晚是撑不下去的。何不退守渑池,集结力量,再和鬼子决战了。”
“撤不了。”许粟摇了摇头:“现在整个豫中,只有咱们的防线还算稳定。咱们所担负的早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了,这个局面,我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这时,远方反击的炮声响了起来。
“无论付出怎样的牺牲,我们必须取得胜利。”
鬼子营地中,来自邙山炮台的炮弹如雨点般落下,把简陋的鬼子阵地炸得火光冲天。
邙山上的军炮兵团刚换了新炮管,现在正是火炮性能发挥最好的时间,炮兵们正拼了命地把炮弹砸在鬼子阵地上。
不像其他国军部队,用炮的时候只是孤零零地拉上一门炮去战斗,许粟在炮台内早就准备好了火炮易损部件的备件。
没有准备打什么仗。国军其实也不是买不起武器备件,他们只是对后勤保障不上心。
德,苏,美,几批好装备就因为一点小问题,白白丢弃在了战场上。
遭到轰炸的鬼子部队一片慌乱,在军官的呵斥下才急匆匆躲进防炮洞里。
这个营地从来没有被许粟的炮兵轰炸过,鬼子从国军内线中得到的情报,也显示许粟部队装备的山炮,射程没有这么远。
鬼子忽略了邙山高度的影响,或者说他们根本不认为国军孱弱的工兵,可以修建一条可以让火炮通行的山炮。
其他国军部队不行,许粟大力培养的工兵可以。
凭借洛阳百姓贡献出的一千多根房梁,五千多块门板,一条通往山顶的泥路被搭建起来了。
凭借着山体的高度,青年军军炮兵团的射程大大提升了,把鬼子营地覆盖了进去。
密集的炮火覆盖之后,鬼子的重火力已经哑火了,少数幸存下来,状况完好的战车也被浮土埋了起来,短时间内,无法对夜袭部队进行拦阻射击。
国军各进攻部队趁着鬼子火力稀疏,立刻从进攻阵地出发,向着鬼子阵地前进。
为了隐蔽安全,进攻阵地通常设立在敌人阵地600米处,部队会在进攻之前隐蔽在这里,等待己方部队重火力清扫对方阵地后,才会开始进攻。
部队一开始运动,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部署在2师突击方向上的日本鬼子们刚刚遭受过来自军炮兵团猛烈轰击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混乱,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呢。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2师威力巨大的重型迫击炮也加入到战斗中来啦!这些庞然大物发出怒吼声,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向敌人。
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击,日军残存下来的那点可怜巴巴的重火力武器完全无法发挥作用,连将它们搬运到阵地上合适的射击位置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更别提开火还击了。
第2师的突击部队分成若干个连队,各个连队像是一支支离弦之箭一般,在师部强大炮火的掩护之下,呈纵队队形迅速向前推进着。
而第9军的突击部队则乱糟糟的,大致分为几个突击队,拉开散兵线向着鬼子阵地冲了过去。
第9军本身是没有什么支援火力的,刘勘费尽心思,把自己面子都卖光了,才从陇海线上的军需火车上抢到了40门82迫击炮。
第9军突击队在靠近鬼子阵地的路上,只得到了600枚迫击炮炮弹的支援。
没了炮火压制的鬼子部队很快就从屯兵洞里冲了出来,他们从土里把炸翻的机枪刨了出来,临时在阵地上构建起了一道稀薄的火力网。
国军战士们顶着鬼子的火力奋力前进,在炮弹炸开的大坑间来回翻滚,终于一点点靠近了鬼子阵地前沿。
此刻,这片区域内的鬼子火力骤然增强,变得异常凶猛。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地调集所有力量,试图将攻击路线牢牢封锁住。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火力压制,第九军团突击部队所携带的用于随行掩护的机枪数量寥寥无几,但战士们毫不畏惧退缩,毅然决然展开拼死冲锋。
值得庆幸的是,敌军的首道防线仅仅只是位于前线地带的一处岗哨罢了。这个地方仅有少量散布开来的单兵掩体,其中驻守着一支日军小队。
国军敢死队员们紧握着大刀,并举着手榴弹,迅速翻滚进入那些散兵坑之中。紧接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近身肉搏战立刻爆发。
虽然是从全军精选出的敢死队员,但是第9军本来就是杂牌军,现在又连吃败仗,部队兵力几次补充,已经大部分都是壮丁兵了。
壮丁的名字里虽然有一个壮字,但这些临时征集起来的士兵,大多只是一些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老百姓。
不是说干活多,就会锻炼人,人就会把体格练出来。
要身体强壮,必须要能吃得饱饭,必要的时候,还要补充一些蔬菜肉体,才能把身体养壮实。
要是光干活不吃饭,旧社会死去的千万佃户就是最后的下场。
不过即使刘勘是国军中少有的务实派将领,因为国府政治体系的拖累,在他军中,就算是敢死队的伙食配给也并不多,至多比普通士兵每顿饭多一块咸菜而已。
因此,这些在散兵坑里和鬼子搏斗的国军士兵往往和鬼子打上几下,就累的连刀都举不起来了。
散布在鬼子阵地前线的散兵坑里,到处都是手榴弹的炸响声,那是战斗到最后的国军敢死队引爆身上手榴弹和鬼子哨兵同归于尽了。
清理了鬼子岗哨,鬼子阵地的前沿终于被打开了,第9军的大部队终于开始向着鬼子营地发起了轮番冲锋了。
这时,鬼子防线上的火力突然减弱了不少。第9军的大部队凭借着人数轮番冲击之下,竟然在鬼子防线上撕开了几个口子。
国军士兵跳进鬼子阵地,沿着战壕突进的时候,才发现阻拦他们的只有一个中队的鬼子,阵地上的兵力几乎已经被调空了。
得到回报的刘勘大喜,赶到前线亲自调集部队向鬼子纵深发展,一时间,鬼子阵地的北面喊杀声响彻夜空。
但鬼子的主力一时半刻赶不回来,他们在全力阻挡2师的进攻,这才是要命的方向。
第9军的突击队只能凭借人命冲击鬼子阵地,而2师的突击部队则完全是依靠着火力打了上来。
2师的部队以纵队队形快速通过开阔地带后,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以连为单位占据射击地域。
2师在出发前已经补充了军备武器,配备的机枪数量极多,这些机枪迅速占据了鬼子阵地前紧急构筑的射击阵位。
随着2师步兵渐渐逼近,为了避免误伤,师里的支援火炮开始向后方延伸。
“机枪。”李满仓用手往自己身边一指,跟在他身后的重机枪小组立刻就赶了上来,重机枪枪架往地上重重一摔,架起机枪就打。
2师进攻部队每名连长身边都跟着一个重机枪小组,由连长直接指挥,打击进攻方向上对本连队最麻烦的鬼子火力点。
给第9军突击队造成大麻烦的散兵坑防线,很快就被密集的重机枪子弹打成了废墟,藏在其中的鬼子岗哨没了掩护,立刻就被端着步枪的2师官兵打成了筛子。
李满仓双手紧紧握着望远镜,眼睛盯着前方的鬼子阵地。旁边早已架好的作战电话机不时发出清脆的铃声,提醒着他战局的急迫。
他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根据鬼子阵地上的火力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迅速做出判断并下达命令。
一排注意!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休整待命!
机枪手听令!集中火力压制左侧那个鬼子火力点!
三排全体人员准备就绪!迂回到敌军侧翼,寻找机会插入他们的心脏部位!
一连串简洁而有力的指令通过电话线传递到各个战斗小组。
就在这时,一直守在电话旁的传令兵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喊道:长官,成功啦!二排已经冲破了鬼子的防线,正向纵深挺进呢!
鬼子阵地东面,2师突击部队已经越过了战壕,向着鬼子阵地纵深突进,并和赶来支援的鬼子主力一头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