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东海决战,已过去一月有余。
曾经被妖氛笼罩的东海海边,如今重现安宁。
沿海的百姓们终于能够安心出海捕鱼,被战火波及的村落也开始重建家园,炊烟袅袅,孩童嬉戏,一派祥和景象。
大唐仙军的赫赫声威,彻底震慑了四海,至少表面上,妖患已除。
然而,在这片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江南仙宗叛逆郑林洗劫藏经阁一案,如同悬在各仙宗心头的一根刺。
一个月来,各宗派出的精锐弟子明察暗访,朝廷也发布了海捕文书与高额悬赏,但郑林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踪迹全无。
更令人不安的是,那些被劫走的功法秘籍,并未如预想般在黑市或某些势力中流传开来。
这种异常的沉寂,反而让李世民感到更大的压力。
潜藏的危险,往往在爆发前最为致命。
各仙宗边境与重要城池的告示栏上,郑林的画像与悬赏令依旧醒目,提醒着人们危机尚未解除。
主仙宫,木峰之上。
小兕子结束了一日的修炼,周身元婴灵光缓缓内敛。
她像只快乐的云雀,拉着母亲长孙皇后的手,兴冲冲地想去寻阿姐李丽质分享新悟出的一个法术心得。
然而,到了木峰之巅,李丽质清修的青木殿外,却被值守的亲传弟子单巡恭敬地告知:“禀小师叔、长孙长老,师尊她……昨日已再次进入‘时间之心’闭关了。”
“又去了?”小兕子闻言,小脸顿时垮了下来,嘟囔道,“阿姐这个月都进去两次了!她以前不是说,修炼要循序渐进,根基最要紧吗?怎么现在比我还拼……”
长孙皇后雍容的面庞上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她轻轻揽过小女儿,柔声道:“兕子,你阿姐她……或许有她的考量。”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也充满了疑惑。以李丽质的七星木灵根资质和沉稳心性,按部就班地修炼,速度已然惊世骇俗,远比频繁借助“时间之心”加速来得稳妥。
加速修炼固然能快速提升境界,但对道基的锤炼、对力量的掌控,乃至对心境的要求都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留下隐患,导致根基虚浮。
丽质向来顾全大局,行事极有分寸,为何近来如此急切?
她们自然不会知道,此刻在那扭曲了时间流速的“时间之心”中,李丽质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与决绝。
李丽质盘膝坐在一片氤氲的灵气漩涡中心,周身散发着强大的灵压,赫然已达到了元婴境中期的巅峰,距离后期仅有一步之遥!
这等修炼速度,若传扬出去,足以震惊整个修仙界。
但李丽质绝美的容颜上,却没有丝毫欣喜,反而紧蹙着黛眉,眉宇间凝结着一抹化不开的忧思和急切。
“还是不够快……”她缓缓睁开眼,眸中神光湛湛,却带着一丝疲惫。
“元婴中期到后期,看似一线之隔,实则需要对自身法力极致的凝练与掌控。而要从元婴突破至化神……更是需要感悟天地法则,绝非单纯积累灵力便可水到渠成。这需要时间,大量的时间!”
她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半年多以前,师尊李云从异星试炼塔第六层归来时的情景。
那般匆忙,甚至带着一丝她从未见过的凝重,匆匆交代几句便立刻闭关,至今毫无声息。
第六层……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师尊遇到了什么?是否受了暗伤?这些疑问如同毒蛇般啃噬着她的心。
她不能去打扰闭关中的师尊,那是大忌。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去第六层看一看!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她心中蔓延。而要进入第六层,最低也需要化神境的修为。
所以,她必须更快,更快地提升实力!时间之心,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尽管她知道这有风险,但相比于师尊的安危,这点风险,她愿意承担。
“第六层所需的材料,我已托人多方搜集齐全……”她喃喃自语,检查了一下存放在储物法宝中的几样散发着玄奥气息的珍稀材料,“只待修为足够,便可尝试炼制破境所需的丹药。”
想到此处,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无比的光芒,再次缓缓闭上双眸,更加疯狂地汲取着周围浓郁的、被加速了的时间洪流中的灵气,全力冲击着元婴后期的瓶颈。
为了师尊,为了解开心中那份不安的谜团,她必须争分夺秒,哪怕前路荆棘遍布,她也义无反顾。
——
大唐,岭南道,桂州临桂县。
时值初夏,午后的日头有些毒辣,晒得官道旁的泥土都有些发烫。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正背着个竹篓,脚步轻快地从城外云雾缭绕的山道上走下来。
他叫陈平安,名字普通,人也长得清秀普通,是这临桂县城里一户普通木匠家的孩子。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此刻的陈平安,周身隐隐有微弱的气血流淌之感,步伐沉稳,眼神也比寻常少年明亮许多——他已是一名炼体境后期的修士。
虽然只是修仙之路最底层的起步阶段,但对于他们这样的平民家庭而言,已是了不得的成就。
他的灵根,是常见的三星木灵根,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属于那种努力一把,或许有希望踏入练气境,但更高层次就渺茫的类型。
今日他上山,运气不错,在一处陡峭的崖壁缝隙里,发现了一株散发着淡淡清香、叶片呈翡翠色的草药。
他认得这是《百草初解》上记载的“凝露草”,是炼制几种低阶丹药的辅料,但对具体年份和品级却不甚了了。
他小心翼翼地连根挖出,心中充满了期待——或许,能换到些铜钱,给即将临盆的嫂嫂买些滋补品。
不过,如今世道变了。铜钱?那是对凡人而言。
自从仙宫显世,仙法广传,朝廷设立了修仙物资管理司后,修士之间,甚至修士与官府打交道,硬通货早已变成了那蕴含天地灵气的灵石。
据说一颗最下品的灵石,若按过去的银钱算,能抵得上寻常人家一年的用度!
陈平安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向了城西一座新修的气派衙署。
衙署门楣上挂着巨大的匾额——“大唐修仙物资管理司·桂州分司”。
这里原本是县衙的库房,半年前被改建,成了仙凡杂处、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